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U基础工程讲稿71.ppt
《CSU基础工程讲稿7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U基础工程讲稿71.ppt(1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6 章 桩 基 础Chapter 6 Pile Foundation,第1节 概述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第3节 竖向荷载下的单桩第4节 横向荷载下的单桩第5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第6节 桩基础的荷载传递第7节 群桩基础内力和位移计算分析第8节 群桩作用和桩基的竖向承载力第9节 桩基础设计,基础的类型,第6章 桩基础Chapter 6 Pile Foundation,基 础 面 积 加 大,基 础 加 深,第1节 概 述,当场地浅层土质不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不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方案,而桩基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深基础。深基础与浅基础的区别:
2、深度(相对于支撑面积);侧摩阻力(由于非基坑开挖所致);施工方法(非基坑方法),概念桩土层中/垂直或微倾杆件/荷载传递到侧壁深部的基础单桩独立的单一的一根桩,群桩中性能不受相邻桩影响的一根桩基桩群桩中相互影响的一根桩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基础。承台把桩联结起来并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基桩传递到桩侧和桩底的地基中,第1节 概 述,优越性承载力高沉降小而均匀用料较省机械化程度高广泛适用于各类地层条件,第1节 概 述,应用范围(1)软弱特殊土上的永久建筑物,不允许过大沉降和沉降差;(2)高重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需要;(3)桥梁、烟囱、输电塔等,承受较大水平和上拔力;(4)
3、精密或大型设备,需要减小基础振动对结构的影响;(5)地震区,桩基作为结构抗震措施或穿越可液化地基;(6)水上基础,当施工水位较高或河床冲刷较大,采用浅基础施工困难或不能保证基础安全。,第1节 概 述,1 按桩身材料分类,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桩的材料分类,木桩,混凝土桩,钢桩,组合桩,预制混凝土桩,现场灌注桩混凝土桩,一、桩的分类,2 按桩承载性能(土对桩的支撑特点)分类(1)摩擦桩 Shaft friction(2)端承桩 End bearing(3)摩擦端承桩(4)端承摩擦桩,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3 按成桩(地点)方式分类,(VEDIO
4、1),(VEDIO2),(1).非挤土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2).部分挤土桩:冲击成孔、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混凝土管桩、H型钢桩、敞口钢管桩等(3).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打入、静压实心预制桩、闭口钢管桩,4、按设置效应(成桩方式对土层的影响)分类,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5、按设置方向分类,(1)竖直桩vertical piles(2)斜 桩 raking piles,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6、按承台底面位置分类,(1).小桩d250mm(2).中等直径桩 250mmd800mm(3).大直径桩d800mm,7、按桩径大小分类,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二、各
5、类桩的主要特点1.振动、噪声-锤击或振桩、沉管灌注桩钻孔桩静压桩2.挤土效应_钢筋混凝土桩、沉管灌注桩钻孔挖孔灌注桩3.沉桩能力_钻孔灌注桩钢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4.施工应力_ 预制桩的配筋灌注桩5.质量稳定性_预制桩的接头的薄弱环节,沉桩的挤土效应可使先打设的桩被抬起,如果接桩不牢固,会使上下两节桩脱开。沉管灌注桩的挤土效应也可能使混凝土桩被剪断,对策是采取“跳打”,第2节 桩的分类及构造,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单桩承载力,上部结构荷载,桩顶荷载,桩顶荷载Q H M,承台,地基,桩顶轴向位移,传递方程,桩顶位移,侧摩阻力,桩底土变形,桩身轴向弹性变形,=,+,桩顶轴向荷载
6、Q,桩身位移,桩端阻力,桩身材料强度土对桩的支撑,+,边界条件,桩身弯矩剪力M Q,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书中第四节),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影响因素桩的轴向刚度系数变形桩侧负摩阻力单桩承载力确定方法(第四节),机理,承载力,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T,桩基础上承受的荷载的种类,一般而言,上部结构由承台传给基桩的荷载分为:(1)竖向荷载(Q、T)(2)横向荷载(H、M),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横向荷载(H、M)下桩的内力与变位分析,主要涉及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将在第5节讲述,+,H,M,Q,=,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和端阻力
