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脊柱侧弯.ppt
《运动学脊柱侧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学脊柱侧弯.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柱侧弯,1,第一节 概述,脊柱侧弯(scoliosis):是脊柱的侧向弯曲畸形,通常是脊柱冠状面、矢状面及轴向的三维畸形。,2,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占50%80%男女比例为1:9(重女轻男)有明确原因的脊柱侧弯,3,临床表现,在脊柱侧弯病例,凹侧的椎体及椎间盘压缩,韧带和肌肉挛缩,凸侧的椎体伸长,韧带和肌肉拉长,凸侧的椎体、横突及肋骨后角部向后旋转,使凸侧胸后壁隆起。,4,临床表现,剃刀背畸形:凸侧胸壁隆起和同侧胸前壁凹陷、凹侧的胸后壁平坦和同侧胸前壁突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特点就是双肩不等高,背部隆起,胸廓变形。,5,剃刀背畸
2、形,脊柱侧凸对人体的影响,不同部位畸形 高位:颈胸段以上。影响外在美观;可有头痛症状;胸廓变形、压迫臂丛神经。中位:胸椎侧凸。影响心肺功能 低位:包括胸腰段、腰椎和腰骶侧凸。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二便功能障碍。,6,发病原因,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原因:1.遗传因素 2.神经系统平衡功能的失调,7,三柱理论,1983年Denis将脊柱分为前、中、后三柱。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二分之一、椎间盘的前部。中柱:椎体后二分之一、椎间盘后半部分、后纵韧带和椎管。后柱:椎弓、关节突、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8,前柱承担80的应力,中柱和后主承担20应力,4.生长不对称,前柱快于后柱
3、,5.生物力学因素:姿势不良、过早负重等。,9,常用术语,(一)顶椎:侧凸中旋转最显著,偏离中轴线最远的椎体。(二)端椎:位置最高或最低,对于凸侧或凹侧斜度最显著的椎体。(三)非结构性弧:无结构性椎体改变,在卧位时可被侧向屈曲矫正或矫正过度的弧。,10,常用术语,(四)结构性弧:在卧位侧向屈曲不能完全矫正的弧。(五)原发弧:数个弧中最早出现的弧。(六)主弧:最大的结构弧。(七)代偿弧:在主弧上方或下方出现为保持躯干平衡的弧。它可能是结构性弧。,11,12,顶椎,上端椎,下端椎,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一)婴儿型(03岁)特点:3岁以内发病 男性发病多 多数为左侧凸 合并身体其他缺陷 分消退型和进
4、展型 肋椎角(RV)角,13,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二)少年型(410岁)特点:410岁发病 女性发病多,多为右侧凸 发展迅速,14,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三)青少年型(1020岁)特点:1120岁发病 骨骼生长迅速,处于侧凸进展加速期,15,颈弯:顶椎在C1C6之间。颈胸弯:顶椎在C7T1之间。胸弯:顶椎在T2T11之间。胸腰弯:顶椎在T12L1之间。腰弯:顶椎在L2L4之间。腰骶弯:顶椎在L5或S1。,16,按脊柱侧凸顶椎所在的解剖位置又分为:,第二节 诊断和评定,一、诊断1、症状时间进展情况家族史身高、体重、双臂间距、双下肢长度、感觉,17,诊断和评定,2、体格检查患者裸露背部,自然站立
5、,双目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内。,18,19,静态观察:双肩是否等高 双肩胛下角是否在同一平面 两侧腰凹是否对称 两侧髂嵴是否等高 棘突连线是否偏离中线,20,动态观察(脊柱前屈试验):被检查者双下肢直立,低头,躯干徐徐前弯,检查者从患者背部中线切线观察上胸段、胸段、胸腰段及腰段背部两侧是否等高对称,不对称者为前屈试验阳性。上述中有1项以上不正常合并前屈试验阳性,临床则拟为脊柱侧凸。,21,22,患者双手握住头顶横杠悬吊身体时可以判断侧凸是否消失或减轻:若侧凸消失,则表示可完全矫正;侧凸减轻,则表示可部分矫正。患者站立时做向左、向右侧弯动作时也可以初步判断侧弯可矫正的程度。,23,3、X线检查
6、,24,25,放射线评估,26,脊柱侧移,27,侧弯顶点,胸(7-10),胸(11)腰(1),腰(123),28,脊柱旋转,29,骨盆变化,-,+,+,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评定,评定包括:Cobb角、脊柱的旋转程度、骨成熟度,30,(一)Cobb角,测量方法:在脊柱X线正位片上,先在上端椎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下端椎体下缘再画一水平线,最后画这两条水平线的垂直线,两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代表脊柱侧凸的程度。,31,32,Cobb角,Cobb角评定,椎体旋转,Moe法测量椎体的旋转程度:在正位x线片观察两侧椎弓根的位置,将正位半个椎体分为三等份,根据椎弓根不同位置分为5度。0度:两侧椎弓根的位置正
7、常,无移位;1度:凸侧椎弓根内移1等份距离;2度:凸侧椎弓根内移2等份距离;3度:凸侧椎弓根内移至中线;4度:凸侧椎弓根内移至越过中线;,33,34,椎体旋转,凹侧椎弓根与椎体边缘重叠将要消失完全消失消失,35,凸侧椎弓根0级:椎弓根对称1级:轻度移向中线2级:移到2/3,4级:超过中线,3级:接近中线,(三)骨成熟度评定,Risser征 最常用的骨成熟度评价方法。判断标准为:髂嵴骨骺未出现为0,外侧25以内出现骨骺为1;50以内出现为2;75以内出现为3;75以上出现为4,但骨骺未与髂嵴融合;全部融合为5。Risser指数为5时,表示脊柱生长发育已结束。,36,37,骨成熟度,第三节 康复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学 脊柱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9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