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ppt
《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课标解读】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历史影响。,“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二、理学的发展 1、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1)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邵雍揭示宇宙规律,揭示人类命运。周和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5)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阅读教材指出“北宋五
2、子”是谁?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对理学的创立作出的贡献?,程颢(1032一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颢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合称“二程先生”,因二程长期居于洛阳讲学,故其学称“洛学”、“新儒学”。,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归纳二程理学的基本观点:1.“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3、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3.“义、礼、智、信皆仁”二程遗书卷十二,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道德修养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归纳朱熹的基本观点、主要贡献、他的地位和影响基本观点理气论:(吸收二程和张载)宇宙观,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一,理是本原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仁,“存天理、灭人欲”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正君心注解四书:理学的经典地位,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4、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一代儒学宗师,影响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说朱熹的观点和思想,“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文集卷七讲习大纪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
5、存天理。”-朱熹,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论“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3、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指以陆九渊与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3、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基本观点:宇宙观:,“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唯心论)。因而其学说被称 为“心学”。方法论:,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内心反省),“发明本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宋明理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