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练习(二).ppt
《课外文言文练习(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练习(二).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练习(二),一、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节选自晋书)【注释】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散吏:闲散的官员。瞻:即陶侃的儿子陶瞻。,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访少沉毅(少:年轻)B.命参
2、镇东军事(命:命令)C.寻以为扬烈将军(寻:随即,不久)D.访收斩之(收:收集,收纳)2.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B.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C.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D.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D,拘捕,捉捕,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侃在朋友周访的推荐下被任命为主簿,并与周访的女儿结为夫妻。B.周访在被推举为孝廉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但他都没有就任。C.因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相勾结,逮捕并杀了他。D.文中周访是一个慷慨仁义、淡泊名利、有
3、勇有谋的人。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2分)然后自己到元帝面前自首,元帝没有治他的罪。(2)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2分)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并打败了他。,A,【译文】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且懂得礼让,在行事方面为人果断,周济穷困的人,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做了县衙功曹,当时陶侃是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和他结为朋友,把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
4、令,(他)都不去就任。,【译文】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当时有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被处死,狱吏错误地扣留了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面前自首,元帝没有治他的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不久任命他做扬烈将军,讨伐华轶。,【译文】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周访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并打败了他。轶将周广烧城
5、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华轶将领周广用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二、吕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初在交州,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权闻之叹息,以让群臣曰:“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责安在?”于是加赐钱米布绢,岁有常限。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诤,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谈者美之。(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注:饷家:此指未给家中送过饷银。让:责备,责怪。褠(gu
6、):单衣。,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岁有常限(常:固定)B.谈者美之(美:赞美)C.所在可述(述:叙说)D.后遂荐拔(遂:于是,就)2.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B.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C.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D.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C,记述,D,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中的吕岱是一个廉洁奉公、心胸宽广、善于听取别人建议的人。B.孙权要求吕岱为国事操劳而不能照看家中的妻子和儿女,以至于生活清贫。C.吕岱深知徐原
7、能成大器,在他的荐举下徐原以优秀的才能被选拔为侍御史。D.徐原秉性忠直慷慨对于吕岱的过失总是直言不顾,即使在公众场合也是如此。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在交州,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吕岱)当初在交州任职时,多年没有给家中送过饷银,妻子儿女饥饿贫困。(2)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这就是我看重德渊的原因呀。,B,【译文】吕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吕岱清明守正,廉洁奉公,他所待过的地方都有关于他的记述。初在交州,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吕岱)当初在交州任职时,多年没有给家中送过饷银,妻子儿女饥饿贫困。权闻之叹息,以让群臣曰:“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责安在?”孙权
8、听说后叹息不止,因而责备群臣说:“吕岱出征,身处万里之外,为国家勤苦办事,家中如此困顿,而我未能及早知晓。你们身为我重用和信任的大臣,责任在哪?”,【译文】于是加赐钱米布绢,岁有常限。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数目。始,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褠,与共言论,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起初,吕岱与吴郡人徐原亲近友好,徐原慷慨且有才干志向,吕岱知道他能成大器,便赏与他头巾、单衣,与他谈论时事,后来便举荐选拔徐原,提拔为侍御史。原性忠壮,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诤,又公论之。徐原秉性忠直慷慨,喜欢直说,吕岱有时有过失,徐原就当即谏劝,又在众人面前公开议论这些事。,
