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ppt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与争鸣秦汉南北朝:从文化一统走向文化多元辽夏金元时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的成熟与辉煌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继往与开来,第一节 上古和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萌发与争鸣,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夏鼐、苏秉琦:中国古代文明六(七)大区域:陕西、山西与河南交界地区;山东及邻省河南东部、安徽中北部地区;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等地;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轴心的南方地区;以辽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甘青地区。,1、从“摇篮说”到“多源说”,严文明:“多元一体”说,或者是“新中
2、原中心论”。中原文化、山东文化、长江文化、江浙文化、燕辽文化区和甘青文化区六个地区文化。,2、三大经济类型区域:上划分为旱地农业经济文化、稻作农业经济文化、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三大文化区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洛文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淮文化区;位于黄河下游与淮河之间直到东海的河岱文化区。,3、从族群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华夏、东夷、苗蛮,二、文字的产生与使用,1、陶符(刻画纹)中国文字的源头,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画纹,2、甲骨文文字的成熟,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内容是占卜。,文字结构比较成熟,基本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六种形式(即“六书”
3、)。,三、宗法制度与礼乐文化,1、宗法与宗法制度,宗法:是指维系先祖昭穆亲疏关系的法则。,宗法社会:父家长利用其宗子地位,集父权、族权、神权与 政权于一体,对本宗族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统治。主要特点:“宗法制度是一种家族制度,在这个范围内,一个 人的身份主要决定于血缘关系,不决定于政治地位”。,宗法制度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制度层面的文化体系。,2、礼乐文化,礼:泛指维系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数、礼节。乐:音乐。,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礼乐文化的初创周公旦制礼作乐,周公旦,“礼制中国”的是与非,“亲亲”与“尊尊
4、”,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分化与多元诉求,“私学”的兴起与“士”的出现,周天子权威的式微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2、百家争鸣 司马迁“六家说”: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刘歆“十家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纵横、杂、农、小说。班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人们去掉“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3、各家的主要主张,4、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雅斯贝尔斯,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在公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概论 第二 发展 演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