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概念.ppt
《民法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概念.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民法的概念,1、概念: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法的词源古罗马法中的jus civile(市民法)和jus gentium(万民法)法国民法典driot civil(市民法)日本学者翻译为“民法”清末大清民律草案 1929中华民国民法典3、民法的含义1)法律部门2)民法典3)民事法律规范4)民法学,1.2 民法的起源,大陆法系的渊源 罗马法编纂罗马城邦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使商品生产高度发达,和一批优秀的法学家的存在,导致罗马法成为“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立法”。6世纪 罗马帝国的法典编纂罗马法大全(又称国法大全、
2、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新律),罗马私法的体系,资本主义民法的产生,中世纪封建制度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导致私法的倒退近代资本主义民法的产生背景1、封建制的崩溃和资产阶级的兴起,要求人身独立、保护私有财产、经济自由2、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离 私法自治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民法典1)法国民法典(1804)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过失责任三大原则2)德国民法典(1896)创立“五编制”3)日本民法典(1898)拿来主义4)瑞士民法典(1907)民商合一,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大陆法系起源于罗马法,以民法典为中心(民法法系),制定法为法的主要渊源。德国民法典的极端理性化与瑞士民法典的概括抽象
3、化。大陆法国家判例的作用普通法系(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核心,不存在民法典。民法由财产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等构成。普通法国家的制定法的作用,我国民法的产生发展,1922年苏俄民法典(总则、物权、债、继承)中国的民事立法史1、古代民刑不分。商品经济不发达、中央集权、以礼代法2、近代民事立法: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1929年中华民国民法3、解放区和建国初期民事立法:婚姻法、土地法、废除伪法统4、新中国民法典起草过程:第一次 1954-1956;第二次 1962-1964;第三次 1979-1982;第四次 1998-2002.12.17(民法草案提交九届人大审议);第五次2007年物权法、200
4、9年侵权责任法为标志,1.3 民法的性质,1、民法是权利法 1)民法是权利宣言书,以保障民事权利为内容“权利和权力”2)民法是以权利为中心的规范体系 权利主体、行使权利的方式、权利的分类(物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权利的保护 3)民法以权利为本位“权利和义务”2、民法是私法 1)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利益说、意思说、主体说)2)划分公私法的意义:尊重意思自治,尊重私权、明确法律责任的性质3、民法是市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1)独立的主体经济人、市民阶级 2)所有权关系商品所有者 3)债权关系 商品交换,1.4 民法的调整对象,1.4民法的调整方法,1.5传统民法的体系-1,1.5传统民法的
5、体系-2,1.5.2我国现行民法的体系,1、民事基本法:民法通则2、民事主干法: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收养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道路交通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规范3、民事特别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4、商事特别法: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海商法等缺点:缺乏一部系统的基本法民法典,导致民法法律体系不够严谨、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民法和商法的关系也不明确。,1.5.2我国民法草案的体系,2002年底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草案共分九编,共有1209条。第一编 总则第二编 物权法第三编 合同法第四编 人格权法第五编 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法 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