9、【译文】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人们有时将这些情况告诉吕岱,吕岱赞叹地说:“这就是我看重德渊的原因呀。”及原死,岱哭之甚哀。等到徐原去世,吕岱哭得非常悲痛。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谈者美之。(吕岱)说:“徐原啊,我的好友,如今你不幸而去,我又从何处听人指出我的错误?”人们谈到这件事都赞美吕岱。,三、司马温公作相日,亲书榜稿揭于客位,曰:“访及诸君,若睹朝政阙遗,庶民疾苦,欲进忠言者,请以奏牍闻于朝廷,光得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取旨行之。若但以私书宠谕,终无所益。若光身有过失,欲赐规正,即以通封书简分付吏人,令传入,光得内自省讼,佩服改行。至于整会
10、官职差遣、理雪罪名,凡干身计,并请一面进状,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某再拜咨白。”乾道九年,公之曾孙伋出镇广州,道过赣,获观之。(节选自容斋随笔卷四温公客榜),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亲书榜稿揭于客位(亲:亲自)B.终无所益(益:益处、好处)C.欲赐规正(欲:想要)D.并请一面进状(一:一起)2.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B.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C.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D.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C,希望,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在为官时主要是以文治和自
11、己的德行来获取好评。B.在任期间,司马光曾鼓励百姓私下去他家拜访。C.司马光是一位称职的宰相,时常关心百姓的疾苦。D.他很希望百姓能够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为百姓办更多的实事。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光得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我能够和同僚们商议,选择可以施行的建议进呈给皇帝。(2)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如果是到我家私下拜访,请不要说到(这些事)。,B,【译文】司马温公作相日,亲书榜稿揭于客位,司马光当宰相的时候,亲自写了一段话贴在会见客人的地方,曰:“访及诸君,若睹朝政阙遗,庶民疾苦,欲进忠言者,请以奏牍闻于朝廷,说:“来访的各位,如果看到朝廷政事有失误遗漏,百姓疾苦
12、,想进谏忠言的人,请用书策上奏使朝廷听到,光得与同僚商议,择可行者进呈,取旨行之。我能够和同僚们商议,选择可以施行的建议进呈给皇帝,经皇帝批准再施行。若但以私书宠谕,终无所益。如果只是私下写信来称赞我,始终没有好处。,【译文】若光身有过失,欲赐规正,即以通封书简分付吏人,令传入,光得内自省讼,佩服改行。如果发现我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告诉我让我可以改正,就用全封书信写下来交给吏员,让(他们)传给我,让我能够用心考虑,认真改过。至于整会官职差遣、理雪罪名,凡干身计,并请一面进状,光得与朝省众官公议施行。至于处理官职的委派、平反罪名等,凡牵涉到本身的,都请一律送来状纸,让我能够和朝里众官一起商议施行。
13、若在私弟垂访,不请语及。如果是到我家私下拜访,请不要说到(这些事)。,【译文】某再拜咨白。”司马光敬作说明。乾道九年,公之曾孙伋出镇广州,道过赣,获观之。宋孝宗乾道九年,司马光的曾孙司马伋去广州做官,路过赣州,看到了这个榜文。,四、秀才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曾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
14、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识:标识)B.何利此数金乎(利:利益)C.俟他日来取(俟:等待)D.此其过人也远矣(过;超过)2.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B.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C.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D.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B,贪图,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岳捡到银子后,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里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B.由于丢银子的人对数目和
15、封存标识的回答全都符合,所以,何岳把银子还给了他。C.何岳听说那官员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把箱子交给了他。D.何岳在官员家教书,官员去京城时,把箱子寄存在何岳处。,C,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他)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二百多两银子,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银子寄存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秀才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他)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二百多两银子,不敢和
16、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那人)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译文】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那个人想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表示感谢,何岳说:“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银子全都可以归我个人所有,又怎么会贪图你给我的这些好处呢?”其人感谢而去。那个人感谢了他,然后离去。又曾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何岳曾经在当官的
17、人家教书,后来那个当官的人有事要去京城,在何岳处寄存了一个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当官的人)说:“等过些日子再来取回。”,【译文】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何岳听说那官员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情到南方来,并不是来取箱子。因托以寄去。(何岳)就把箱子交给那官员的侄子托他带回(给那位去京城的官员)。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何岳是一个穷秀才,他捡到银子就还给别人,短时期内不起贪心还可以勉励;银子寄存在他家多年,(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五、罗玘,字景鸣,南城人。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年四十
