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压缩制冷循环.ppt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气压缩制冷循环.ppt(2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3.0 预备知识,在普通制冷温度范围内,蒸气压缩式制冷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冷方式,它属于液体蒸发制冷液体蒸发制冷的特征是: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蒸发时)产生的吸热效应,达到制冷目的液体蒸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是: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成为低压蒸气;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力成为高压蒸气;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从而完成循环。,上述四个过程中,是制冷剂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的过程;是制冷剂向高温热源排放热量的过程;是循环的能量补偿过程。能量补偿的方式有多种,所使用的补偿能量形式相应的也有所不同。如果该过程的能量补偿方式是用
2、压缩机对低压气体做功,使之因受压缩而提高压力,那么,这种制冷方式便称之为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在制冷系统中,我们将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的容器,称为蒸发器(evaporator),蒸发器是热交换设备,其作用是将蒸发器外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传递给蒸发器内制冷剂,制冷剂(在低温低压下)相变吸热而使被冷却对象的温度降低从蒸发器内源源不断地抽出制冷剂气体的装置称为制冷压缩机(refrigerant compressor),其作用之一是不断地将完成了吸热过程而汽化的制冷剂蒸气从蒸发器中抽吸出来,使蒸发器维持低压状态,便于蒸发吸热过程能继
3、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利用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一一对应这个原理,我们对制冷压缩机抽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给它一个能量,使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增压,从而提高制冷剂蒸气的温度,再送往冷凝器去冷凝 制冷压缩机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作用之二是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空气或水)转移的条件,冷凝器(Condenser)也是一个热交换设备,作用是利用环境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将来自制冷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值得一提的是,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气变为制冷剂液体的过程中,压
4、力是不变的仍为高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不能直接送入低温低压的蒸发器。我们将再一次利用饱和压力(saturation pressure)与饱和温度一一对应原理,降低制冷剂液体的压力,从而降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将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降压装置膨胀阀(又称节流阀,expansion valve,throttle valve),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再送入蒸发器吸热蒸发,从而完成了一个制冷循环。,Qo,Qk,W,Qo,Qk,压缩机,节流阀,冷凝器,蒸发器,W,Qo,Qk,Compressor,Expansion Valve,Condenser,Evaporator,W,高压、过热蒸气,低压、气液两相,
5、高压、饱和液体,低压、低温蒸气,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在压力 po、温度 to 下沸腾,to低于被冷物体的温度。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汽,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pk,然后送往冷凝器,在 pk 压力下等压冷凝成液体,同时,制冷剂放出冷凝热量,并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与冷凝压力pk相对应的冷凝温度tk,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或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时,压力从 pk 降到 po,少部分液体气化,极大部分剩余液体的温度降至 to,这部分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并从被冷却的物体中吸取它所需要的蒸发热。而气化的这部分蒸汽称为
