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ppt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的涵义和作用,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产(委 监 罢 换 人 大 生托)督 免 届选 举(委 托)一府两院 监 督 罢 免 管理换 届 造 人民 社 会,福,课堂大讨论之一,我看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1、关注当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每人选择一个视角,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撰写发言提纲 2、分小组讨论3、各组向全班报告讨论情况(视角、共识、分岐)4、就若干问题展开全班讨论、争鸣。不在结论、定论,而在讨论、辩论,操练思维,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2、制度的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代议制的理论,二、列宁关于代议制理论的观点,三、代议制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代议制的理论,(一)对资产阶级议会制和选举制的批判,(二)怎样建设人民的代表机关,(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思想,(四)如何防止政权蜕变,(五)利用议会进行合法斗争,1.新的人民代议机构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而非“议会式”的“清谈馆”。,2.代议机构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直接受到选民监督的。,3.代议机构掌握一切社会生活事务的创议决定权。,(一)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肯定和批判,(二)对人民代议制的发展,列宁的基本观点,二列宁关于代议制理论的观点,1代表机构必须是按普遍
3、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并在充分保障竞选自由的条件下选举产生的。,2代表机关要“确实有力量和权力”,它“应当掌握全部的权力”,即“完整的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权力”,以“真正体现人民专制”。,3代表机关的代表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可以随时罢免撤换他们。,三、代议制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三)代表机关建设理论,(二)代表机关产生的理论,(一)我国代表制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代表大会的苏维埃政权组织。,抗战时期的“三三制”。,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人民代表大会制理论。,(一)我国代表制理论的历史演变,(三)代表机关建设理论,代表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是共产党在阐述人民代
4、表大会制度建设时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理论上一直坚持巴黎公社“议行合一”和列宁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原则,主张代表机关应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代表制度,(一)苏维埃政权时期,(二)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三)解放区人民政权时期,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初期的探索发展阶段,(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恢复走向发展阶段,(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受挫阶段,建国后,政权组织向人民代表大会过渡是通过
5、下述两种形式:在中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地方通过人民代表会议。,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法律。根据这些法律,产生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至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正式建立。,制定和起草了一些重要法律,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