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保护主义理论.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最佳关税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掌握各理论下的政策主张的要点和实施条件。,7.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7.2 最佳关税理论,7.3 战略性贸易政策,本章结构,7.4 中心外围理论,从前面的章节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任何干预贸易的政策都会给本国或世界的社会福利带来一定的损失,但与此同时没有哪个国家肯完全放弃对本国经济和市场的保护。现在的问题是实行贸易保护的原因是什么。本章将分析讨论一些贸易保护的理论以及决定贸易政策的因素。,所谓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是指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
2、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他在1791年发表的制造业的报告中率先提出对幼稚产业加以保护的观点。这一思想后来得到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发展。,7.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7.1.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内容,1.经济发展阶段论,李斯特将一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5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他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其中在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和农工商业阶段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但是在农工业阶段则应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原因是此时本国工业虽有发展,但
3、发展程度低,国际竞争力差,不足以与进口产品相竞争。如采用自由贸易政策,不但享受不到贸易利益,还会令经济遭受巨大冲击。,2.生产力论,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固然有益,但这样的贸易利益不足以作为贸易自由化的依据。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是基于静态分析方法和世界主义的立场之上,这与现实世界不符,这样的贸易利益被视为静态的贸易利益。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尽管在短期当中落后国家能够获得一些贸易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该国生产财富的能力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是动态且可培养的。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如果进行自由贸易,虽然在短期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但长期当中将损害其生产力,制约其创造财富的能力
4、。一个国家要追求的是财富的生产力,而非仅仅是财富本身。,7.1.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内容,6.1 设备管理,3.国家干预论,像重商主义一样,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也强调国家在贸易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李斯特认为,政府不能作为“守夜人”,要做“植树人”,应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利用关税等手段来保护国内市场。,7.1.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内容,7.1.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内容,4.关税保护制度,李斯特认为,应采用关税制度来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在该制度的设计上,应体现以下几点。差别关税率。(2)选择性的保护。(3)适时调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李斯特并不否认自由贸易政策的一般正确性,他认为,当一个国家解决了落
5、后问题,即实现了工业化后,是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政策的。,7.1.2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如何确定幼稚产业,这的确是个难题,如果选择不当,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李斯特提出选择保护对象的原则是: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适宜保护;一国工业即使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存在强有力的外国竞争的幼稚产业才需要保护。他提出,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如果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产业始终扶植不起来,那就不再予以保护,任其自行灭亡。李斯特并未给出具体的标准,后人在李斯特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有关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6、这里提供有代表性的5个。,7.1.2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1.穆勒标准:潜在竞争力标准,这一标准强调被保护产业未来的成本优势。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无法与国外同类型产业进行竞争。如果政府对这类产业给予一定的保护,促进其发展壮大,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应该作为幼稚产业给予保护。,7.1.2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2.巴斯塔布尔标准:现值标准,巴斯塔布尔认为,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是幼稚产业,不能仅仅看它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应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只有其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对其
7、实行保护才是必要的,反之则没有加以保护的意义。可见,巴斯塔布尔标准与穆勒标准是一致的,只是巴斯塔布尔标准比穆勒标准更高,它要求被保护的产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保护后,不仅要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能够补偿保护期间内的损失和保护成本。,7.1.2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3.肯普标准:外部经济标准,肯普认为在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巴斯塔布尔标准,也不一定需要政府的保护。因为,对于投资者来说,决定是否投资的依据不是当前的利益,而是未来的预期利益。如果未来预期利益的贴现值能够补偿保护成本,那么投资者就会投资,而无需政府提供支持或保护。但是,在存在外在规模经济的情
