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优质课).ppt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优质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优质课).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思考1 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思考2 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的原理是什么?,根据蛋白质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和吸附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蛋白质。,思考3 高温灭菌和酒精灭菌分别利用蛋白质的何种作用,作用结果是什么被破坏?,变性、变性、空间结构,思考4 人们用鸡的红细胞提取DNA,用人 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原因是什么?,鸡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含有DNA,便于进行DNA的提取,人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简单,血红蛋白含量丰富便
2、于提取血红蛋白。,一、基础知识:,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凝胶:,一些微小多孔的球体(内含许多贯穿的通道,由多糖类构成如葡聚糖、琼脂糖,具多孔的凝胶就叫分子筛),2、概念:根据被分离物质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利用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的分子筛作用,来进行分离。,3、原理:当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移动速度(),而()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移动,路程(),移动速度(),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因此得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较长,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凝胶外部,较短,较快,大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
3、动快小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的内部,路程长,流动慢,1、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不引起溶液PH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缓冲溶液:,2、作用:能够抵制()的对溶液的()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外界的酸或碱,PH值,3、缓冲溶液的配制,通常由()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调节缓冲剂的()就可以制得()使用的缓冲液。,12,使用比例,在不同PH范围内,思考:说出人体血液中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思考:在血红蛋白整个实验室中用的缓冲液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使用的是磷酸缓冲液,目
4、的是利用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观察(红色)和材料的科学研究(活性),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正电荷或负电荷)、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2)影响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思考:蛋白质为什么带有电荷?,在一定的PH下,蛋白质可解离的基团会带上电荷,电泳:,影响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5、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1、原理:,聚丙稀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引发剂(过硫酸铵和催化剂(四甲基已二胺)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测定()通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2、常见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原理,SDS作用,为了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可以在凝胶中加入SDS,SDS所带
6、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电荷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应用,为了消除静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可以在凝胶中加入()。SDS能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由几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在SDS的作用下会解聚成单条肽链,因此测定的结果只是()。SDS能与各种蛋白质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静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SDS,单条肽链
7、的分子量,分子的大小,电泳检测PCR结果,二 实验操作,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1.样品处理,血液,血浆,水分,固体物质,血浆蛋白,无机盐磷脂葡萄糖等,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最多),血红蛋白(),两个a肽链,两个一肽链,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共四条肽链,90,目的:去除()方法:()离心(速度越高和时间越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将下层()的红细胞液体倒入(),每个肽链环绕(),此基团可携带()。血红蛋白因含有()而呈红色。本课题可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来分离血红蛋白。,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一分子
8、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血红素,(1)红细胞的洗涤,杂质蛋白,低速短时间,黄色血浆,暗红色,烧杯,再加入用()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洗涤低速离心(低速短时间),重复4、5步骤()次,直至上清液中已没有(),表明洗涤干净。利于后续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不可洗涤次数过少。,五倍体积,生理盐水,三,黄色,(2)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到()体积,再加40体积的()(溶解细胞膜),置于()上充分搅拌10分钟(加速细胞破裂),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内,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原血液,甲苯,磁力搅拌器,蒸
9、馏水,第1层(最上层):()甲苯层,第2层(中上层):()的沉淀层,()色薄层固体,第3层(中下层):()的水溶液层()的液体,第4层(最下层):其它杂质()的沉淀层,无色透明,脂溶性物质,白,血红蛋白,红色透明,暗红色,用滤纸过滤,除去脂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取()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中,pH为(),透析12小时,目的是()或用于更换样品中的()。透析袋一般用硝酸纤维素制成,又称玻璃纸。,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透析袋,磷酸缓冲液,7.0,缓冲液,(4)透析,1,2.凝胶色谱
10、制作,1)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取长40厘米,内径1.6厘米的玻璃管,两端需用砂纸磨平。,底塞的制作:打孔 挖出凹穴 安装移液管头部 覆盖尼龙网,再用100目尼龙纱包好。a、选择合适的的橡皮塞,中间打孔;b、在橡皮塞顶部切出锅底状的(),在0.5ml的()头部切下()长的一段,插入橡皮塞孔内,上部不得超过橡皮塞的凹穴底面。,凹穴,移液管,5cm,底塞中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不得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否则难以铺实尼龙网,还会导致液体残留,蛋白质分离不彻底。,c.剪尼龙网小圆片覆盖在()上,用()的尼龙纱将橡皮塞()包好,插到玻璃管一端。d、色谱柱下端用移液头部做(),连接一细的(),并用螺旋夹控制尼龙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红蛋白 提取 分离 优质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