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修订版.docx
《2023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山东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修订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高校教学导论高校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集中体现了高校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教学的含义Pl一般教学的含义(包括五点)P1-2教学过程的实践离不开老师、学生、课程三要素高校教学的含义P2-3高校教学属于教学活动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中间过程高校教学丰富的含义(包括四点)P3-4专业化是高校教学的生命线通识教化的主要功能促进不同学识领域的专家或不同职业的人士具有相互沟通与了解的心态,成为完整的人.P3高校教学的特点:探讨性、开放性、创新性高校成为学问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的摇篮教学方法两方面的特征P4高校的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育、教学探讨和社会服务;学生发展和
2、服务社会促进高校教化功能的实现教学的发展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P5最上端现代社会所以培育的高级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学问和技能而且还要培育开放的意识、进取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阿历克斯。英格尔12条现代人的特征高校教学的现代发展价值表现在3个方面P5-6英国的阿尔弗莱德诺斯.怀特海德认为富校是教化和科研的场所,其存在的根本缘由不在于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问或者为老师供应的科研机会;高校存在的理由不是传授学问,而是因为保存了学问追求和生活热忱之间的联系,把不分老少的求知者聚集到充溢想象力的学习中现代高校都在主动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P6中间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化,自我管
3、理,自我发展和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高校教学的社会价值P7-81955年世界银行将国家财宝分为三项:人力资源、创建的资产和自然资源;说明高校教学具有经济增长价值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是重视培育学生的主体人格爱因斯坦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说明富校教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世纪高校教学上的自治性、国际性、综合性等特点西方高校教学传统的演化(英、德、美、苏)P8-10英国高校教学传统:自由教化与心灵训练;具有浓郁人文教化志向德国高校教学传统:探讨和发展学问,是中国现代高校的初始模板美国高校教学传统:从象牙塔到服务站,弗吉尼亚高校和威斯康星高校美国高校教学传统:培育高级特
4、地人才;以高校为工具的精神我国高校教学的古代传统与现代探究(官学、私学)P12古代高校教学的特征P13-14高校中提到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代高校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留意修身与政治教化。泛道镌主义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形成我国书院史上闻名的“讲会制度”一教学与学术探讨相结合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孔子首创并实施因材施教;学记中明确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古代高等教化预设“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目标,从汉代起先分科目察举人才,隋唐设立进士科举,高等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
5、储才以应科目实行科举制一千多年中国古代的高等教化与科举考试相结合是中国古代高等教化一大特点1912年蔡元培主持制定教化部高校校令,确定了高校“老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闵才、应国家须要”的宗旨,作了学与术的分别,确定高校以文理两科为主的综合性,确立了高校设评议会,各科设教授会,形成了所谓的教授治校制度。1917年任北大校长,主见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和高校管理教授治校。梅贻琦1928任清华校长,提出通才教化,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等思想。20世纪20年头的北大30年头的清华、40年头的西南联大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办学成就,其教学阅历至今弥足宝贵20世纪50年头,中国高等教化全面学校苏联阅历,强调高校为社会主
6、义建设服务其次章高校课程体系与表现形式高校课程体系是高校教学范畴中具有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这些实质性内容是教化实现其预期目标的中介,是教化对学生的干脆影响源。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问题,在整个高校教化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中国是最早运用课程一词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之说。代表性的课程定义.9个P17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出版的名著什么学问最有价值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基本上必需包括五大领域的严格学习1,驾驭母语并系统学习语法,文学和写作;2数学3科学4历史5外语课程定义的三大类.学科;阅历;活动P18学科课程的一般特点3个;阅历课程的一般特点3个、活动课程的一般特
7、点4个P18课程的狭义和广义定义,课程在体系、内容和实施的形式上分类P18隐形课程的萌芽杜威的附带学习;杰克逊首次提出隐形课程一词,教化大辞典对其下得定义以及主要特点P19课程结构的定义以及课程结构按不同维度的划分P19下面学科课程主见课程要分科设置,(20世纪60年头以来,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赞科夫发展主义课程论,瓦根舍因范例方式课程论)的定义、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课程的优点和缺点P20学科课程在我国最早由孔子提出,在欧洲当推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的完善,优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阅历课程的定义、总体特征、优缺点P20-21高校教化包含的三个有机层次:通识教化、专业
