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社会学理论.ppt
《外国社会学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社会学理论.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社会学理论,绪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30年代孔德创造“社会学”一词。一、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革命与现代无产阶级出现 经济危机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加剧二、促进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理论前提(一)、古希腊思想家的社会观 打破旧的宗教观念,反对神创世界。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二)、社会契约论自愿订立契约建立国家 如:霍布斯,洛克(三)、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自由、平等、财产私有是自然法的灵魂 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四)、苏格兰启蒙思想社会是客观过程,是经济、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如:亚当斯密、休谟(五)、实证主义与圣西门“工业社会观”社会以生产为基础,三、西方
2、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一)、英国功利主义传统 是社会学功能主义、理性选择理论、交换论的基础(二)、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 社会生活受自然法支配,可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三)、德国历史主义传统 不主张社会发展的普遍原则,研究特定社会的特定文 化与历史,以实现对该社会特有精神的理解。(四)、美国实用主义传统 讲求实用,强调个人价值,关注解决都市问题的具体 方案。如;芝加哥学派,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一)、微观宏观的整合古典时期:宏观微观相结合 涂尔干:宏观社会事实对微观个人行为的影响 齐美尔:客观文化,主观文化的关系20世纪20-30年代 库利,米德微观 帕森斯宏
3、观80年代后的整合 诺贝特艾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二)、能动性结构性的整合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三)、理论的综合 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两种或更多不同理论进行综合,相互汲取和承认对方的理论观点。,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成为独立的经验学科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齐美尔,马克思韦伯,第一章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17981857)1839-1842实证哲学教程完整阐述了实证主义理论体系1851-1854实证政治体系(4卷)提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一、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一)、实证社会学的提出1、实证的含义(知识研究的是)(1)真实:智慧所能及的,非虚
4、幻神秘(2)有用:改善现实境况(3)肯定:建立和谐一致(4)精确:知识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5)相对:知识具有相对意义,2、科学的等级体系(1)神创阶段(虚构阶段)追求事物终极原因,寻求绝对真理(2)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基于抽象的实体概念,寻找关于本质的绝对知识(3)实证阶段(科学阶段)寻求现象之间的经常联系,3、“社会学”的提出实证的方法运用于数学-生物学-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秩序与进步的一般法则(二)、社会秩序论实证政治学中将社会学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静力学: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求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静力学在逻
5、辑上包含两部分内容:1、人性结构在人性结构中寻求社会秩序根基,维持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人性三重性:情感-人性利他主义发展过程 活动-军事至工业社会 智力-唯物主义至实证主义2、社会性质结构家庭:家长调节社会:政府调节、宗教、语言、所有制、社会组织,三、社会变迁理论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一)历史过度的根本原因:社会各部门的矛盾,包括政治经济和才智方面,才智最重要。社会变迁的三个阶段(由智力的发展阶段而定):(1)军事阶段:智力的神学阶段(2)过度阶段:智力的形而上学阶段(3)工业阶段:智力发展的实证阶段,(二)影响历史变迁的其他因素除以上理性因素外,死亡、人口、种族
6、、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政治活动对进化仍有影响。不足:脱离了生产,将智力、理性的发展作为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立足于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1851年社会静力学 第一部社会学专著1852进化的假设系统阐发了社会进化思想1858按进化论构思统一各门学科的“综合哲学”,(一),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唯实论社会学原理提出“社会有机体”著名论断。1、社会与有机体同样有生产性,结构性,功能性和相互依赖性。(1)规模体积增大(2)复杂社会在机构上比简单社会更脆弱。,2、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不同之处,(1)要素的联系程度与构造,生物:构成是实在的,统一有形的。组成部分的位置固定。,社会:
7、构成是分散,无形体的。组成部分相对固定,(2)联系模式,生物:有生命力的物质。物理,化学的作用,社会:依赖符号。情感、语言、艺术、思想,生物:精神系统有意识,社会:所有单位都有意识,通过管理系统调节整合,(3)意识层次,生物系统:营养、循环(分配)、调节(神经)社会有机体:营养(生产),分配循环(商业、交通、银行),调节(管理机构和政府)。工人农民,商人,资产阶级同时存在由社会有机体的本质所决定。(二)、社会进化论1、什么是进化?(早期的思想)同质到异质,持续,无倒退,不间断的直线运行。,2、成熟时期思想社会学原理(1896)(1)社会进化过程受先前社会与新社会环境影响,出现发散现象,即倒退。
8、(2)人类进化的原动力: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民族优劣划分等级,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优等的。人应随外部环境而适应环境,适应的民族为“善”,不能适应的为“恶”人或社会通过道德方面进化达到最高级形式。培养个人的社会性,是培养“最适应社会者”的道德感。,第二章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18581917)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1895 实证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 自杀论1897是实证研究的典范。宗教生活的基本形 式1912,一、社会学研究方法(一)、涂尔干的社会观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 体。尽管由无数个人联合而成,但社会本身是高于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个人的独特性质,这种性质无法在
