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业题(上课).ppt
《诗歌作业题(上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作业题(上课).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作业题,1、(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月圆【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众星。(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分)(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分)答案示例: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撒江波,浮光跃金
2、;月照绮席,文采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答案示例:遥想故园松桂盛开,实写眼前的清辉;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夜坐韩偓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注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触怒权臣朱全忠
3、而被贬。格是:已是。,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仰视写远景用虚笔,后俯视写近景是实写,通过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夜景。B颈联使用副词和叠词来突出情感的表达,既写诗人感叹身体现状的不好,又指出自己隐逸的归宿。C尾句运用借代手法来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表明诗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的生活。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后两联融入身世之感,用语较为直白。15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6分),15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示例对自身
4、病痛的感伤: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只能借酒消愁,却又体弱多病;对官场失意的愤懑(不满):自己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原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隐士,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村 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原:原野,(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
5、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B尾联两句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思乡之情。C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D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15、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诗句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视听结合:第二联上下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运用拟人
6、的修辞手法:以“数峰无语”,突出数峰的宁静(或“静态美”)。,2.下面是某商店一段开业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语体与谦敬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新年快来了,值此新店乔迁之际,诚挚邀请您到贵店购物,特惠赠鲜花一束,更多优惠活动,等着您的关注。,20.“快来了”改为“将至”“乔迁”改为“搬迁”“贵店”改为“我店”“惠赠”改为“敬赠”“等着”改为“期待”,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谨向您惠赠我的个人资料,请您斧正。作为985工程大学的高足,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没有的,我真诚渴望,能为贵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
7、和热血。21世纪呼唤综合性的人才,我个性开朗活泼,兴趣广泛;思路开阔,办事沉稳;关心集体,责任心强;待人一团和气。如果能被录用,将是我的荣幸。,20“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个人资料是请别人看的,不宜用“斧正”。“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所没有的”用在求职信里显然不得体。“一团和气”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惠赠”改为“呈上”;“斧正”改为“过目”;“高足”改为“学生”;“所没有的”改为“所需要的”;“一团和气”改为“诚恳”。,21下面是某市学生寒假网络微课的自主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90个字。(6分),21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字。(分),3.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给老师的书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先生:您好!音问久疏,垂念已久,上周得先生所寄大作,拜读之余,唯叹文笔清丽、管见非凡。又闻先生家兄近日来沪参加学术会议,若他有空闲,学生愿拨冗拜访,邀其游沪,以尽地主之谊。学生近日习字有得,去信附上墨宝一副,烦请先生雅正。学生:年月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和仲蒙夜坐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
9、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分),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分)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2分)性格豪迈,而能安
10、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2分)乐于独处,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2分),4.仿照下面画线的语句,利用所给的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材料:眼力足笔力足脑力足深入浅出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武装头脑宣传政策体察民情聚民心抓本质长见识出成果下功夫筑同心党的宣传干部,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行稳致远、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眼力足,高瞻远瞩、体察民情,长见识、抓本质脑力足,深谋远虑、武装头脑,下功夫、出成果笔力足,深入浅出、宣传政策,筑同心、聚民心,阅读下面
11、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寄韩仲止戴复古何以涧泉号?取其清又清。天游一丘壑,孩视几公卿。杯举即时酒,诗留后世名。黄花秋意足,东望忆渊明。【注】韩溉,字仲止,自号涧泉,南宋诗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A.从所寄对象的自号入手,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明韩仲止是一个清高绝俗的人。B.“丘壑”即指自然,意思是说作者游于山林丘壑之间,自得其乐,突出了其隐者形象。C.“孩视几公卿”意思是把公卿看得如同孩童一样,写出韩仲止不慕荣华的高士形象。D.颈联赞美韩仲止既要享受现世的生活乐趣、又要留给后世不朽声名的精神追求。15尾联是如何表达思想情感的?与前面内容有什么关联?(6分),1
12、5尾联是如何表达思想情感的?与前面内容有什么关联?(6分)借景抒情或因花而产生联想,(1分,其他手法,只要合理即可给分)借“黄花秋意”暗喻高洁品质,自然引出爱菊之陶渊明,(2分)表达了对陶渊明式的韩仲止的敬仰之情。(1分)前面是韩仲止的生活态度和乐趣,这一联是对他精神品质的总结。(2分),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例如: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处不超过15个字)大前提:凡是亲生母亲都怕拉伤自己的孩子。小前提:甲(妇女)怕拉伤孩子。结论:所以甲(妇
13、女)是孩子的亲生母亲。,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有一个知县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女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其中甲妇女开始时还使劲,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了。而另一个乙妇女则拿出吃奶的劲,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
14、分的论证。例如: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处不超过15个字)大前提:凡是亲生母亲都怕拉伤自己的孩子。小前提:甲(妇女)怕拉伤孩子。结论:所以甲(妇女)是孩子的亲生母亲。,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大家都替他惋惜,问他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他说:“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儿都没有遗憾。”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起初他选择的是文学之路,但是毫无建树;于是改学油画,
15、但因不善构图、不会润色,又失败了。他的老师建议他改学化学,后来取得巨大成就。格林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他们坚持收集了很多传说后还是找不到两者确切的关系。后来一个朋友发现了这本文稿,以童话的形式出版,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人生之路,应该如何选择“行”与“止”呢?针对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想法或感受?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月22日作业,1.下面是某投稿人向编辑部寄送的信件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尊敬的编辑 您好。前些天向贵刊寄送一篇
16、稿子,不知是否见用。如蒙不弃,望来函告诉,鄙人即不再他投。要是有需改动之处,劳烦编辑指正批评,鄙人将尽力配合编辑要求,将书稿改改。,“前些天”改为“近日”(先前);“稿子”改为“拙作”;“告诉”改为“告知”;“要是”改为“如果”(若);“改改”改为“修改”。,2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小弟家中近来乔迁,事项繁杂,幸得张兄略尽绵薄之力,现已顺利搬至幸福小区三单元405号。为表感谢,小弟备下几杯美酒,诚邀张兄明晚拨冗拜访寒舍,请务必前来。,“乔迁”改为“搬迁”“略尽绵薄之力”改为“鼎力相助”“美酒”改为“薄酒”“拜访”改为“光临”“务必”改为“尽量”,阅读下面这
17、首唐诗,完成1415题。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渌水,楚妃古曲名;云山:指归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B诗中写琴歌效果和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C第五句写铜炉熏染,华烛闪烁生辉,扣合首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D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暗自潸然泪下。(2)这首诗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琴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作业题 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