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资本形成。,纳克斯(Nurkse,R.),主要内容,资本及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资本形成的国内来源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市场及其发展战略,一、资本及资本形成,资本的概念 何谓“资本形成”,1.1 资本,资本的定义资本的分类物质资本,1.1.1 资本的定义,凡是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及其载体,都是资本,1.1.2 资本的分类,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本章先介绍物质资本,1.1.3 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物品一般主要包括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建筑物、交通
2、运输设施等物质资本代表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的生产要素一道代表未来的生产能力,1.2 资本形成,什么是资本形成资本形成的本质,1.2.1 什么是资本形成,资本来源于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一定形式的资本,生产生产能力的过程就是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1.2.2 资本形成的本质,“资本形成过程的本质,就是将社会现有的部分资源抽调出来增加资本品存量,以便使将来可消费产品的扩张称为可能”纳克斯,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先前的理论综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及其改良缪尔达尔的“循
3、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结论,2.1 先前的理论综述,斯密的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斯托的经济起飞条件*相关的实证研究,2.1.1 实证研究结果,麦迪逊(Maddison,A.,1970)考察了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发现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5,是主要的增长因素纳迪里(Nadiri,M.)等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小于发达国家,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中国家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资本形成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2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主要观点具体分析政策含义对该理论的批评,2.2.1 主要观点,1953年,
4、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探讨了贫困的根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由此得出了著名的结论:“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2.2.2 具体分析,供给方面:人均收入低生活消费比重高,储蓄低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需求方面:人均收入低低消费、低购买力市场需求有限投资引诱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死圈,很难打破,2.2.3 政策含义,资本形成是打
5、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各行业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2.2.4 对该理论的批评,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习惯)*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实则不小,如中国)*,2.3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主要观点具体分析政策含义对该理论的批评,2.3.1 主要观点,1956年,纳尔逊(Nelson,R.R.)在不发达国家
6、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形成,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跳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和经济增长,2.3.2 具体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经济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低水平均衡陷阱,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如第67页图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率低*人均收入提高,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均收入到一定水平后,人口增长率稳定下来*,经济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如第67页图在经济增长初期,人均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消费、边际生产力递减)*,低水平均衡陷
7、阱,将两图结合,可以清楚的开出三个变量的关系,第68页图人均收入低于OE时*人均收入超过OE,但低于OF时*E是低水平均衡点(收敛)*越过F点才能跳出陷阱*,2.3.3 政策含义,资本形成不足人均收入低 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越过F点必须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以跳出陷阱人口过快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2.3.4 对该理论的批评,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样,忽视了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2.4 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及其改良,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的改良,2.4.1“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的主要观点,1957年,莱宾斯
8、坦(Leibenstein,H.)提出了“最小临界努力”理论,扩展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产生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的“降低收入的力量”大于“提高收入的力量”,使人均收入滑回陷阱摆脱陷阱必须有一个初始阶段的大规模投资,形成一个最小临界努力,使“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降低收入的力量”,推动经济跳出陷阱,2.4.2 该理论的改良,瑟尔瓦尔提出经济摆脱陷阱不一定需要“最小临界努力”那么大的投资,较小量的投资也可以逐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如图,考虑到时间的因素人均收入完全可以通过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在没有大规模投资的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渐进式增长突破OF的限制,实现经济持续
9、增长,图示,2.5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主要观点具体分析政策含义,2.5.1 主要观点,缪尔达尔(Myrdal,G.K.)在1957年出版的富国与穷国和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循环积累的结果。他也因此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5.2 具体分析,分析方法经济发展的循环积累过程发展中国家的分析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形成不足和分配不均,分析方法,缪尔达尔反对新古典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认为应采用制度的、整体的、动态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他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不是利益和谐的过程,而是利益冲突的过程;不
10、是均衡过程,而是非均衡过程经济发展也不是新古典认为的由单一或少数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多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的循环积累过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呈现“循环积累”的发展态势,即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初始变化),引发另外的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强化先前的因素(次级强化),使经济沿原先因素发展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分析,人均收入低贫困社会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卫生保健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是一个多因素循环积累的过程,最重要的因素,产生低收入的原因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多方面,但
11、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形成不足和收入分配不均,2.5.3 政策含义,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提高投资引诱并增加储蓄,促进资本形成,提高生产率和产出水平,提高人均收入这样发展中国家将从低收入的循环积累过程中解脱,进入良性的循环积累的过程*,2.6 结论,这些理论的积累是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根源在于资本形成不足因此,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或约束条件,而摆脱贫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大量积累资本、大幅提高投资水平,三、资本形成的国内来源,资本来源于储蓄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状况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 形成 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