2013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第1章(隶校).ppt
《2013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第1章(隶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综合知识-第1章(隶校).ppt(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32,核安全综合知识,原子核物理基础,2013年7月6日,第一章,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室,桂立明,2/132,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2013年版)第二部分核安全综合知识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参加考试人员对核物理、核能与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以及安全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熟悉或掌握的程度,使参加考试人员从总体上把握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科目是从事核安全审评、核安全监督、民用核设施操纵与运行、核质量保证、辐射防护、辐射环境监测和其它与核安全密切相关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考试内容:一(第一章)原子核物理
2、基础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核的放射性、射线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和核反应。,了解,3/132,目 录,引言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第三节 核辐射射线及其与物质相互 作用第四节 原子核反应,4/132,引言,在1895年、1896年和1897年,相继发现了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三大发现揭开了近代物理的序幕,物质结构的研究开始进入微观领域。其中,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Becquerel A.H)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了研究物质结构的三个分支学科,即原子物理、原
3、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这三者各有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但又紧密关联。本章重点论述原子核物理这一领域。,引言,5/132,随着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发展,它们给人类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放射性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辐射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趋利避害,使核能和核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核安全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核安全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对原子、原子核的基本性质的了解,对核衰变、核反应和核裂变的了解,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本章中,首先介绍有关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引言,6/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一、原子的壳层结构二、原子核及其稳定性
4、,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7/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万物是由原子、分子构成,每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化学元素。目前,人们已知一百二十种元素。,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8/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9/132,原子核的大小,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电荷的值为:e=1.60217733x10-19C,且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倍数。电子的质量为me=9.1093897x10-31kg。原子核带正电荷,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原子的大小是由核外运动的电子所占的空间范围来表征,原子可以设想为电子在以原子核为中心的、距核非常远的若干轨道上运行。原子的大小
5、半径约为10-8cm的量级。原子核的质量远超过核外电子的总质量,原子的质量中心与原子核的质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尺度只有几十飞米(1fm=10-15m=10-13cm),而密度高达108t.cm-3。物质的许多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光谱特性基本上只与核外电子有关;而放射现象则主要与原子核有关。,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0/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1/132,Nobel Prize in 1903,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A.H.Becquerel)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核变化。这一重大发现是原子核物理的开端。,放射性现象,第一节 原
6、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2/132,1898,卢瑟福(Rutherford)在“贝可勒尔射线”中发现了、粒子,后来证实了射线是氦原子核,射线是电子。1911年卢瑟福根据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假设。1908年获诺贝尔奖。,原子的组成,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3/132,题 例,单选题例:(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A 核外电子的运动,B 原子核的裂变,C 原子核的衰变,D 原子核中核子间的运动。原子核半径的范围约为(D)A 1-10 mm,B 1-10 m,C 1-10 nm,D 1-10fm 多选题例:(有多个答案可能正确,错一个为全
7、错)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其中(ABCDE)A 电子带负电荷,B 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C 原子的大小半径约为10-8cm的量级,D 原子核的质量远超过核外电子的总质量,E 原子核的尺度只有几十飞米。,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4/132,原子模型,一、原子的壳层结构,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5/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6/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7/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8/132,原子的核外电子称为轨道电子。原子的轨道电子离核的距离是不能取任意值的,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彼此分离的壳层。最靠近核的一个壳层称