9、单个个人身上找到。社会整体观其个体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由个体特征加以解释。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不涉及个体层次,只研究社会层次。,(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事实:一种思想或行为通过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与纯粹个体事实的区别:1、外在性:对于法律、风俗、道德、语言、宗教、货币 制度我们并非生来了解,只有通过教育和法律履行这些义务。2、强制性:对个人有约束力。3、普遍性:建立在社会生活的整体基础之上,由社会整体所塑造和形成的一种特殊力量,使人们不得不产生的同样的思想和行动才被称为社会事实。两类社会事实:属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属
10、集体存在方式的形态学(解剖学)事实,如人口地区分布,住房交通。,(三)、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将社会事实看做“物”价值中立,根据外部特征下操作性定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标志普遍性()划分社会类型的标准 将社会现象放入一定的社会类型中考察,再判断这种社会现象是病态还是正常的。社会形态学()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解释社会学1、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其他社会事实解释,而非用个人意志。2、寻找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再分析其功能。(1)从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寻找(2)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社会内部环境包括A、形态学事实
11、:以物质密度为标志B、生理学事实:以动力密度为标志(3)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若两种关系始终处于同样的关系下,而且总是同时以某种方式发生变化,那么有理由假定他们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二节 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分工论 社会团结与分工理论一、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一)机械团结(集体意识是精神基础)1、存在于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2、个人意识受集体意识支配3、制裁性法律(二)有机团结(分工是物质基础)1、存在于现代发达社会,建立于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之上。2、人与人相互依赖感强,个人意识增强。3、恢复性法律,二、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集体信仰和
12、情感的总和。三、社会分工的功能建立团结感分工的种类1、常态分工:表现为职业的专门化,社会异质性增强,各部门依赖性增强。2、变态分工:(1)失范分工:个人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约束,对新角色的规范模糊。(2)强制分工:规定未与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呼应,表现为外部强制。导致社会不平等。如阶级之间(3)不协调分工:不适当的分工组织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在机械团结的社会:驾驭大部分个人,表现强大的社会强制力,在现代社会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二)社会分工的原因人口增加导致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扩大,社会物质密度增加:人口数量增加,道德密度增加:个人沟通,交往、贸易联系强度增强,专业化
13、水平提高,促进合作和依赖,第三节:自杀论1897年 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式系统理论研究的典范。一、自杀的定义: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自杀率: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二、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社会原因导致的自杀:(1)利己型自杀:低度的社会整合,个人主义膨胀(2)利他型自杀:高强的社会整合,社会组织高度聚合。(3)失范型自杀(“动乱”型自杀):社会秩序,个人生活秩序的破坏。(4)宿命型自杀:集体力量对个人超强控制整合程度低时利己型、失范型自杀率高整合程度高时利他型、宿命型自杀率高,第四节 宗教和知识社会学,一、宗教宗教的特
14、殊性和本质: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含义:与神圣事物相关的信仰和仪式是宗教第一个构成要素。,教会是另外要素。宗教的起源:宗教意识产生于社会环境 宗教是符号系统功能:社会团结的力量,二、知识社会学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知识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结构的制约,反映该社会类型。社会相对于个人处于优先地位但是:过分夸大宗教的作用,有历史唯心论倾向。将宗教与社会等同引导出宗教永不消亡论。,第四章 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交往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社会与个人的双重关系:社会是超越于个人的复合体。社会是个体互动和交往形式的总和。社会产生于个体间的互动过程。社会学的问题领域:一般社会学(普通社会
15、学)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第二节 形式社会学,一、社会互动和交往的形式社会非涂尔干想象的实体,而是种过程。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受到康德哲学影响。将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分开。社会交往形式即社会交往方式。按雷文的归纳齐美尔的社会交往形式可分为:合作、竞争、联合、秘密等基本社会互动形式。国家、教会、家庭、军事组织等作为体制化结构的形式 社交、体育活动、游戏等自主的游戏形式 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社会本身的一般形式。,统治:一位领导统治,多元统治,客观原则下进行的统治 对物体(偶像)的屈服时尚:是个矛盾的过程,既要与别人相似(同化),又要有区别(分化)。底层破坏高层
16、时尚的象征意义时,他们用新时尚。二、社会类型将交往涉及的个人角色行为划分为不同类型。穷人:被别人援助,有权得到援助的人。是种权利义务关系。相对贫困化。陌生人:距群体既不太远,又不太近的人。潜在的流浪者。陌生人是种特殊的互动形式。,三、社会几何学受康德哲学影响,运用数学基本概念二人:直接互动,群体性质取决于个人性质,无其他结构影响。三人:出项独立的社会结构,角色而危及个性发展。群体规模扩大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但会产生危及个性的问题。社会互动的距离货币哲学事物价值由其与行动者之间的距离决定。太远或太近都无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能够得到的东西。,四、资本主义文
17、化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各种矛盾暴露。一、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间的矛盾。货币的文化分析:货币的出现使人与人的交往成为物与物的交往,道德情感因素被排斥。使劳动者和劳动产品分离,劳动仅为谋生手段。人与人的交往具有目的性。精于计算使整个社会关系都朝向非人格化的方向发展。,二、社会与个人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关系: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他脱离,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立。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都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结果,人们感到文化客观性的压抑,但又不得不接受他。齐美尔论述的中心是交换关系非生产关系因此其分析是含蓄、不明