7、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关系荷载传递基本方程,主要内容,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影响因素,桩的轴向刚度系数,桩侧负摩阻力,桩的抗拔力,1 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桩身轴力 截面位移 轴向荷载向下传递 桩侧摩阻力 传递到下部轴力减小 桩底 底土层压缩变形 两部分压缩变形 构成桩顶轴向位移,一 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单桩轴向荷载的传递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关系荷载传递基本方程,nh,P,FX,FX,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elasticplastique,elasticplastique,elasticplastique,elasticplastique
8、,elasticplastique,elasticplastique,h1,limitedplastique,elasticplastique,elasticplastique,plastique,plastique,end pointlastique,h1=h,h1,y0,P,P0,P1,P2,P3,h1=0,h1=h,土对单桩轴向荷载支撑,桩侧摩阻力QsuSide friction,桩端阻力QpuToe bearing,摩擦力fFriction force,粘聚力cCohesion,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0,15.0,26.7,43.7,60.1,Q(kN),D(m),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
9、,2 桩身轴力与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桩顶荷载 桩身压缩变形 桩土界面相对位移 产生摩阻力 桩身截面的轴向力随深度逐渐减小 传至桩底截面的轴向力与桩底支承反力(即桩端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3 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关系 桩身上部土层的摩阻力先于下部土层发挥出来,桩侧阻力先于桩端阻力发挥出来.桩底土层压缩变形 桩端位移 加大桩侧摩阻力,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4 荷载传递基本方程,任一深度z桩身截面的荷载为,竖向位移为,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侧摩阻力是桩侧与桩周土相对位移的函数,可用曲线OCD表示,常简化为折线OAB。一旦桩土界面相对滑移超过某一极限值,侧摩
10、阻力保持极限值不变,桩端阻力发挥效应,由于桩端持力层的大量压缩和塑性变形,位移增加速度显著增大,直至桩端阻力达到极限,位移增大至破坏。此时,桩达到其极限承载力。,二 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影响因素,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截面位移,桩侧摩阻力,O,C,D,A,B,由此可见,桩侧和桩端阻力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桩土相对位移,即桩侧和桩端阻力是桩土相对位移的某种函数,这种特定的函数关系,通常称之为荷载传递函数。实际的荷载传递函数比较复杂,与土层性质、埋深、桩径等有关,一般需要对其进行简化。荷载传递函数主要的特征参数是极限摩阻力和对应的极限位移。,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侧摩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对位移小
11、一般认为粘性土中为46mm,砂性土中为610mm,1 桩侧极限摩阻力与对应的桩侧极限位移,2 桩端阻力与对应的桩端极限位移 桩底阻力充分发挥-位移值大 在粘性土中约为桩底直径的25,在砂性土中约为810,对于钻孔桩,由于孔底沉渣压缩的影响,发挥端阻极限值所需位移更大。,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3.桩侧、桩端阻力的荷载分担比与桩的分类 桩侧、桩端阻力的荷载分担情况,除了与桩侧、桩端土的性质有关以外,还与桩土相对刚度、长径比l/d有关。按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和分担荷载比,将桩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两大类和四个亚类。,(1)Nb随长径比l/d增大而减小,桩身下部侧阻的发挥
12、相应降低(2)桩端土与桩侧土相对刚度Rbs(Rbs定义为桩端土与桩侧土的压缩模量或变形模量之比)的增大而增大(3)桩与桩侧土的相对刚度大,桩端阻力大(4)对扩底桩,增大扩底直径与桩身直径之比D/d,桩端分担的荷载可以提高,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4、桩侧、桩端阻力的荷载分担比影响因素,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三 桩的轴向刚度系数(Axial stiffness of pile),s0=se+sb,桩顶轴向位移 S0,桩身弹性压缩变形se桩底处地基土的沉降sb,桩土界面导致侧摩阻力扩散,在桩底处的扩散面积为A0,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A0,Ap,Q,C0=m0h为竖向地基抗力系数,按m法取值,对端承
