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短 文 两 篇,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教 学 导 航,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作者简介 散文赏读 文词点析 译文参考 散文赏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两篇短文作者,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作 者 简 介,陶弘景 苏 轼,陶 弘 景,陶弘景(452或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
2、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称。,陶弘景是上清经道派主要代表,茅山宗的创立者。其思想源于老庄,并杂有儒家观念,主张佛道儒三教合流。在其他方面也颇有成就,善书法,尤精行书,长医药、历算与地理,其所撰本草经集注对后世本草影响颇大。博学能文,著述颇多,总计有80余种,主要有真灵位业图、真诰、登真隐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和药总诀等。,苏 轼,苏轼(1037-1101),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 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
3、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4、,散 文 赏 读,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文 词 点 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文两篇 201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7 短文 课件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