8、教化和选修教化通识、专业、选修教化的定义、分类P22-23衡量通识课程的三个标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不同P22目前高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哪些P23必修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P23-24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4个P24培育方案的定义P25以及培育方案的组成课程设置,课程依次,课时安排,学年编制和学周支配培育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课程设置,高校的培育方案是分专业的培育方案的编制的一般程序、培育方案的实施P26教学大纲的定义是关于某一门课程的P26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正文附录三部分、编制的基本原则4个P27-28教材是老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主体是教科书和讲义;还包括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
9、各种视听材料教材的组织方法逻辑式组织和心理式组织P28教材的编排方式直线式和螺旋式P29优秀高校教材包含的方面4个P29-30编写教材应留意的问题6个P30-32高校生的心理状况特点P31高校教材的编写应以高校生的潜能为前提,对高校生的现有学问水平现有实力水平以及学习活动所须要的时间等方面有充分的估计,关注教材对高校生在发觉性思维和晶体智力方面的发展,切实遵循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原则。维果斯基德国闻名教学论专家克拉夫基指出应当将学问、实力和情感三方面辩证统一起来产生逻辑(形成逻辑,困难详细的事物和现象动身最终获得简洁的基本的和抽象的学问)和表述逻辑(简洁的基本的和抽象的学问动身,最终构建困难和详细
10、的)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P33第三章高校课堂教学高校课堂教学表述P34高校课程教学主要涉及的问题教学观念,课程内容,教学组织问题.P35教学观念问题包括的内容师生观,教学观,学问观.P35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同等意义上的共同探究学问的合作者高校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育而校生的批判性思维实力书本理论只是学问的一种描述形式,活动和体验、经验和反思、阅历与理解、沟通与建构都具学问意义甚至更具有更重要意义课堂教学组织现状灌输式讲课P37高校科研与教研政策不均衡导致教研好像低科研一等干脆导致高校老师不重视教研教学方法的定义P38教学方法的设计观包含的内容整体观,科学观,学习观.P38-39一些年
11、轻老师机械麻木的把学问灌输给学生,留意课件的制作,这些现象表明老师对教学方法一忽视教学设计的整体观的忽视精彩的老师同时关注两方面的探讨一是本学科的专业探讨,即科研,二是将专业学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即教化探讨“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是在教学生如何学”这句话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学习观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5个.P40-41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探讨法适用的学科以及老师的特长适合适用哪种方法P40常用的教学方法(五种)P41-45讲授法的定义、优势和不足P41-42讲授法适用的课程与事实有关的学问,适合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困难的课程。用好讲授法留意的问题.5个P42课堂探讨法的定义、类型以及包含的环节P
12、43问题教学法的定义以及运用的基本要求P44练习法的定义以及运用的基本要求P44-45读书指导法的定义以及应用体现的五个方面读导问思研P45高校生阅读的分类P45教学方法设计的整体转型P46-47实现教学方法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的做法.P47独白布道和对话教学、中国高校课堂和美国高校课堂的特点.P4849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P50班级授课的定义、由捷克教化家夸美纽斯提出,我国采纳班级授课制最早起先于186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特点和优缺点、专题研讨的创办P50-51专题研讨(弗兰克;格斯纳哥廷根高校哲学专题研讨班-引入高校的第一人)选科制受美国高校教化模式的影响,实行主辅修制为形式的选
13、科制和学分制最有利培育人才特性体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是选科制凯勒制教学20世纪70-80年头美国凯勒提出个别教学制主要运用与高校和中学的教学小队教学的概念、基本做法、特点P52-53学分制的概念、以选课为基本核心,以学分为学业完成状况的计量单位传统班级的划分.P53班级概念重建的缘由、行政班须要转变的体现方面P54-55小班化教学的人数不超过30人、因才分级设班分级的概念、探究式互动教学的关键词问题,质疑,探讨,沟通,合作,对话,窠例是互动教学的优选载体.P55网络协助教学若干教学模式一开放式讲解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主体首先是任课老师,另一大主体是高校生自己P57
14、网络远程教学P57-58教学手段的定义、基本特点对自然物的干脆利用,形态较为原始,信息存储实力较低,以黑板和粉笔为经典标记现代教学手段的特征1信息种类与数量的变更2媒体质量的飞跃3教学手段趋于综合化1874日本幻灯片1958IBM沃斯顿探讨中心计算机教学系统1.ANMANWANP59多媒体的概念、技术的特性集成性交互性智能型易扩展性数据储存技术.P60-61现代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外显标记有探讨显示人们获得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整合的结点和方式.P62-63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和不恰当的问题和做法P65-66教学手段(高技术特征)发展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山东 高校教师 岗前 培训 大学 教学 基础 修订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