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课件第八章1.ppt
《民诉课件第八章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诉课件第八章1.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4课时),本章要学习的是,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的相关知识。案件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实,法院处理案件必须要查明案件事实。如何查明?既不能听原告的,也不能听被告的,应当看各方提供的证据。看哪一方提供的证据更符合法律规定。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是民事诉讼的基础。所以明确当事人之后,应当学习当事人如何运用证据进行诉讼。,第一节 证据概述,一、概念及其理解1、概念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材料。所谓事实材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存在。如:合同、证人证言、笔迹、指纹等。,2、几个相关概念(两组)1)证据材料与定案证据证据材料是未经审查的证据(所有证据都是)
2、定案证据是经过审查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2)证据方法与证据资料(大陆法系概念证据方法可作为调查对象的有形物,如证人、物体等;我理解就是证据的载体。证据资料对各种证据方法经过调查后所获得的资料,如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我理解就是在载体上的内容。,二、民事诉讼证据的属性(一)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非客观存在的事实指虚构的、道听途说的材料等。这些材料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二)关联性1、概念: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必须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存在一定的联系,即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部或者全部。如今天我在这上课,能否作为诉讼中的证据。,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的规律1)关联性越密切,证明力
3、就越大,如亲眼看到的,听到的,原件等2)关联性越弱,证明力就越小。如听别人说的,复印件等,2、理解关联性应注意的问题(三点)1)关联性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得是想象的如在交通事故现场发现一个损坏的斯太尔汽车的后视镜,经查该后视镜是甲汽车上的,能否证明甲汽车就是肇事车辆?即甲汽车与交通事故有关联性?,2)关联性可以是直接的(直接证明),也可以是间接的(间接证明);如我看到甲将1万元钱还给了乙。我看到甲将一个报纸包着的象钱大小的纸包给了乙。3)关联性可以是肯定的联系(存在),也可以是否定的联系(不存在)。,(三)合法性合法性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必须按
4、照法定的程序收集证据。法定的收集程序有那些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最高法院只规定了两种非法的收集证据的手段。这两种手段是:,一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二是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2、形式合法形式合法是指证据从形式看要符合法律规定。如证言必须要有证人签名、单位盖章,必须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等等,第二节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一、证据能力(一)证据能力概述1、概念证据能力,又称证据资格、证据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能够被法院采信,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所应具备的法律上的资格。,简单地说就是某一事实能够作为证据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要求。如,气味是否可以作为案件的证据?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2、证据适格的要求
5、(两点)1)证据适格的条件。证据适格与当事人适格一样,只有具备相应条件的才可以进入到诉讼程序中,起证明作用。,2)保证证据适格的做法。国外通行的方法是通过规定证明力规则的形式来保证证据适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证据规则。,(二)我国证据能力规则我国为了保证证据的证据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规定了不同的证明力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证人资格规则关于证人资格规则,先看两个条文:第一、民诉法70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第二、证据规定53条: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根据以上两个条文,可以将我国证人资格规则概括如下
6、:,结论:我国证人资格规则只与“表达”有关,与年龄、智力状况、精神健康状况等没有关系。问题:1)聋哑人是否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词。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词。,2、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1)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的含义是指除法定例外情形,法官不得将非法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而应当予以排除。,2)非法证据的种类(三种)(1)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证据;(2)不符合法定来源的证据;(3)取证程序手段违法的证据,3)对非法证据各国的态度英美法系国家绝对排除。大陆法系国家由法官定夺。,3)我国的态度前后变化较大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最高法院1995年解释应当排除2001年证据规定有条件的认可。如证
7、据规定68条:,证据规定68:“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该条规定,以下两种方法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1、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收集的证据,具体手段有:欺诈、殴打、公布隐私、拘禁、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2、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方式收集的证据。主要指私自使用窃听器或者私自在别人家里安装针孔摄像头录制的材料等。结论:只要不是这两种情况就可以认可。,3、证据必须经过质证的规则1)质证的含义:(1)质证的概念:质证是指当事人双方就某一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的大小以及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等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质证是当事人的一项
8、重要的诉讼权利。,(2)质证的方法质证一般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3)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证据的真伪和能否证明案件事实进行质证,第一、证据的形式如有无时间、原件还是复印件等第二、证据与本案有无关联第三、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第四、提供证据人的资格。,2)与质证有关的法律规定(两条)第一,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第二、证据规定第四十七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