13、桩A0=A,l0,l,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0=m0hm0桩底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取m0=m;h桩的入土深度(m),h小于10m时,按10m计算。,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负摩阻力的概念 负摩阻力的分布特性 负摩阻力的确定 减小负摩阻力的工程措施,四、桩侧负摩阻力Negative Skin Friction,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负摩阻力,就是当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支承在坚硬土层上,当软弱土层因某种原因发生地面沉降时,桩周围土体相对桩身产生向下位移,这样使桩身承受向下作用的摩擦力,软弱土层的土体通过作用在桩侧的向下的摩擦力而悬挂在桩身上;这部分作用于
14、桩身的向下摩擦力,称为负摩阻力。,1.负摩阻力的概念与原因,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周土沉降速率或沉降量大于桩下沉速率或沉降量,桩侧土体对桩产生与桩的位移方向一致的摩擦力。1)桩侧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层产生固结下沉;2)桩侧附近大面积堆载使桩侧土层压缩;3)桩侧有较厚的欠固结土层或新填土,因固结产生下沉;4)饱和软土中打入桩群,产生超孔隙水压力,随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因固结引起桩侧土体下沉;5)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或可液化土层内的桩,因重新固结原因引起下沉。,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2.负摩阻力的分布特性,中性点 在深度ln以上,桩受负摩阻力作用;在ln深度以下,桩受正摩阻力。在ln处,既无负摩阻力
15、也无正摩阻力,该点为中性点。中性点截面处桩身轴力最大,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侧下沉量可能在某一深度处与桩身的位移量相等。在此深度以上桩侧土下沉大于桩的位移,桩身受到向下作用的负摩阻力;在此深度以下,桩的位移大于桩侧土的下沉,桩身受到向上作用的正摩阻力。正、负摩阻力变换处的位置,即称中性点。中性点位置取决于桩与桩侧土的相对位移,与作用荷载和桩周土性质有关。精确计算出中性点位置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可按经验值确定。,3.中性点及其位置的确定,影响中性点深度ln的主要因素:1)桩端持力层的刚度越大,则ln愈大;2)桩周土层的变形性质和应力历史;3)当负摩阻力系由沉桩后外部条件变
16、化所致,则条件变化幅度和范围愈大,ln愈大;4)桩的长径比愈小、截面刚度愈大,则ln愈大;5)在桩承受荷载过程中,随承受荷载及沉降的增加,ln逐渐变小。,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负摩擦力大小的确定关键在于确定中性面,计算按模型假设和常规的侧阻力计算一样,国内、外规范一般只提有效应力法(a)总应力法法(b)有效应力法法,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4.单桩负摩阻力的计算,4.单桩负摩阻力的计算,当降低地下水位时,位于降水后地下水位以下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压力:,当降低地下水位时,位于降水后地下水位以上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压力:,当地面作用满布均布荷载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推荐采用
17、有效应力法计算单桩负摩阻力标准值:,桩侧总的负摩阻力Qn为:,软土或中等强度粘土可按下式估算负摩阻力标准值,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砂类土也可按下式估算负摩阻力标准值:,4.消减负摩阻力的工程措施 原则:,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桩土截面位移,桩侧摩阻力,O,C,D,A,B,(1)桩侧涂层法:在可能产生负摩阻力范围的桩段,桩侧涂沥青等降低土与桩身摩擦。,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什么地方错了?,(2)预钻孔法:在桩位预钻孔,然后桩插入,在桩周围灌入膨润土混合浆,一般适用于黏性土地层(3)双重套管法:在桩外侧设置套管,用套管承受负摩阻力的方法(4)设置消减负摩阻桩群,第3节 单桩轴
18、向荷载,(5)地基处理:对于松散填土、欠固结土层,采用预固结法、强夯法等使土层密实、充分固结;对于湿陷性黄土采用浸水、强夯方法消除湿陷(6)其他方法:在饱和软土地区,选择非挤土桩或部分挤土桩,对挤土型桩,适当增加桩距,选择合理的打桩流程,控制沉桩速率及打桩根数,打桩后休止一段时间后再施工基础及上部结构;对于周边有大面积抽吸地下水或降水情况时,在桩群周围采取回灌等方法来达到消减或避免负摩阻力的产生,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作用:当地下结构的重量小于所受浮力(地下车库、水池放空时),或高耸结构(输电塔等)受到较大的倾覆弯矩时,需要设置抗拔桩基础。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确定:可通过现场单桩上拔载荷试验确定