18、困诸生输粟入国学。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玘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玘仰对曰:“惟中秘书未读耳。”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成化末,领京闱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益肆力古文,每有作,或据高树,或闭坐一室,瞑目隐度,形容灰槁。自此文益奇,玘亦厚自负。宁王宸濠慕其名,遣使馈,玘避之深山。及叛,玘已病,驰书守臣约讨贼,事未举而卒。嘉靖初,赐谥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注:罗玘:明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闱:科举时代称试院。宸濠:朱宸濠,为初代宁王朱权的第四代继承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康王朱觐钧庶子。,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9、A.甚奇之,辟从事(奇:对感到惊奇)B.悉为断理(悉:全,都)C.玘固请不已(固:坚持)D.事未举而卒(举:举起)2.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B.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C.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D.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发起,D,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玘的才干表现在博学多才,喜好古文,又聪敏好学,博览群书。B.因为每次写作要么坐在大树上要么关门在屋中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他的文章变得很奇异。C.罗玘在去世后得到皇帝赐封的谥号“文肃”
20、。D.喜好追求奇特深奥的知识,直至四十岁还没有获得官爵。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中秘书未读耳。只有宫廷藏书没读过。(2)驰书守臣约讨贼。火速致信给守臣约定讨伐叛贼。,B,【译文】罗玘,字景鸣,南城人。罗玘,字景鸣,是南城人。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学识广博,喜好古文,追求奇特深奥的知识。四十岁时还困厄为生员,向朝廷缴纳粮米而得以进入国子监学习。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丘浚担任祭酒一职,提议南方人不能留在北京国子监。玘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罗玘坚持不停地请求入北京国子监读书,丘浚骂他说:“你认识几个字,就如此倔强!”,【译文】玘仰对曰:
21、“惟中秘书未读耳。”罗玘抬头回答说:“只有宫廷藏书没读过。”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丘浚暂且将他留下,改日测试他写文章的水平,看过他写的文章后非常惊异。成化末,领京闱乡试第一。成化末年,罗玘在京城范围内取得乡试第一名。明年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第二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予编修官职。益肆力古文,每有作,或据高树,或闭坐一室,瞑目隐度,形容灰槁。更加尽力学习古文,每次写作,有时攀坐在大树上,有时关门坐在屋中,闭目深思,形貌憔悴。,【译文】自此文益奇,玘亦厚自负。从此文章更加奇异,罗玘也深为自负。宁王宸濠慕其名,遣使馈,玘避之深山。宁王宸濠仰慕他的名声,派遣使者赠送礼物,罗玘逃避到深
22、山中。及叛,玘已病,驰书守臣约讨贼,事未举而卒。到朱宸濠叛乱时,罗玘已经生病,火速致信给朝廷守臣约定讨伐叛贼,事情还未发动就去世了。嘉靖初,赐谥文肃,学者称圭峰先生。嘉靖初年,(朝廷)赐予谥号文肃,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六、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节选自陆游筑书巢)注:觌(di):看。,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
23、误的一项是()A.俯仰四顾无非书者(看)B.乃引客就观之(引进,邀请)C.间有意欲起(动身)D.信乎,其似巢也(确实)2.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B.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C.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D.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C,站起,跃起,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语句是“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B、陆游酷爱读书,无论生病呻吟,还是感到悲伤忧愁之时。C、陆游常常在书巢,因此,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D、“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体现出陆游幽默的特点。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尝不
24、与书俱。都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2)此非吾所谓巢者耶!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C,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译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当枕头和垫子,我抬头低头四周看着,没有一处不是书的。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的时候,都不曾不与书在一起。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来相见,而且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都不知道。,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
25、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是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堆积着的干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鸟窝吗?”乃引客就观之。于是拉着客人靠近看(当时的情形)。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人刚开始也不能够进入屋子,已经进到屋中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这屋子确实是像鸟窝啊!”,七、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中服勤辞学科,擢为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解州。会盐池吏以赃败,坐失举劾,降监河中府税。后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承平日久,政宽法慢,用度渐侈,风俗渐薄,以致灾异。”因上四事:一曰知人,二曰严禁,三曰尚质,四曰节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外 文言文 练习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6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