8、况下,由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偏离,会导致该产业私人投资的萎缩,这样产业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政府提供的支持或保护才是必要的。,7.1.2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4.小岛清标准:总体经济发展标准,小岛清认为前面的标准都是把个别企业或个别产业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作为判断依据,而这是不合理的。合理的做法是:应该把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作为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只要是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某些幼稚产业即使是不符合前面的标准,也是值得保护的。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幼稚产业呢?要求所保护的产业能够带来经济的增长,即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扩张。,7.1.2 幼稚产业的判断标准,5.筱
9、原三代平标准:产业基准标准,这一标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将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这是因为这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可以为其提供成长的空间。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选择优先发展生产率上升快、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作为受保护的幼稚产业,提高其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7.1.3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评价,(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世界贸易组织也以该理论为依据,列有幼稚产业保护条款。该条款允许一国为了建立一个新工业部门或者为了保护刚刚建立不久、尚不具备竞争力的工业部门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在实践
10、中成效不大。由于信息不完全等原因使得幼稚产业的选择难以确定,实践结果往往弊大于利。,7.2 最佳关税理论,从第6章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对于贸易小国,任何关税都会带来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但是对于大国来说,关税可能带来净收益。大国从关税的征收中获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和关税的税率。当一国政府要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关税与否以及承担关税的程度,决定于被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产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而言,如果被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对出口商而言,就意味着该进口国市场可能非常重要,以致没有其他市场可以替代。于是出口商就不得不承担较多的关税。
11、,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7.2 最佳关税理论,假定A国是一个进口大国,也就是说该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不仅会影响国内的生产和消费,还会影响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图a表示本国市场,b表示国际市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上的均衡条件(即)决定该产品的国际价格P1和进口量Q1。如果该国在P1的基础上征收税率为t的单位关税,即tP1,国内价格的上涨会使本国的需求减少,进口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向下平移tP1个单位至。进口市场上新的均衡条件(即)决定了新的国际价格P2和税后进口量Q2。进口商品国内价格就是在P2的基础上加上tP1,即P2+tP1。,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
12、承担,7.2 最佳关税理论,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承担,7.2 最佳关税理论,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承担,此时,该国征收的关税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该国消费者承担的部分c,它是由国内的价格上涨而引起的,计算公式为c=P2+(t-1)P1另一部分是国外出口商承担的部分e,它是由国际价格的下降而引起的,计算公式为e=(P1P2)该国征收总的关税T=c+e=tP1。利用比较静态分析可以知道:国际市场上该商品的供给弹性越低,的斜率越大,c值越小,e值越大;反之,国际市场上该商品的供给弹性越高,的斜率越小,c值越大,e值越小。,7.2 最佳关税理论,
13、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承担,当供给弹性为无穷大时,如图所示意味着的斜率为零,是一条水平线。仍设自由贸易条件下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为P1,进口量为Q1,该国在P1的基础上征收tP1单位关税,国内价格的上涨会使本国的需求减少,进口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向下平移tP1个单位至。但由于是一条水平线,因此征税后的国际价格不变,仍为P1,但是进口量下降到Q2。进口商品国内价格就是在P1的基础上加上tP1,即P1(1+t)此时,该国征收的关税全部由该国的消费者承担,即T=c=tP1Q2。,7.2 最佳关税理论,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承担,7.2 最佳关税理论,
14、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承担,当供给弹性为零时,如图所示意味着的斜率为无穷大,是一条竖直线。仍设自由贸易条件下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为P1,进口量为。该国在P1的基础上征收tP1单位关税,进口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向下平移tP1个单位至。但由于是一条竖直线,因此征税后的国际价格变为P1(1-t),进口量仍然为。进口商品国内价格就是在税后国际价格的基础上加上tP1,仍为原来国内价格P1。此时,该国征收的关税全部由出口商承担,即T=e=tP1。,7.2 最佳关税理论,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1.供给弹性与关税承担,7.2 最佳关税理论,一般情况下,大国征收的关税是由消费者和
15、出口商共同分担,大国有可能通过征收关税提高本国整体社会福利。高关税固然会增加进口商品的单位税收额,但也会造成进口数量下降,总的税收不一定增加。同时,进口量的减少会造成国内价格大幅度上涨,消费者所受的损失也会增加。因此,只有在适当的税率下,进口国才有可能使净收益达到最大。能使进口国的经济收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称之为最优关税税率。最优关税税率的选择原则是:税率上的任何微小变动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不能超过与此带来的额外收益,在最优点上两者正好相等。,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2.最优关税税率,7.2 最佳关税理论,最优关税税率式中:是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由于大国面临的供给曲线是有弹性而不是无限的
