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ppt
《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明史观的基本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必修经济史),精神文明史(必修文化史),政治文明史(必修政治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早期阶段,发展阶段,(夏商周时期)BC2070
2、年BC221年,(秦朝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BC221AD1840年,分封制 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体系,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早期国家的出现:,(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动摇破坏;,2.分封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封邦建国,以蕃屏周,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分封办法、诸候的义务与权利:,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
3、贵族等;鲁、齐、燕、卫、宋、晋,你如何评价?,1、分封制目的:,2、基本内容:,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分封制,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统治秩序,扩大疆域,B、弊端:,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权威削弱,形成割据混战。,“烽火戏诸侯”,宗法制,1、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2、核心内容:,3、特点:,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第一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等级。主要等级: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
4、关系),5、影响:,4、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C、“宗”是“分”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里,表,核心,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例1、阅读下列材料: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吕氏春秋请回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解析】:提示语“根据材料”,“结合
5、所学知识分析”,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答题语“目的”和“原则”,由此组织答案。,答案:目的:防止内部纷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地位。原则:嫡长子继承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1)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诸侯的权利。,(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习要求:知道始皇
6、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制度。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秦的统一,经过:,A、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B、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C、平定岭南,设郡管理,D、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2)巩固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地方:废分封,行郡县(地方行政体制)(来源、内容、影响),B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中央行政体制),C加强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临洮,辽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
7、形式)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1)经济:由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 维护统一,安定社会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2)政治:地主阶级维护政权、巩固统一的需要(3)思想:法家思想的影响,皇帝制度的确立,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皇位世袭:“家
8、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有什么特点?,“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皇帝,郡尉,郡守,监御史,县尉,县令,县丞,有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长,里正,郡,县,乡,亭,里,郡县制,秦朝金字塔型统治机构,百官之首 处理全国政务,军务(虚有其位),副丞相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探究 大臣们以怎样的方式讨论朝政?有何好处?秦中央机构设置有何特点?,2.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
9、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最终大权操纵在皇帝之手。加强皇权统治的同时又能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1.朝议,西周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的比较,世袭,皇帝任免调遣,不得世袭,诸侯国具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贵族政治,官僚政治,【重、难点解析6】,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0、,学习要求:(1)列举汉代“中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2)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3)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2)监察制度(秦、汉、以后历代的演变),(3)选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4)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的设置(秦、汉、唐宋、元),知识图表,削夺相权。a频繁换 相。b设“中朝”的“外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亦等同于宰相。,设同中书门下
11、平章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化相权。,废丞相,权归六部。,相权的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 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皇权与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1)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2)历代削弱相权的措施,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频繁更换丞相;平民出任丞相;“中朝”对抗“外朝”;,“参知政事”(副丞相);分散相权。,4)明朝:,2)唐朝:,3)宋朝:,1)汉代:,(3)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4)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
12、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国防,刑狱、司法,国家的工程建设等,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监察制度,1.演变,2.评价,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B、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A、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秦朝(御史大夫、监御史)、汉朝(刺史)、唐朝(御史台)、宋(提点刑狱司)、元朝(御史台)
13、明朝(厂卫特务机构)、清朝(都察院),选官制度,先秦时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世袭,才能、品德到门第,考试成绩,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全面认识科举制?,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积极作用:A、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B、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扩大统治基础。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D、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
14、正性。消极作用:忽视实用性的学问,选拔的人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社会进步。,秦朝,汉末魏晋,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县,县,县,州,郡,县,路,州,县,明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省,道,府,县,府,趋势: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中央政府是如何对行省进行有效控制?具体表现?,、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元朝行省的设置
15、,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沿用至今,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有极大意义。,简述元朝行省的设置所起的历史作用。,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异同。,相同,性质:目的:结果:,不同,盛行的时代地方与中央关系作用影响,分封制:奴隶制时期的西周郡县制、行省制:封建制时代,分封制: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权力地位可世袭。,郡县制:郡、县绝对服从中央政府,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制: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地方 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16、。,分封制:长期以来的割据势力破坏了 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经后世继承、补充、完 善,积极作用日增。,地方行政制度为巩固统治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习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明清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主要表现:,清朝设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
17、部,设内阁制。,(3)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1)A、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促进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B、有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有利于抵御侵略等。(2)A、但严重阻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压制民主思想及科技发展;C、极大阻碍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局面。,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内阁制的形成(明成祖):,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1、原因:,结果:君主专制走向极端。,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内阁的性质:,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
18、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4、内阁的影响:,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B、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黑暗,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制约。,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分权民主的象征,总揽行政。有助于防止专制。,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直接原因:,根本目的:,西北军务需要,防止泄密;,加强皇权;,军机大臣职
19、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2)推行密折制,【重、难点解析1】,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实行的原因:经济、政治、理论。(2)基本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地方的行政制度。(3)性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4)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5)发展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地方行政制度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加强),明清(强化),专制主义中
20、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轨迹1、秦朝:正式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汉:汉承秦制,巩固制度(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削弱相权、解决王国割据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制度)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中期设节度使)4、北宋:加强(解决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问题)5、元:新发展(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6、明朝:空前强化(废丞相、设内阁)7、清朝:达到顶峰(设军机处),(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演变过程:,皇帝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先秦:世官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秦朝(御史大夫、监御史)、汉朝(
21、刺史)、唐朝(御史台)、宋(提点刑狱司)、元朝(御史台)明朝(厂卫特务机构)、清朝(都察院),【重、难点解析2】,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归类,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2、加强对地方控制。如秦设立郡县制元行省制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来监察百官。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秦官吏由皇帝任免,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神化王权,明清时期君主权力空前加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改革中央机构:秦始皇设三公九
22、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明代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改革都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注重选拔官吏:秦汉用察举制,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取士,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确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等。,【重、难点解析3】,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归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1)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2)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重、难点解析4】,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
23、突出。,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的评
24、价(认识),积极作用: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前期)(1)政治:彻底打破了传统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经济:集中力量,发展封建经济。(3)文化: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消极作用:阻碍社会进步,落后于西方。(后期)(1)政治:形成长期的人治传统,君主专制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2)经济: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阻碍商品经济的更大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新生产方式的成长;(3)文化:文化专制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民主思想遭封杀,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明史 基本 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