18、确的。不能揭示文化矛盾的历史特征和社会本质方面的原因,归结为精神和心理上的矛盾。文化越发展心理发展越衰退的悲观看法。,第三节 文化社会学,文化悲剧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客观文化: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宗教、哲学、科学、伦理、艺术)主观文化: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已内化的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文化悲剧的实质:个人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的步伐而受控于自己创造的世界。产生的根源: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化社会分化引起互动形式的根本性变化群体组成原则从有机标准转化为理性的标准。,分化的影响:负面:个人在不同群体中承担的角色冲突。正面:促进个性多
19、样化,创造力的发展。三、货币哲学价值:人们创造事物使自己与事物分离,寻求克服距离和摆脱困难的手段。(困难越大,手段越有价值)货币:为商品交换提供普遍的价值标准。是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货币的影响:促使人们精于计算,抽象思考 推动社会理性化发展促进信任,增强人与人的互动国家与中央政府出现,保证社会稳定个人有更多选择自由,人际关系,促进人生观变化。,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一节 社会学的方法论一、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社会行动(具有某种动机的行动者。行动者的行动必须与行动者以外的他人发生某种关系,即以他人行动为取向。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社会学的研究任务:对社会行动的
20、解释性理解和因果说明。1、理解的确定性基础:理解的方法,如逻辑和数学2*2=4,有高度确定性。重新体验的方法,如移情和艺术欣赏。2、操作类型上看:主观主义的直接观察和解释性理解(P114)。,二、因果多元论主观恰当性:对具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动机的理解,表示对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态及特定目的的认知程度。因果恰当性:事情的先后顺序,事情出现的概率,可用数字表示。社会科学无规律,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规律有必然性,具体因果关系有“客观可能性”三、价值中立1、价值判断是从伦理文化和哲学观点中推出的实践判断。科学中的价值中立是研究过中摆脱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科学领域外的问题,不能靠科学解决。,不要将关于事实
21、的科学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混淆。2、选择研究课题和确定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课题选择和确立离不开价值的指导,研究过程中价值中立研究目标:对个别社会现象蕴含的文化意义作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四、理想类型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概念工具。是种主观的思维建构。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不同于经验事实。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突出经验事实中的共性,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何近代形态的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而非其他文明中?理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企业和家庭,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在法律上的分离。合乎理性的簿记方式与自由劳动组织相关的理性资本主义。一,前资本主义与资本
22、主义区别:劳动者具备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劳动是天职。资本主义企业家具备理性,为事业而生存。,二、新教伦理路德职业观:由上帝安排的工作加尔文恩宠论和预定论:现世的成功是受上帝恩宠的标志。上帝的选民清教禁欲主义:抛弃了基督教“出世的禁欲主义”(如苦行)而 主张“入世的禁欲主义”(劳动是增添上帝的荣耀)新教共同特征:信奉天职观和入世禁欲主义伦理观 体现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亲和性。宗教让位于世俗的功利主义。,第七章 功能主义理论,第一节 理论来源来源于古典社会学: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来源于社会人类学:拉德克里夫布朗 功能统一性:社会整体是个功能统一体,各部分相互协调,无不可调节的冲突。马林诺夫斯基 功能
23、普遍性:功能普遍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中。功能不可缺少性: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独特的功能。,第二节 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帕森斯(19021979)Parsons,Talcott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1902年12月13日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1979年5月8日卒于德国。1920年入美国阿默斯特学院学习,1924年获文学士学位。后赴欧洲,先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复又转到海德堡大学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哈佛大学从事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先任哈佛大学经济系讲师,从1931年开始在社会学系讲授社会学,1944年成为社会学教授,1946年出任社会关系系主任
24、,1973年退休。曾于1949年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社会系统1951,回答社会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一、社会行动理论(唯意志的行动观)行动基本特征:意志性,目标导向。行动是朝向目标的动作。手段目的框架单元行动的要素包括:行动者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目的未来目标 情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包括条件(无法控制)和手段(可控制和利用的工具性要素)规范需遵循的社会标准,二、社会系统(一)、制度化:处于一定地位的行动者(角色)间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受规范的调节和文化模式的影响。制度化了的角色关系构成社会系统。通常所说的“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对环境具有较高
25、程度的自给自足性的社会系统。除社会外社会系统还包括哪些在其环境中自给自足程度不那么高的二人组合关系、小群体、家庭及各类组织等。,(二)、模式变项 用来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取向特征,又称一定情境下人们的角色选择的类型。1、情感中立性-情感性 互动双方是否要求感情色彩 如律师与委托人,母子2、自我取向-集体取向 考虑自身利益还是集体利益 如商业关系,公众福利3、普遍主义-特殊主义 互动中遵循的规范标准是否受团体界限影响普遍主义:行动者同任何其他人的互动中都遵循同样的规范性标准。如医生和病人 特殊主义:行动者因人而异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如母子,4、成就性-先赋性 成就,品质 如医生与病人,家庭关系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社会学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