6、闪发蒸汽,在它被压缩机吸入之前几乎不再起吸热作用,3.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分析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Ideal Single-Stage Cycle)的目的是运用热力学原理对制冷循环内在联系和外部影响,进行的理论分析,是制冷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理论基础。它对制冷循环的能量转换及转换后效率进行的理论分析,是制冷系统能否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据鉴于实际的制冷循环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循环过程,不便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将从简单但符合实际规律的理论制冷循环入手,用热力学理论对其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再修正复杂、多变的实际制冷循环,指导实际制冷循环的应用,
7、使之更有效、更安全地为我们服务。对制冷循环进行的热力计算,是制冷系统机器、设备设计和选型的理论依据,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1、理论制冷循环的假定条件,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Isentropic process),即压缩过程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冷凝、蒸发过程均为定压过程(Isobaric process),没有传热温差。即制冷剂的冷凝温度(Condensing temperature)等于环境介质(空气或水)温度;制冷剂的蒸发温度(Evaporating temperature)等于被冷却对象温度;且各温度均为定值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8、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除膨胀阀产生节流降压外,制冷剂在设备管道内的流动没有流动阻力损失(即没有压力降),同时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换节流过程为绝热的焓值不变过程(Isenthalpic process),2、理论制冷循环在温-熵图和压-焓图上的表示,压缩,节流,蒸发,冷凝,冷却,统称为“冷凝”,压缩过程Compression Process,节流过程Throttle Process,蒸发过程Evaporation Process,冷凝过程Condensation Process,点 1 表示制冷剂进入压缩机的状态它是对应于蒸发温度 to 下的饱和蒸气,该点位于等压线 po 与饱和蒸气
9、线的交点上 点 2 表示制冷剂出压缩机的状态,也是进冷凝器时的状态。过程线 12 表示制冷剂蒸气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s1=s2),由蒸发压力po 压缩到冷凝压力 pk,因此点 2 可由通过点 1 的等熵线和压力为 pk 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点 2 处于过热蒸气状态,注意在点 2 时的制冷剂温度比点 3 时的制冷剂温度高,此温度我们也称作压缩机排气温度(Discharge temperature),点 4 表示制冷剂出冷凝器的状态,它是与冷凝压力 pk 所对应的饱和液体,过程线 234 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内冷却(23)和冷凝(34)过程。由于整个冷凝过程的压力不变,因此,压力为 pk 的
10、等压线和饱和液体线的交点即为点4的状态 点 5 表示制冷剂出节流阀的状态,也就是进入蒸发器的状态。过程线45 表示制冷剂在通过节流阀时的节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由 pk 降到 po,温度也由 tk 降到 to,进入两相区。由于节流前后制冷剂的焓值不变,因此,由点 4 作等焓线与等压线 po 的交点即为点5 的状态。因节流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所以过程线 45 往往用虚线表示。可以看出,点 5 落入了两相区,意味着制冷剂从冷凝压力饱和液体状态经节流阀节流后有一部分成为闪发气体,过程线 51 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汽化(蒸发)过程。由于这一过程是在等温、等压下进行的,液体制冷剂吸取被冷却物
11、体的热量而不断汽化,所以制冷剂的状态沿等压线向干度增大的方向变化,直到全部变为饱和蒸气为止。这样,制冷剂的状态又重新回到进入压缩机前的状态,从而完成了一个理论制冷循环,tk、pk,to、po,s=常数,p=常数,h=常数,p=常数,3、理论循环中各设备的功、热变化,理论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流动过程可认为是稳定流动过程。即:制冷剂流过系统任何断面的质量不随时间改变;系统中任何位置上制冷剂的状态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改变;系统与外界的热量和功量传递不随时间改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忽略位能和动能变化,稳定流动过程的能量方程可表示为(参见工程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31),
12、式中:Q 单位时间内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kW;P 单位时间内外界加给系统的功率,kW;流出或流进该系统的稳定质量流量,kg/s;hout、hin 1kg制冷剂在系统出、进口处的比焓,kJ/kg。,该方程可以单独适用于制冷系统中的每一个设备。,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过程是一个等熵过程。因此,(32),带入式(3-1),有,在图中表示为1-2过程,为循环的压缩过程,故上式可写成,式中:Po 理论功率(Idea power),kW,表示制冷压缩机因压缩循环的制冷剂蒸气所消耗的功率 质量流量(Mass flow rate),kg/s,表示单位时间内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量 wo 理论比功(单
