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ppt
《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学检查病例分析,病例 患者女性,35岁。乏力、腹胀、消瘦半年。查体:贫血貌,肝于右肋下1cm,脾于左肋下5cm;Hb:90g/L,WBC:152109/L,分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PLT:400109/L,NAP积分降低。第1问:根据以上资料,诊断考虑为:,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溶血性贫血 C 淋巴瘤 D 类白血病反应 E 骨髓纤维化,参考答案:A 答案解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加,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可伴有血小板增多,脾大具有特征性,并有NAP积分减低。溶血性贫血一般仅表现为贫血,长期的慢性血管外溶血也可以伴有脾大,但此时往往有脾功能亢进,可伴有白
2、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淋巴瘤一般不会导致白细胞极度增高。类白血病反应所致的白细胞增高一般不会超过50109/L,且NAP积分明显增高。骨髓纤维化可以伴有白细胞的增加和明显的脾大,但外周血白细胞以成熟粒细胞为主,中晚幼粒细胞不超过20%,并可见有幼红细胞,泪滴状红细胞,且多数患者NAP积分增高。,第2问 若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粒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为主。为尽快明确诊断,应该行下列哪项检查:A 细胞化学染色 B 流式细胞术 C RT-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D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E 染色体核型分析,参考答案:D 答案解读:慢性
3、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病机制是第9和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导致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故慢粒的诊断最关键的是检测到t(9;22)(q34;q11)异常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对慢粒的诊断无帮助。RT-PCR技术灵敏度高,方便快捷,但由于其伴随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不能用于慢粒的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仅能检测到t(9;22)(q34;q11)异常染色体,同时还能发现是否伴随其他染色体异常,但其操作复杂,对标本要求高,耗时长,短期内不能得出结果。而FISH技术由于简单、方便,并能对间期细胞进行检测,目前已经成为诊断慢粒的首选方法。,贫 血,概念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
4、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比容(Hct)这三项指标来衡量病人是否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贫血:男性 HB120g/L,RBC4.01012/L,HCT0.37。女性 HB110g/L,RBC3.51012/L,HCT0.35。,贫血的诊断标准,贫血程度极重度:HB 30 g/L重度:HB 3060 g/L中度:HB 6090 g/L轻度:HB 90120 g/L(或110 g/L),外周血,为诊断贫血的最基本线索,应注意下列指标:1是否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2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5、: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情况。网织红细胞正常值:(0.5-1.5%)Ret降低:再障、纯红再障(急性再障可为0);Ret增加:溶血性贫血:可达5-20%,急性溶 血时甚至可 20%急性出血为5-15%。大出血后 贫血有效治疗后,贫血的诊断思路,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分析贫血分类:MCV(fl)MCH(pg)MCHC(g/L)正常细胞性 80-100 27-34 320-360大细胞性 100 34 320-360小细胞性 80 27 320-360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7 320,体征,除贫血本身体征外,对于贫血病人尚需注意下述体征:1黄疸:常见于急、慢性溶血性贫血,此外恶组后期也常见黄疸。2皮肤粘膜出
6、血倾向:常见于急性白血病、再障(尤其是急性再障)、恶组及出血性疾病。非血液系疾病流行性出血热常有明显出血倾向。3骨压痛,尤其是胸骨压痛:见于白血病、恶组、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转移癌。,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有缺铁的病因和表现;SFe12-14ng/ml(12ng/ml:储铁耗净;20ng/ml:储铁减少;非单纯性缺铁:60ng/ml)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外铁减少或消失;血清铁50ug/dl;总铁结合力360 ug/dl;转铁蛋白饱和度15%铁剂治疗有效,慢性病贫血:大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特点为:慢性感染性、炎症和肿瘤史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或
7、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升高,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下降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正常或升高,内铁减少(铁粒幼细胞减少);同位素59Fe测定:铁被利用于制造血红蛋白减少,铁进入血红蛋白时间延长;铁剂治疗无效。,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与溶血的原因、程度、缓急、发生部位有关 急性溶血 如输异型血。起病急骤,短期大量溶血可出现发热、腰背、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血红蛋白尿,黄疸,严重者出现心衰、肾衰。慢性溶血 起病缓慢 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临床: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增生象,以幼红细胞增生为主;Coombs试验阳性;近4个月
8、内无输血或特殊药物服用史。,巨幼细胞性贫血 诊断标准:临床上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和表现;大细胞性贫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5叶5%;见6叶);骨髓呈典型的巨型改变(巨幼红10%,粒、巨核系也有巨型改变),无其它病态造血表现。血清叶酸3ng/ml;红细胞叶酸100ng/ml;血清维生素B12100-140pg/ml。,MA,再生障碍性贫血 诊断标准为: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象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无肝脾肿大。能排除其它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PNH、MDS、急性造血停滞、骨纤、低白、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学 检查 病例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