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自制版.ppt
《论语导读自制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自制版.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赵普“半部 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论语,名著导读论语,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纳、伏尔泰、康德。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名著导读论语,名著导读论语,4,教学目标:,1、学习论语,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2、通过阅读和鉴赏,识记其中的重点语句。,名著导读论语,2023/7/3,名著导读论语,5,“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
2、,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孔子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名著导读论语,艰难的童年(1-15岁),贵族出生,长相奇特: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尼丘”山,生而圩顶,成年后生长九尺有六寸。幼年丧父,少而好学: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着背井离乡、寄
3、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青年时期(15-27岁),阳货拒孔:15岁有志于学。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是年,鲁国卿大夫季孙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赴宴,却被季氏家臣阳货拒之门外。至宋学礼:受打击之后,孔子便至宋国学习殷商之礼,并期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昭公赠鱼:20岁有子,鲁昭公赐孔子鲤鱼,故命其子为鲤,字伯鱼。,第一次受挫,第一次被重视,名著导读论语,壮年时期(18-50岁)之教学生涯,创办私学: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学生上至贵族子弟,下至商人、穷人,渐渐慕名而来,名声渐扬。出逃齐国:35岁时,鲁国卿大夫驱逐昭公,孔子逃自齐国,虽受齐景公重视却不得重用。两年后回国,继续授学。,第二
4、次受挫,名著导读论语,壮年时期从政生涯(51-55岁),一路高升:51岁出仕,由中都宰升至小司空,再到大司寇,行摄相事。政绩显著:为官五载,使得鲁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还让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被迫离国:齐景公赠送鲁定公及上卿160匹马和80名美女,致使鲁国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失望至极,离开了祖国。,第二次被重视,第三次受挫,名著导读论语,晚年时期(55-73岁),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希望受到重用。此后14年,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千古绯闻、丧家犬)回国修书:68岁回到鲁国,虽享受国老的待遇,但仍不得重用,故退而专注教学修书。5
5、年后卒。,名著导读论语,凡人孔子,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名著导读论语,平凡但不平庸 孔子人格魅力,立志:十五而志于学,以“仁”为己任,终身贯之,知不可为而为之。,好学: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安贫乐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整理六经:删,定,赞易经,修,以传先王之道。,圣人孔子历史贡献,诗经,尚书,礼记,乐
6、记,春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2、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创立儒家学派:通过孔子的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名著导读论语,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名著导读论语,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名著导读论语,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
7、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名著导读论语,流芳百世,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 董仲舒,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意思是:,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论语,杨伯峻论语译注,名著导读论语,25,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8、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名著导读论语,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记录的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还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名著导读论语,一、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
9、行为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名著导读论语,1、仁的思想,一、血缘亲情之爱:即“孝悌”,这是“仁”的内涵的核心。二、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切人。三、个人品性: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成为君子。四、理想境界: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五、仁和礼: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名著导读论语,思想主张一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导读 制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6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