13、位压缩功,Compress work per mass),kJ/kg,表示制冷压缩机每输送 1kg 制冷剂蒸气所消耗的功。,热力学中,非自发过程的发生需要伴随能量的补偿理论制冷循环中,热量从被冷却对象通过制冷剂传递给环境介质空气或水,即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是非自发过程,因而需要制冷压缩机消耗功率 Po 才能够实现。压缩过程中,制冷剂状态变化如下:制冷剂蒸气从干饱和蒸气状态 1 过热蒸气状态 2制冷剂蒸气从低压 po 高压 pk制冷剂蒸气从低温 t1 高温 t2(依制冷剂不同而不同)压缩过程是一个等熵过程,冷凝器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的冷凝过程是一个定压放热过程,向外界放出热量 Qk,但与外界没
14、有功率交换。因此,(33),式中:Qk 冷凝热(Condenser heat),kW,表示单位时间内循环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负号仅表示放出热量,可省略)qk 单位冷凝热负荷,kJ/kg,表示1kg制冷剂蒸气冷凝为同等压力下的饱和液体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冷凝过程中,制冷剂状态变化如下:制冷剂蒸气从过热蒸气状态 2 饱和蒸气状态 3(冷却过程)饱和液状态 4(冷凝过程)制冷剂蒸气从高温 t2 冷凝温度 tk=t3=t4(一般为常温)冷凝过程定压且为高压 pk,膨胀阀膨胀阀中制冷剂液体的膨胀过程是一个绝热过程,与外界没有热交换,也不作功。因此,(34),上式可写成,式(34)表明节流前后
15、焓值不变,节流过程中,制冷剂状态变化如下:制冷剂液体从饱和液状态 4 湿蒸气状态 5制冷剂液体从高压 pk 低压 po制冷剂液体从冷凝温度 tk 蒸发温度 to节流过程绝热而且焓值不变,蒸发器制冷剂的蒸发过程是一个定压吸热过程,从外界吸收热量 Qo,与外界没有功率交换。因此,(35),式中:Qo 制冷量(Refrigerating capacity),kW,表示单位时间内循环的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从被冷却对象吸取的热量 qo 单位质量制冷量(Refrigerating capacity per weighing),kJ/kg,表示 1kg 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同等压力下的饱和气体在蒸发器中从被冷却对象
16、吸取的热量,它实际是制冷剂的气化潜热,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状态变化如下:制冷剂从湿蒸气状态 5 饱和蒸气状态 1蒸发过程定压且为低压 po蒸发过程定温且为低温 to=t5=t1,理论制冷循环的能量转换理论制冷循环的能量转换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有,(36),解释为: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冷凝热等于得到的冷量与消耗的功之和,理论制冷循环的经济性理论制冷循环中,制取的冷量与所消耗的功率之比称为制冷系数(Cofficient of performance),用o表示,(37),制冷系数越大,制冷循环经济性越好,投入少、产出多制冷系数的影响因素在后面进行分析,4、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性
17、能指标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理论比功冷凝器单位热负荷制冷系数等,单位制冷量1kg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从被冷却物体中吸取的热量称单位制冷量(Refrigerating capacity per unit of refrigerant mass)。用 qo表示从压焓图中可以看出,状态 5 的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在其中吸热气化至干饱和蒸气状态 1,在 51 蒸发过程中,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均保持不变单位制冷量可用制冷剂进、出蒸发器时的焓差表示,即,(38),单位制冷量与制冷剂的性质有关,与节流前后的温度(压力)有关,单位容积制冷量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算)所制取的冷量称单位容积制冷
18、量(Refrigerating capacity per unit of swept volume),用 qv表示,(39),式中:v1 吸气状态下制冷剂蒸气比体积(比容),m3/kg单位容积制冷量与制冷剂性质有关单位容积制冷量蒸发压力的影响很大,蒸发温度越低,制冷剂比体积值越大,单位容积制冷量越小,理论比功压缩机每压缩并输送1kg制冷剂所消耗的功称为理论比功(单位理论功,The work input to the compressor per unit of refrigerant mass)用 wo 表示。由于节流过程中制冷剂对外不作功,因此循环单位理论功与压缩机的单位理论功相等。它可用制
19、冷剂进、出压缩机时的比焓差表示,即,(310),单位理论功的大小不仅与制冷剂的性质有关,也与压缩机的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pk/po)的大小有关,冷凝器单位热负荷1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给冷却介质的热量称为冷凝器单位热负荷(The heat rejection during condensation per unit of refrigerant mass),用 qk 表示。用制冷剂进、出冷凝器时的比焓差表示,即,(311),可见冷凝负荷大小与制冷剂压缩后的状态点有关,包含有制冷剂的冷却过程和冷凝过程,制冷系数 它表示循环的制冷量与理论功之比,用 o 表示,即,(312