8、为K层,在它的外面依次为L、M、N、O壳层等,以此类推。通常用量子数n(n=1,2,3)代表壳层,并分别对应K、L、M、N、O,壳层。每个壳层可容纳2n2个电子。除了K层以外,其他壳层又可分成(2l+1,l=n-1)个支壳层,l是描述电子轨道的量子数。处于不同壳层的电子具有不同的位能,当电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靠近原子核的位置时是电场力作功,K层的能级最低。能级的能量大小就等于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要使该壳层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需做的功。结合能是负值,通常以KeV为单位,K壳层电子的结合能的绝对值最大。,原子的壳层,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9/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
9、质,20/132,21/132,原子结构及电子壳层,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2/132,题例,单选题例:原子的核外电子称为(B)。A 自由电子 B 轨道电子 C 俄歇电子 D 康普顿电子 多选题例:电子轨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彼此分离的壳层,其中各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分别是(BCE)。A K层1个B K层2个C L层8个 D M层10个E M层18个,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3/132,二、原子核及其稳定性,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4/132,1.原子核的组成及其表示方法,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5/132,右下角N表示核内中子数;左下角Z表示质子数或称电
10、荷数;左上角A(A=N+Z)称为核内的核子数,又称质量数。实际上核素符号X和质子数Z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所以用符号AX足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核素。,原子核的表示方法,例如:,为三个核素,可表示为,核素是指在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6/132,同位素实际上就是Z相同而A不同的各核素的总称。同位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位置,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例如(氕)、(氘)、(氚)。,同位素,它们都在第一号位置,所以记作1H,由于质量数不同,在 左上角表示,简写成1H、2H、3H。,氕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子即氢,氘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11、一个中子,氚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二个中子,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7/132,1932,查德威克(Chadwick)发现中子1935年获诺贝尔奖。,海森堡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假设。中子为中性粒子,质子为带有单位正电荷的粒子。,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8/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29/132,常用术语,(1)核素(nuclide)核素是指在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例如:和 是独立的两种核素,它们有相同的质量数但原子核内含有不同的质子数;和 是原子核内含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中子数的独立的两种核素;和 是独立的两种核素
12、,它们的原子核内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但核所处的能态是不同的。,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0/132,核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和能态只要有一个不同,就是不同的核素。,两种核素,A 同,Z、N 不同。,两种核素,N 同,A、Z 不同。,两种核素,Z 同,A、N 不同。,两种核素,A、Z、N 同,能态不同。,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1/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2/132,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称为同位素丰度。,同位素丰度,99.756%、0.039%、0.205%,99.985%、0.015%,0.724%、99.276%,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
13、的基本性质,33/132,原子核的稳定性,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4/132,99.985%、0.015%,放射性同位素,其中,稳定同位素为:,而 为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放出最大能量为18KeV的射线,其半衰期。它的产生是宇宙射线与空气中的N和O发生核反应,称为宇生放射性。,氢的三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其放射性却不同。,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5/132,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根据原子核的稳定性,可以把核素分为稳定的核素和不稳定的放射性核素。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比例存在密切的关系。由于极大多数元素都具有同位素,虽然现在世界上只发现了近
14、120种元素,但其同位素已发现了2000多种,即2000多种核素。同位素的种类如此繁多,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若按原子核的稳定性来划分,则可以分为稳定的同位素和不稳定的同位素,不稳定的同位素又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6/132,人工放射性核素是指非天然和自然界的因素生成的 放射性核素,而是在反应堆或加速器所生成。同位 素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放射源-钴源(60Co)就 是在反应堆中生成。将金属钴,即 59Co,其丰度100,放在反应堆 孔道内,利用中子照射 59Co,发生如下核反应:工业上应用于食品和医疗器具的杀菌、消毒的钴源(60Co),其活度达几十万至
15、百万居里(Ci)。,人工放射性核素,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7/132,题 例,单选题例:根据原子核的(C)性,可以把核素分为稳定的核素和 不稳定的核素。A 裂变 B 衰变 C 稳定 D 不稳定 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称为(A)。A 同位素丰度 B 同位素质量 C 元素的质量 D 核素的质量比值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比例存在(D)的关系。A 没有 B 稍有 C 较大 D 密切 59Co放在反应堆孔道内照射而成60Co,其核反应是由(B)引起。A(p,)B(n,)C(,)D(,)多选题例:核素是指在其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B C E)的一种原 子核或原
