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德国.ppt
《外国教育史德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德国.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战后德国的教育,一、1959年,联邦德国,四个时间段:,二、60年代70年代,三、80年代,四、统一后,1959年2月14日公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1、注重发展儿童天性,培养特长;2、保留中等学校三轨制体制。,一、法令:,二、特征:,1、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2、普及义务教育,重视国民基本教育;3、教育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4、过早的分科学习;5、采用升学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6、建立协调机构,实行以各联邦州为中心的松散联邦的联邦合作性管理体制;7、推行实科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职业指导。,三、评价,1、因材施教,有利于充分发挥儿童先天条件、特长和
2、兴趣等,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2、有利于保证国民的整体素质;3、三轨制教育模式适应了德国社会劳动分工对人才模式的需要,有利于联邦德国的发展;4、过早的分科学习,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国际的发展趋势上看也是不合理的;5、升学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一、法令:,1、1964年签订的汉堡协定学校制度改的的基础性文件;2、1969年联邦政府修改基本法扩大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权限;3、1970年出台教育结构计划针对教育机会不 均等问题;4、1970年的教育报告1970年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报告;5、1973年综合教育计划建立综合学校制度以取代三轨制学校;6、1974年通
3、过报告和建议关于培养教师的规定;7、1976年颁布高等学校总纲法联邦德国战后第一部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二、特征:,1、加强国民基本教育,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进行全日制教学;2、职业基础教育得到普及,推行“双元制”职业教育;3、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为目的,加强教育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联系;4、基础教育分流推迟到高中阶段,确保基础教育阶段民主化;5、综合学校制度取代三轨制,加强各轨间的渗透性,易于转学确保教育机会均等;6、提高教师选拔梯度,保证教师质量;7、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体系;8、学生凭平时表现升学,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三、评价:,1、民主主义基础教育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采用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教育史 德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