20、),制冷系数表明理论循环的经济性,在空调工程实际应用中往往用COP 和 EER(能效比)衡量系统的经济性,在温-熵图和压-焓图上单位制冷量、单位理论功和单位冷凝热可以用面积(温-熵图)和线段(压-焓图)表示,下图给出了用面积和线段表示的单位制冷量。,例3-1 某R22制冷理论循环,蒸发温度 to=5,冷凝温度tk=40,制冷量 Qo=50kW,试进行该循环的热力计算。,例3-2 比较R22制冷理论循环,蒸发温度 to=5,冷凝温度 tk1=40、tk2=38、tk3=36、tk4=34、tk5=32时制冷系数的变化量。,解 该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如图所示。根据R22热理性质表,查出处于饱和线
21、上各点的有关状态参数值:h3-1=249.686kJ/kg;h3-2=247.041kJ/kg h3-3=244.418kJ/kg;h3-4=241.814kJ/kg h3-5=239.230kJ/kg h2-1=432 kJ/kg;h2-2=430 kJ/kg;h2-3=428kJ/kg;h2-4=426 kJ/kg;h2-5=424 kJ/kg,结论:在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降低1,制冷系数将会增加5%左右(与运行工况有关),3.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需要修正的方面是制冷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不是等熵过程,且有摩擦损失热交换过程中,有气体过热、液体过冷现象存在。通常制冷压缩机的吸气
22、是过热蒸气,节流阀前的液体是过冷液体热交换过程中,存在着传热温差,被冷却对象温度高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环境介质温度低于制冷剂冷凝温度节流过程不完全是焓值不变的节流过程制冷剂在设备及管道内流动时,存在着流动阻力损失,且与外界有热量交换制冷系统中存在着不凝性气体,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低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过冷(Subcooling)。两者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Degree of subcooling)如压力为1atm(0.1MPa)时,水对应的饱和温度是100,而通常自来水温度只有20,自来水即为过冷液体,过冷度为80液体制冷剂节流后进入湿蒸气区(两相区),节流后制冷剂的干度越小,它在蒸发器中
23、气化时的吸热量(即制冷量)越大,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节流后的点越接近饱和液体线,制冷量越大。在一定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采用使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方法可以达到减少节流后干度的目的,1、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理论制冷循环中,我们认为冷凝完毕的制冷剂液体正好是饱和液(Saturated liquid),忽略制冷剂流动时的热交换,制冷剂到达节流阀前仍为饱和液状态。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器进入节流阀之前往往具有一定的过冷度。,液体过冷的原因冷凝器中冷凝面积的选择往往大于设计所需的冷凝面积冷凝器选择条件是根据最热天气,最高的环境介质温度。而在使用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内冷凝器是在低于上述条
24、件的情况下工作,从而使冷凝面积过剩,为制冷剂过冷创造了条件在设计过程中,人为设计一些过冷度。在通常情况下,过冷度的大小取决于冷凝系统的设计和制冷剂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差。假定冷凝器出水温度比冷凝温度低5,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升为8,因而冷却水的进口温度比冷凝温度低13,这就足以使制冷剂出口温度达到一定的过冷度。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如果冷凝后的液体不立即从冷凝器的底部排出,而是积存在冷凝器内部,这部分液体将继续把热量传给管内的冷却水和周围环境,排出时便可获得一定的过冷度在制冷系统中设置了过冷器,如用空气冷却后的高压制冷剂经过井水再次冷却,制冷剂就得到了过冷制冷系统中设置了回热器(详见回热循环),
25、具有液体过冷的循环12341表示理论循环12341表示过冷循环,对过冷循环而言,单位制冷量,(313),(314),(315),与无过冷的循环12341相比,过冷循环的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为,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式中:c 液体平均比热容;t 过冷度。,单位制冷量增加的百分数取决于制冷剂的蒸发潜热和液体的比热对于氨(R717),因为它的蒸发潜热很大,故每过冷1,单位制冷量增加的百分数是很小的,在考核工况下大约为0.4%对R502制冷剂而言,大约增加1.1%,对丙烷而言,大约增加0.9%。,由于单位制冷量的增加,对给定的制冷量,过冷循环所需要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将小于理论循环的质量流量。考虑到两个循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蒸气 压缩 制冷 循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