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ppt
《统计学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一、目的和要求 1、明确时间序列的概念、种类及其编制原则;2、掌握时间序列分析的水平指标、速度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3、掌握时间序列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并能对长期趋势进行测定。,二、教学重点 1、平均发展水平的涵义、计算方法;2、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3、长期趋势的测定和分析。,三、教学难点 1、各种时间序列计算平均水平指标、平均速度指标的区别;2、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区别;3、时间序列构成分析及长期趋势的测定和分析。,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时间序列概述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 第四节 时
2、间序列的趋势分析 第五节 时间序列的季节变动分析(略),第一节 时间序列分析概述一、时间序列的概念和作用(一)、概念:1、时间序列:将不同时间的某一统计指标数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统计序列,也称时间数列或动态数列。2、基本构成要素(从形式上看):一是时间顺序(现象所属的时间)。可以是年份、季度、月份或其他任何时间,称时间要素(常用t表示);二是不同时间的统计数据(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称数据要素(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表示)。,3、示例:,2001_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几个主要指标资料,二、时间序列的种类 按照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分类
3、,(一)、绝对数时间序列 1、定义:将一系列同类的统计绝对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统计序列。2、内容:现象各时期内的总量水平,或者各时点上的发展水平。3、分类:(1)时期序列:统计数据是时期指标(如上表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序列)。(2)时点数列:统计数据是时点指标(如上表中的年末人口数序列)。包括连续时点数列(登记时间详细到“天”)和间断时点数列,4、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比较,(二)、相对数时间序列 1、定义:将一系列同类的统计相对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时间序列。(如上表中的城镇人口比重序列)2、内容:事物之间对比关系的变化情况。3、举例:复习相对数的种类(计划完成、结构、比
4、较、比例、动态、强度),(三)、平均数时间序列 1、定义:将一系列同类的统计平均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时间序列。(如上表中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序列)2、内容:事物一般水平的变化过程的发展趋势。3、举例:平均工资,三、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四、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 编制时间序列的目的,是为了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一是指标分析法: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减速度、平均增减速度等。一是构成因素分析法:趋势(T)、季节性或季节变动(S)、周期性或循环波动(C)、随机性或不规则波动(I)。,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
5、标有: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一)发展水平1、概念:发展水平(Developing level):是时间序列中各项具体时间条件下的指标数值。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或时点上所达到的水平。发展水平是计算其它所有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用符号,2、种类按照所处位置不同与时间序列分析的需要不同可分为(1)三种位置的发展水平为计算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而定义的期初(最初)水平,最早出现的发展水平期末(最末)水平,最晚出现的发展水平期间(中间)水平,其余所有中间时间的发展水平(2)两种位置的发展水平为计算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而定义的基期水平,作为比较基
6、础时期的发展水平报告期水平,分析研究的那个时期的发展水平,(二)、平均发展水平 1、概念 现象各个发展水平的平均,又称序时平均数或者动态平均数。2、说明的内容 现象一定时间内发展变化所达到的一般水平。,3、与静态平均数的区别,4、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数列项数,每期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将一天看作一个时点,便有了连续时点和间断时点的区分)A、如果是连续时点数列(每天都取得资料,或逐日登记或指标值变动时才间隔登记),计算方法与时期数
7、列一样。计算公式:,或,B、如果是间断时点数列,计算方法为:两个假设条件:一是假设上期期末水平等于本期期初水平;二是假设现象在间隔期内数量变化是均匀的。、间隔期相等的时点数列,采用“首尾(首末)折半法”计算。先计算各间隔期的平均数;然后再将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例如:,时点的个数,、间隔期不相等的时点数列,采用“加权序时平均法”计算。先计算各间隔期的平均数;然后再以间隔期的长度为权数,对各个间隔期的平均水平再进行加权算术平均。例如:,(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A、计算公式:,B、计算步骤 计算分子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分母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将分子和分母的平
8、均发展水平相比,即可得到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二、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一)增长量 1、概念 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增长的绝对量,表示为: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2、说明的内容 发展的增长方向。指标值若为正,表示呈现(正增长)增长趋势,指标值若为负,表示呈现(负增长)下降趋势。,3、表现形式根据基期选择不同分为逐期增长量:报告期与前一期水平之差,反映逐期增长数量的大小,表示为:累计增长量:报告期与某一固定基期之差,反映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总的增长量,表示为: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上年同期水平(可以消除季节变动影响),4、二者关系(1)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2)相
9、邻两期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相邻两期的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二)平均增长量 1、概念 一段时期内平均每期增加或者减少的绝对数量。或者说是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2、计算公式,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 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 1、概念:发展速度(Speed of development):是现象在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用以表明现象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其基本计算公式为:,2、种类 因基期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年距发展速度。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关系:(1)
10、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2)相邻两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4、年距发展速度=本年本期发展水平/去年同期发展水平,二、增长速度1、概念:增长速度(Increase speed):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用以反映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的增长程度。其基本计算公式为:,2、种类由于选择的基期不同,增长速度也有环比和定基之分。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年距增长速度=年距发展速度-1,3、区别与联系,注意: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没有直接换算联系(它们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才行),当报告期水平与基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第八 时间 序列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