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犯行为.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侵犯行为,小组分工:p p t制作:王兰(组长)何嘉颖 p p t展示:李天颖、何嘉颖、王兰、刘梦女、龙依、黄淑妍文字收集:龙依 谭楷山 易羿 案例收集:黄淑妍 李天颖 视频拍摄:陈清 刘梦女 何嘉颖,Page 2,目 录,侵犯行为的概述,1,侵犯行为的控制,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侵犯理论,宣泄,侵犯行为的分类,2,3,4,5,6,Page 3,1、攻击的错误定义 虽然,似乎大家都懂得攻击是什么,但要精确的定义,意见又很难达成一致,学习理论或行为专家达成一致的一个定义是:攻击:是对他人的伤害行为。优点:行为本身决定了自身是否具有攻击性。不足:忽略了行为发出者本人的意图。实例分析:(1)一个被激怒
2、的人想杀死对方,而凑巧枪没有上子弹。分析:这个行为本身没有形成伤害,按上述定义不应归为攻击行为,但,该当事人被激怒而想杀死对方,只是枪里没子弹凑巧而已,本身是有目的的,所以仍是攻击行为。(2)高尔夫运动员的球以外的打着观众;NBA球员在赛场上时球无意打到观众。分析:运动员确实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引起了不好的结果,但却不是有意的,所以不能认为他作了侵犯行为。如此看来,行为发出者本人的意图或动机,对行为是否具有侵犯性是至关重要的。2、正确的侵犯定义 心理学术语:侵犯:是个体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
3、,是有明确动机所驱使的。表现在行为、语言上。,侵犯的定义,Page 4,侵犯行为的特点(1)侵犯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 这是首要特点,并对侵犯行为非常关键。如果一个人有意识、有目的的伤害他人,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就是侵犯行为,不论行为的结果是否造成了伤害,也就是说侵犯行为是有动机指使的。例:医生给病人治病 A:有意识的处置错误,属于侵犯行为。B:无意识的处置错误,即便造成了伤害,也不属于侵犯。注意:如果忽视了意图,就会把本来不属于侵犯性的举动看作侵犯性的行为。(2)侵犯性行为是外显的行为 侵犯不是内在心理状态,而是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发怒是一种侵犯的愿望,偏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他们对侵犯行为的发生
4、起到动机的作用,但尚未构成事实,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有了意图,蓄意伤害他们,如果没有在行为上显示出来,这个人的行为也不能算是侵犯。例:某人企图把另一人推进河里,尽管他心理很想,但没有动手,没有构成事实,也不能算是侵犯行为,但可以说他的侵犯动机是严重的、错误的。(3)侵犯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侵犯行为总是敌意性的,不仅指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直接施以暴力,即生理攻击,也指损伤他人的心理,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即心理攻击。例:造谣诽谤、恶言恶语辱骂他人等。,Page 5,侵犯行为形态的分类,个人需要未被满足习惯报复,轻微中等极端,工具性侵犯敌意性侵犯,Page 6,侵犯行为的强度:轻微的侵犯行为
5、:轻微程度的侵犯常见于学校操场上近乎游戏性质的学生混战;中等程度的侵犯:伤害了受侵犯者,但不致使对方残废或丧失生命;极端强度的侵犯:很可能剥夺对方的生命,或使之残废,山东招远杀人事件;产生侵犯行为的原因:1.个人需要未被满足。2.已经形成的侵犯习惯。3.报复。,Page 7,侵犯行为的目的性:工具性侵犯是指侵犯者以侵犯为手段以达到满足自己私利为目的,这种侵犯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伤害,而是把侵犯行为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例如:强盗拦路抢劫 敌意性侵犯是故意伤害他人,侵犯的目的就在于使对方不幸,复旦大学投毒案,Page 8,1、最初的理论观点挫折:对行为后果的 阻碍。玩具实验(勒温
6、,1941)实验组: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全是玩具的房间前,孩子们非常想期待玩那些玩具,但是实验者只允许他们从窗外观看,不许他们进去玩。在经历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之后,这些孩子最终才有机会玩那些玩具。控制组的孩子则就一开始被允许玩那些玩具,没有遭受挫折。结果发现:玩玩具的时候,实验组比控制组的行为更具破坏性,将玩具摔在地上,往墙上砸,或是踩踏玩具。,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班杜拉)1、侵犯行为习得的机制a、通过强化习得侵犯行为因做出攻击行为而获得奖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关注),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大。(打我娃娃实验)b、通过观察习得侵犯行为通
7、过观察他人的侵为。犯行为习得侵犯。模仿电影中的成年人或者卡通人物,出现攻击玩具的行为。,侵犯理论,本能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死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会把侵犯推向他人,把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人的攻击力是由内而发,而且人类的侵犯行为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让人们有机会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侵犯性释放出来(体育竞技、自由搏击)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侵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于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挫折侵犯理论,社会学习理论,Page