9、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案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注意:质证仅仅是当事人发表对证据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只有双方都认为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一方认为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另一方认为不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法院有时可以将该证据材料作为定案的根据。因为是否采纳某证据是法院的权利。,如:原告提交一份偷录的录象带证明被告有过错。对于该录象带质证时原、被告的观点可能不一致:,原告认为该录像带反映的情况是客观事实,应当作为定案的根据。被告则认为该录像带是偷录的,没有征得被告的同意,取证的方法违法,
10、因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该录象带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呢?取决于法院的态度。,问题:既然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由法院决定,为什么还要当事人质证呢?原因有二:第一、对证据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第二、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可以保证法院做到兼听则明。,4、限期举证规则1)含义限期举证指当事人必须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如果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2)目的防止证据突袭。,3)举证期限的确定(三点)A、时间长短无具体规定,法律规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第二、由人民法院指定。,B、时间:法院指定的不得少于三十日;C、起算点:自当事
11、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原告)或者应诉通知书(被告)的次日起计算。,4)逾期举证的后果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除当事人同意质证或者是新证据的外,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诉讼法上称为证据失权。,证据失权的法律根据: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5、调解或者和解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作为以后诉讼中对其不利的证据的规则因为调解或者和解中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认可,是以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为前提的。是有前提条件的认可,不能脱离环境推广使用。
12、,法律依据:证据规定第六十七条:“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6、证据能力受限规则1)概念证据能力受限规则,也称补强证据规则,指某些证据材料,因为本身存在某些缺陷,所以只有符合一定条件时,才具有证据能力,否则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即证据能力受到一定限制的证据材料。,2)受限证据的种类(两类)第一、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与案件结果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决定了其陈述往往带有较大的虚假的成分。所以当事人陈述这种证据的证据能力受到某种限制。这种限制表现为:只有当事人的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认定该主张成立看一个
13、法律条文:,证据规定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第二、存在缺陷的证据存在缺陷的证据就是某些证据本身存在无法弥补的缺陷,仅靠这些证据无法证明案件事实。存在缺陷的证据有以下五种。看证据规定第六十九条:,证据规定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2002多选),下列哪些证据
14、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A、当事人李某的妻子袁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李某的证言。B、原告陈某向法院提交的其采用偷录方法录下的用以证明被告刘某欠其5000元人民币的录音带,该录音带部份关键词的录音听不清楚。,C、由未成年人所作出的各类证言。D、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该合同文书的原件已丢失,且被告不承认其与原告存在有该合同文书复印件所表达的法律关系。,二、证明力(一)证明力概述1、概念证明力又称证据价值、证据力,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的大小或者强弱。,2、证明力与证据能力的关系证据能力是“质”,是法定门槛,表明该材料能否作为证据。证明力是“量”,是刻度表。,3、证明力的判
15、断标准证明力的判断标准,从历史上看有三种:第一、神示证据制度审判者(法官)以神的某种提示或者指示作为标准来认定案件事实。这种证据制度已经废止。,第二、法定证据制度指法律预先规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及如何判断应用,不许法官自由加以取舍定夺。这种证据制度有利有弊:,利:防止审判权滥用;能够起到认定事实的统一性的作用。弊:因为不考虑个案的差异,所以存在机械性;忽视个案特殊性;非理性等缺陷。看一个小故事:,“人证”故事,火车上一女列车员查票,见一民工拿着残疾人优惠票,遂让其出示残疾证,该民工解释:外出务工,无当地户口,办不了残疾证。列车员冷笑:没有证,怎么证明你是残疾人民工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将鞋子脱下,
16、又将裤腿挽了起来他只有半个脚掌,列车员斜眼看了看,说:“我要看的是证件!是残联盖钢印的那一种。”列车长赶来,问明原委后说:”我们认证不认人,请补票。”,周围人都替该残疾民工求情,列车长连看都没看,他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票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一长者看不惯,盯者列车长的眼睛问:“你是不是男人?”列车长:当然是。长者:你用什么证明自己是男人?请出示“男人证”女列车员插话:我不是男人,有什么话跟我说好了长者指着她:你根本就不是人,女列车员尖叫:不要讲粗话,我不是人是什么?长者:你是人?那好,我们认证不认人,请拿出你的“人证。”,第三、自由心证
17、制度对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及取舍和应用,法律不预先规定,而是允许法官根据良心和理性自由判断,在内心形成确信,从而对案件事实加以认定。自由心证制度也有利有弊:,优点:顺应了诉讼证据本身复杂性的特点,遵循了诉讼证明的规律。缺点:容易导致以个人意志判决。,(二)我国证据证明力的规定对证据的证明力问题采取哪种形式,我国法律没有直接规定,但从相关司法解释看基本适用的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看司法解释条文:,证据规定条:“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学者认为该条肯定
18、了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我国证据证明力的三个具体规则:、涉及证明力有无的规则即在具体案件中,如何判断某一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的规则。如何判断看三个条文:第一、证据规定第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证明力。,第二、证据规定第七十二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有异议并提出反驳证据,对方当事人对反驳证据认可的,可以确认反驳证据的证明力,第三、证据规定第七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
19、当确认其证明力:(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2、涉及证明力大小的规则即在具体案件中,对同一事实存在两个以上内容相反的证据时,如何判断各证据的证明力的证明规则。如何判断看两个条文:,第一、证据规定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第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