16、子。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原子 E 特定能态,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8/132,3.质能联系定律,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39/132,4.比结合能,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0/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1/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2/132,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曲线,8.79,7.07,1.112,43/132,由上图可知: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大约6-9 MeV范围内变化(1)轻核区 若将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会伴随能量释放。例如2H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为1.112MeV,4He原子核的
17、平均结合能为7.074MeV,将两个2H原子核聚变为一个4He核时会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同理,将一个2H原子核与一个3H原子核聚变成一个4He原子核并放出一个中子时,也会放出能量。这正是聚变堆的物理基础。(2)质量数A40-120的中等原子核区 其平均结合能大,且几乎接近一个常数,8.6MeV。,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4/132,(3)重核区 平均结合能比中等核小,例如铀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6MeV,当重核裂变成两个中等核时,伴随很大的能量释放。若将A236的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质量数为A118的原子核时,则每个核子的结合能可由7.6MeV增至8.6MeV。即一个具有236个核子的原子
18、核,分裂成两个具有118个核子的原子核,要释放出236MeV的能量。这正是裂变反应堆的物理基础。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特征,是核能利用的基础。,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5/132,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6/132,对于质量数为中等数值的那些原子核,每一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最大;而质量数较大的重核区,或较小的轻核区的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都比较小。因此,当重原子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时,核子在较轻的核内会结合得更紧密,就可能会大量释放能量,这就是裂变能;当两个较轻的核发生聚合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大,就是聚变能。,结 论,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7/132,题例,单选
19、题例:在原子核的质量亏损算式中,m(Z,A)为原子核的(B)。A 核子数 B 核质量 C 中子数 D 原子序数 组成氘核的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C)氘核的质量。A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等于两个 E=mc2称为(A)定律。A 质能联系 B 万有引力 C 宇称守恒 D 库仑 多选题例:原子能是指原子核结合能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原子能利用的实例有(ABC)。A 核反应堆 B 原子弹 C 氢弹 D 激光器 E 氢气复合器,第一节 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48/132,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一、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49/132,1.单一放射性的指数衰减规律,第二节 原
20、子核的放射性,50/132,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51/132,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52/132,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不受任何外来的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它完全由原子核的不稳定性来决定。假定某种放射性原子是高度不稳定的,那么它将迅速的衰变;如果是稍微有点不稳定,那么它就衰变得比较慢。对于一个具体的不稳定的核来说,谁也无法预先知道它将在什么时候发生核衰变。但是对于同一种特定的核素来说,它的每一个不稳定的核,在某一时刻发生核衰变的几率都是相等的,所以核衰变从总体上说是服从统计规律的。实验发现,用加压、加热、加电磁场、机械运动等物理或化学手段不能改变指数衰减规律,也不能改
21、变其衰变常数。这表明,放射性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运动规律所决定的。,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53/132,放射性衰变的统计规律,也就是说,当同一类核素的许多放射性原子核放在一起时,我们不能预测某个原子核在某个时刻将发生衰变。对于许多个放射性原子核来说,它们不会同时发生衰变,有的早,有的晚。所以,在实际上,衰变是一个统计的过程,大量的相同的放射性原子核会先后发生衰变,总的效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即放射源中的原子核数目按一定的规律减少。,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54/132,放射性衰变的指数衰减规律,放射性核素的核衰变服从负指数衰减规律。任何放射性核素,不管放射任何射线,也不管放射性衰变的快
22、慢,都服从负指数衰减规律,这是一个普遍规律。A=Aoe-t 式中:Ao在t时,即原始的放射性核素 的活度,Bq;A在t时刻,该放射性核素经核衰变 后剩余的活度,q;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1/s;t经过的时间,s。,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性,55/132,题例,单选题例:在无外界影响下,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转变的现象 称原子核的(A)A 衰变 B 诱发裂变 C 聚变 D 散裂会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或另一种状态并伴 随发射一些粒子或碎片的原子核是(B)A 散射靶核 B放射性原子核 C 裂变核 D 散裂核多选题例:原子核衰变有多种形式,如(ABCDE)。A 衰变 B 衰变 C 衰变 D 自发裂变 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注册 安全工程师 综合 知识 隶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