8、9,生理唤起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性因素,侵犯行为的因素,生理唤起因素,(一)、运动与侵犯体能运动之后,由于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而产生亢奋的生理唤起状态: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皮肤电反应升高、大量流汗等等,由于生理唤起而引发的情绪状态,往往导致其侵犯行为的发生。(二)、性与侵犯性也是生理唤起引起的一个因素,大多实验结果表明,色情片的刺激引发了生理唤起,从而导致其侵犯行为的发生。(三)、酒精大量的酒精会消除人们对本有的冲动性的抑制力,使平常被压抑的冲动性发泄出来,从而发生侵犯性行为。,环境因素,(一)、高温 研究表明,和处于正常温度房间里回答问卷的学生相比,那些超过90摄氏度的房间里回答问卷的学生较易
9、感到疲倦,且表现得更有侵犯性,对陌生人更怀有敌意。可见,热刺激也是包覆性行为的起因。(二)、拥挤 拥挤是一种没有足够空间的主观体验。例如被挤在公共汽车的车厢里,车子又被堵许多时间;几个人住在一间小屋里等,这一切都会使人感到太沉闷、太拥挤,显而易见这样也会增强侵犯行为。,社会性因素,(一)、大众传媒 所谓大众传媒,乃是利用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为媒介体,将含有各种思想内容的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的过程。实验室研究和生活事实,都证明了暴力传播的潜在危险。绝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暴力传播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令人担忧的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暴力都是文化娱乐产品的一个占压倒性优势的主题。
10、据专家估计,1975年时,美国15岁少年已平均从电视上看到多达15 000例的凶杀情景。这种情况至今没有改变。在国内,社会、家庭录像的播放,有线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电影片,多数都含有暴力情节。而且,有关的情节描述越来越细致。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时常有青少年模仿电视中的情节进行暴力犯罪的报道。在我国,评价大众媒介的各类节目对儿童的影响,制定有关法规,限制某些传播媒介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Page 13,(二)、去个性化的避免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的概念最初是由费斯廷杰等人于1952年最先提出的。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
11、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最初用匿名的方法,使群体成员感觉不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成功地造成了人们的去个性化状态。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投入群体暴乱活动的个人,往往处于去个性化状态。暴乱所以多在夜晚和大规模人群中发生,也正是这个道理(三)、受他人挑衅很多争执与进一步的侵犯往往是在他人出言不逊的挑衅下展开。该恩指出,人们收到语言悔辱比挨到拳头更容易发生侵犯行为,任何侵犯自尊的语
12、言刺激都是强有力的伤害。,个人因素,1、个人的认知水平2、个人的道德品质3、个人的个性品质,关于侵犯行为的个人因素研究较多的事在性别方面。男性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比女性更有侵犯性,Page 15,培养成熟的个性,控制暴力电视,恰当的宣泄,说服教育,惩罚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控制,社会公正的建立,Page 16,1、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以减少挫折感,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引起的挫折体验,进而导致侵犯行为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如:在我单位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该单位目前属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正式职工和合同制职工人数基本对半,但二者的利益差别相差很大,就连进城务工人员都有节假日的加班工资都没有,
13、但为了保证大多数合同工的饭碗,我们的很多合同工则采取辞职的方法来对抗,但也有个别侵犯行为的发生,所以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挫折而引起的侵犯行为,平等,Page 17,2、运用奖惩制度控制侵犯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对侵犯行为的惩罚是必要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人都是畏惧惩罚的,所以,利用惩罚来控制侵犯行为是必要的 3、通过说服教育控制侵犯行为 说服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后果危害性的认识,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从而降低或避免人们侵犯行为的发生,对于孩子来说要及早进行说服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是与非,让他们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侵犯行为对他人对自己的危害,使“侵犯他人是不道德的,侵犯他人会受到制裁”等观念,深深扎根于儿童的幼小心灵,预防,Page 18,宣泄,倾诉法转移法呼吸调节法表情调节法偷偷大哭一场 借物宣泄欣赏音乐或运动,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