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培训材料.ppt
《品德与生活课程培训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课程培训材料.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培训材料,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型的理解,1、从课程开发模式看2、从课程内容主体看3、从教和学的方法看,综合的依据:,1、从课改背景看2、从儿童生活看3、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看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看,综合的内容,1、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达到认知、情感、行为、能力同时发展2、将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生活、手工、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课程综合3、多重价值的综合,怎样综合的,1、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以总目标和分目标分述的方
2、式,呈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综合发展的要求,怎样综合的,2、以儿童生活的4个层面设计课程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表述。3、课程实施中,强调以一个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开展儿童自主性活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综合的意义,1、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提高关注知识的联系、整体认识和理解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有利于儿童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
3、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
4、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二)引导儿
5、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
6、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三、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二)课程结构框架,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康康熊)愉快、积极地生活(乐乐猴)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爱鸽)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创创鼠),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 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
7、康地发展打下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 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
8、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二、分目标(一)情感与态度 爱父母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积极向上。,(二)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浅显知识。,(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健康
9、、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这四个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之机械地割裂开来。,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四)教学活动(五)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一、教学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生活 课程 培训 材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