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表格.ppt
《文字和表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和表格.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1 设置文字样式8.2 创建文字8.3 输入特殊符号8.4 编辑文字8.5 创建表格,文字和表格、尺寸标注,学习目标,文字对象是 AutoCAD 图形中很重要的图形元素,是机械制图和工程制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完整的图样中,通常都包含一些文字注释来标注图样中的一些非图形信息。例如,机械工程图形中的技术要求、装配说明,以及测绘工程地形图中的地物说明、高程注记等。另外,在 AutoCAD 2008中,使用表格功能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表格,还可以在其他软件中复制表格,以简化制图操作。,8.1 设置文字样式,在AutoCAD中,所有的文字样式都是按某一文字样式标注的,默认设置的文字样式一般不
2、能满足绘图时对文字的需要,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需的文字样式。设置文字样式包括设置文字的字体、大小以及其他文字特性。主要通过“文字样式”对话框来进行,调用该对话框的方式如下:(1)执行“格式”/“文字样式”菜单命令。(2)单击“文字”工具栏中的 按钮。(3)在“命令行”中输入“STYLE”命令并回车。执行了上面的操作后,AutoCAD会弹出“文字样式”对话框,如下图所示。“文字样式”对话框,举例1:创建仿宋体文字样式,一、设置样式名1、启动CAD,新建图形文件2、格式-文字样式3、单击-新建,弹出“新建文字样式”,在“样式名”文本框中输入“仿宋体”,4、单击确定,在“样式名”选项区显示新建
3、样式。,二、设置字体和文字效果5、取消“字体”选项中的“使用大字体”复选框注:使用大字体就是指定亚洲语言的大字体文件。只有在“字体名”中指定shx文件,才能“使用大字体”。,6、单击字体名下拉框设置“仿宋_GB2312”为当前字体。,7、字体样式使用默认”常规“,高度设为0,表示当前不设置字体高度,设置比例宽度为0.800,倾斜角为0,表示无倾斜角。注:如果高度输入一个数值,CAD将其作为创建文字时的固定高度,在使用TEXT命令输入文字时,不在提示输入文字高度。8、单击应用,即创建仿宋文字样式。,上机作业,一、创建宋体、COMPLEX和SIMPLEX3种文字样式,其中宋体的宽度比例为0.8,其
4、他为默认二、创建文字样式“水系”,要求使用txt.shx大字体,左倾角为15,8.2 创建文字,8.2.1 创建单行文字8.2.2 创建多行文字,8.2.1 创建单行文字,对于比较简单的文字内容,如自然村庄的名称,就可以用单行文字的方式来创建,单行文字可以创建一行或多行文字,其中每行文字为独立的实体。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标注单行文字:(1)执行“绘图”/“文字”/“单行文字”菜单命令。(2)单击“文字”工具栏上的 按钮。(3)在“命令行”中输入“DTEXT”或“TEXT”命令并回车。执行了上面的操作后,AutoCAD就会给出如下提示:命令:_dtext当前文字样式:Standard 当前文字
5、高度:2.5000指定文字的起点或 对正(J)/样式(S):注意:当行文字每次只能输入一行文本,按回车键结束每行。每行文字都时独立的对象,可以重新定位、调整格式或进行修改。,对正(J)-确定文本的对齐方式,对齐方式决定文本的哪一部分与所选的插入点对齐。对齐(A):要求用户指定文本基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位置。所有文字均匀的分布于指定的两点之间,如果水平连线不水平,则文本倾斜放置,倾斜角度由两点的连线于X轴夹角确定,字高、字宽根据两点的距离和字符的多少以及文本样式中设置的宽度系数自动确定。,样式(S):,在已定义的文字样式中选择当前文字样式。例:采用单行文字注释 大清河文字高度4.5指定文字的旋转角
6、度为345中间留空格 按回车键,8.2.2 创建多行文字,对于较长、较复杂的内容,可使用多行文字的方式创建。但采用该任务创建的文字被当作一个对象,可以移动、旋转、删除、复制、镜像、拉伸或缩放AutoCAD提供了“MTEXT”命令,使用该命令可以一次标注多行文字,并且各行文字作为一个实体。在AutoCAD中,多行文字是通过“文字格式”对话框来创建的。打开该对话框的方式如下:(1)执行“绘图”/“文字”/“多行文字”菜单命令。(2)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 按钮。(3)在“命令行”中输入“MTEXT”命令并回车。执行了上面的操作后,AutoCAD会提示如下:命令:_mtext 当前文字样式:汉字 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字 表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