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核医学诊疗的辐射问题(周会).ppt
《解读核医学诊疗的辐射问题(周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核医学诊疗的辐射问题(周会).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读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问题,核医学科 张汝森,内容,辐射知识简介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问题,辐射知识简介,日常生活和放射诊疗中的辐射;辐射生物学效应;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剂量限值。,辐射无处不在,辐射计量单位,辐射剂量当量的国际标准单位是希沃特(Sv),即每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射线能量,为1希沃特(Sv)。希沃特单位较大,通常用毫希沃特(mSv,uSv)代替,1Sv=1000mSv,1mSv=1000Sv.,辐射剂量测量仪器,李雯 医师,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中国年平均自然辐射剂量约2.4mSv,全球居民平均3.1mSv。,日常生活中的放射线,
2、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1希弗=1000毫希弗,2011 年ICRP 发表声明,改称组织反应(tissue reaction)。其特点是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小于100mGy 的照射,无论是单次急性照射还是慢性小剂量照射均不能引起组织反应。如急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和放射性皮肤损伤等。,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ICRP),辐射生物学效应,直接作用:射线作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大分子,产生电离或激发,或引起化学键断裂,造成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变,进而
3、导致正常功能和代谢作用的障碍。间接作用:射线作用于体内水分子,引起水分子活化,生成自由基并通过自由基又间接作用于生物大分子,造成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实践的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辐射防护措施,内照射防护:核医学工作使用的是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引起内照射损伤。内照射防护的关键是重在预防,尽一切可能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把放射性物质的年摄入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对象: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外照射防护:外照射的射线主要有X,射线。射线的外照射防护主要是考虑韧致辐射的影响,也要防止射线对皮肤表面和角膜的损伤。受照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
4、,与放射性活度成正比,与放射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辐射防护措施,对象: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和患者周围人群,剂量限值,职业照射:16-18岁实习人员年有效剂量当量 6mSv,眼晶体 50mSv,四肢、皮肤 150mSv;妊娠、哺乳期妇女剂量限值等同公众水平;未满16岁不得从事放射性工作;陪护人员:5mSv。,SPECT、PET/CT检查对医务人员辐射剂量小,安全,核医学诊疗中的辐射问题,近年来,随着核医学显像仪器(PET/CT、SPECT/CT)的发展、核素治疗的普及,核医学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核医学的辐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这些问题屡被提起,甚至部分医护人员对接受核医学诊疗的患者产生
5、恐惧心理,甚至采取抵制措施。,核医学诊疗是否安全?,患者进行核医学诊疗时接受了多少射线照射?,周围工作人员、陪护者和公众受到多少辐射?,正确、全面、直观了解核医学辐射至关重要 让数据说话!,我院核医学辐射安全介绍,一、核医学概况二、核医学与X线类受检者辐射剂量比较三、我院核医学科情况四、核医学诊疗对周围人群辐射影响、防护措施 五、宣传六、小结,一、核医学概况,1、核医学诊疗是现代医学的标志。2、美国有3亿人口,全国有7000个医院有核医学 科,每年核医学常规检查约2000万人次(全世 界约3500万人次/年)。3、中国有13亿人口,全国约有500多个医院设有核 医学科,每年常规检查约100万。
6、,中国与美国相比,单位人口接受核医学诊疗的人数比例相差近80倍。,韩国的放射性药品的用量大于中国,二、核医学与X线类检查的比较,(此表数据源自2007年ICRP 102号报告),患者受照辐射剂量,三、我院核医学科情况,我院核医学科1995年成立,现有医务人员12人,主要设备:双探头SPECT/CT。目前工作:SPECT/CT显像和核素治疗。医技楼投入使用:新开PET/CT、碘-131治疗甲癌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飞利浦Prexedence双探头SPECT/CT,四、核医学常规诊疗项目 对周围人群辐射影响,核医学科常规诊疗项目情况,常用放射性核素,1、SPECT的优势检查项目主要是全
7、身骨扫描(20mCi)、肾动态显像+GFR测定(3-5mCi)、甲状腺显像(5mCi)。全身骨显像注射剂量相对较高,但年检查人数仍最多!为什么?,全身骨显像,正常影像,简单,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显像,不易漏诊,早期骨转移首选的筛检方法,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版),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1).计算机断层(CT)检查: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协助进行临床分期33。对于肿瘤邻近组织和器官的侵犯及盆腔内转移性淋巴结肿大,CT的诊断敏感性与MRI相似。2).磁共振(MRI)扫描:MRI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包膜的完整性、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MRI还可以显示盆腔淋
8、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在临床分期上有较重要的作用34。但是MRI检查在鉴别前列腺癌及伴钙化的前列腺炎、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瘢痕、结核等病变时常无法明确诊断34。因此影像学检查TRUS、CT、MRI等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得组织学诊断。3).前列腺癌的核素检查(ECT):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ECT可比常规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35。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36(特别是在PSA20,GS评分7等),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准确的临床分期。,2、全身骨显像 注射剂量相对较高
9、,检查人数最多,且大部分为住院病人,我们就对全身骨显像受检者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影响进行分析。,全身骨显像注射显像药物后不同时间与不同距离实测的剂量当量率,资料来源:2016年2月10日我院3例(内一,3床;肺科,4床,食纵,1床),韦美珍 护师,全身骨扫描受检者注射核素(25mCi)后不同时间与不同距离实测的剂量当量率,(源自我院肿瘤科某病人的实测数据),江门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测量数据,全身骨扫描周围实测剂量当量率,(1mSv1000 uSv),中山三院核医学科测量数据,(1mSv1000 uSv),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周围人群接触1例受检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如下,分析,临床医生、护士 我科2016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核医学 诊疗 辐射 问题 周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