16、,所以最优关税税率大于零。根据供给价格弹性确定的关税率可以使进口国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低于这一税率,进口国将失去一部分可以获得的利益,高于这一税率,损失开始增加。,7.2.1 贸易大国的最佳关税,2.最优关税税率,7.2.2 垄断市场下的最佳关税,攫取外国垄断利润的关税模型框架中,本国面临的是某种产品的外国垄断供应商。他们做了一个限制性假定:该厂商是这一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唯一的供应商,因此不存在任何的国内生产,即本国在这一产品的供应上完全依赖于外国的垄断厂商。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垄断出口商为保证利润的最大化,将承担一部分关税负担。最佳关税来源于出口国厂商被迫承担的关税。准确地说,它来源于垄断厂商
17、的一部分垄断利润。这种垄断利润是外国厂商在进口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市场操纵能力的体现。进口国政府只是从这种垄断利润中得到了一部分,或抽取了一部分垄断租金。,7.2 最佳关税理论,1.攫取外国垄断利润的关税说模型,7.2.2 垄断市场下的最佳关税,假定在进口国市场上没有其他生产者生产同类产品。图中进口国国内需求曲线为D,边际收益曲线为MR,假设出口商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常数。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的获取最大限度垄断利润的价格为P1,出口量为Q1。这种价格使垄断厂商获取了正常价格以外的经济利润,其大小为矩形P1DGA的面积。现在假定进口国政府希望将这一外国垄断利润的
18、一部分占为己有。如果进口国政府对进口产品征收单位关税t,征收关税使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平移到MC+t。对于垄断厂商来说,现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变成了:MR=MC+t。这样一来,本国的进口量下降至Q2,单位产品所要求的价格升高至P2。,7.2 最佳关税理论,1.攫取外国垄断利润的关税说模型,7.2.2 垄断市场下的最佳关税,7.2 最佳关税理论,1.攫取外国垄断利润的关税说模型,7.2.2 垄断市场下的最佳关税,对于垄断厂商来说,征税后的经济利润变成了矩形P2CEB的面积。垄断厂商减少的经济利润中的一部分作为关税转移给了进口国,即图中矩形ABEF的面积。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来说,征收关税导致价格升
19、高的结果是消费者剩余减少,即图中梯形P1P2CD的面积。对于垄断厂商来说,如果将关税全部加到价格上,虽然不用承担关税,但是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在市场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进口国的生产者就会进入该部门从事生产,从而打破了出口厂商在该市场上的垄断,垄断利润也会因为其垄断程度的降低而减少。如果垄断厂商决定承担一部分关税,目的是为了防止进口国厂商进入该生产部门,那么其承担的关税额仅限于可以阻止进口国厂商进入该部门的程度。,7.2 最佳关税理论,2.攫取外国垄断利润的关税福利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初由迪克西特(A.Dixit)提出,其后,斯潘塞(B.Spens
20、er)、布兰德(J.Brander)、克鲁格曼(P.Krugman)等人又对这一理论作了详尽的阐述。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出口补贴等积极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而企业因此所得的利润将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部分。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政府的干预改变或鼓励企业既定的战略行为,增加本国产品的出口和相应产业的竞争优势。战略性贸易理论有3个关键词:不完全竞争理论、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扶植战略性优势产业。,7.3 战略性贸易政策,(1)市场上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为零;(2)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21、,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3)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7.3 战略性贸易政策,7.3.1 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古诺模型),1.古诺模型的假定,(假设A、B两个厂商都向第三国出口相同的产品,该国的市场容量Q=Q1+Q2,其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式中:代表厂商A的销售量;代表厂商B的销售量。厂商A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现在假定厂商A选择自己的产量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其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即 该式成为厂商A的反应函数。其含义是:厂商A在已知厂商B产量的情况下,确定能够给自
22、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同理可得厂商B的反应函数为,7.3 战略性贸易政策,2.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联立,可以解出以上结果就是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在第三国市场上通过博弈得到的均衡销售量,如图所示。,7.3 战略性贸易政策,2.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7.3 战略性贸易政策,7.3.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应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则强调,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某些部门的对外贸易更有利于本国企业的竞争,哪个国家支持了本国企业,哪个国家的企业就会占据竞争优势。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1)所选择的部门必须具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性质,能够发挥较大的外
23、部效应。(2)所选择的部门存在较大的租金(超额利润)规模,而现有厂商的数目却较少,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阻碍租金的耗散。(3)政府必须“精明”,能够准确掌握信息,精确地选择政策干预部门、形式和时机。(4)政府的干预必须是国际规则认可的“合法竞争”,不会引发外国对手大规模针锋相对的报复。,7.4 中心外围理论,7.4.1 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论点,(1)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2)中心外围体系的差异性。(3)中心外围体系的不平等性。,7.4 中心外围理论,7.4.2 中心外围理论的政策主张,为了实现工业化,普雷维什主张“外围”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他认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护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在出口替代阶段,为了鼓励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普雷维什主张“外围”国家的保护政策与“中心”国家的保护政策不同。“外围”国家的保护是为了发展本国工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心”国家的保护是对外围国家的歧视和遏制,不仅对“外围”国家不利,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它呼吁“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放宽贸易限制,减少对“外围”国家工业品的进口歧视,为“外围”国家的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提供平等机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