19、,单桩上拔静载荷试验方法与抗压静载荷试验方法相似。如无当地经验时,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计算。,五 桩基的抗拔承载力计算,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第3节 单桩轴向荷载,单桩或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抗拔系数,砂土0.500.70,粘性土、粉土0.70.8。,按材料强度确定 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法确定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按静力触探法确定 按经验公式法确定 按动力试桩法确定(略)桩的抗拔承载力(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书中第八节),五 单桩承载力确定方法,桩的承载力取决于桩身材料的强度和土对桩的支撑,对于摩擦型
20、桩,桩端持力层地基反力系数ks值很小,23直线段近似于竖直线,一般属整体破坏,Qs曲线在点2处不出现明显拐点;对于端承型桩,桩端阻力占承载力的比例较大,ks值较大,一般属刺入破坏,Qs曲线陡降;,单桩的破坏模式,对于端承桩和桩身有缺陷的桩,在土阻力尚未充分发挥情况下,出现桩身材料破坏,Qs曲线也呈陡降型。,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按材料强度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将桩视为一轴向受压构件,混凝土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公式:式中: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混凝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纵向受力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桩身横截面面积;纵向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
21、定,(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b)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静载荷试验(Static load test)试验设备(Test device)反力设备、加载设备和记录终止加荷条件(Condition for stop to load)极限承载力的确定(Determina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国外广泛采用基于土力学原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公式 Pu Psu Ppu(GApl)G桩的重力;Apl与桩同体积土重,当=Apl时:Pu Psu Ppu Psu与Ppu的计算,国外学者提出了计算公
22、式,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静力触探与桩打入土中的过程基本相似,可把静力触探视为小尺寸打入桩模拟试验。建筑桩基规范提出,当按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uk时,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Puk qcAp Uli i fsi 粘性土和粉土 i 10.04(fsi)-0.55 砂性土 i 5.05(fsi)-0.45各符号的含义见P.273,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一般预制桩及中小直径灌注桩 对预制桩和直径d800mm的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uk可按下式计算:大直径灌注桩 大直径桩的侧阻及端阻要考虑尺寸效应 各符号的含义见P.273。对于混凝土护壁
23、的大直径挖孔桩,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时,其设计桩径取护壁外直径。,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1)荷载效应基本组合,(2)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单桩承载力检算,N-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建筑桩基规范要求 正在修订中,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是表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值。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N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采用,不同桩型不同的允许承载力P的计
24、算公式,第4节 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单桩承载力,上部结构荷载,桩顶荷载,桩顶荷载Q H M,承台,地基,桩顶轴向位移,传递方程,桩顶位移,侧摩阻力,桩底土变形,桩身轴向弹性变形,=,+,桩顶轴向荷载Q,桩身位移,桩端阻力,桩身材料强度土对桩的支撑,+,边界条件,桩身弯矩剪力M(z),Q(z),第5节 横向荷载下的单桩(单排桩),土抗力,在力学图示下,求解Z处的XZ,Z,MZ和QZ,H,M,第5节 横向荷载下的单桩(单排桩),x,z,H,M,第5节 横向荷载下的单桩(单排桩),基本概念,m法计算桩的内力和位移,基本概念 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 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 桩的计算宽度 刚性桩与弹性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SU 基础 工程 讲稿 71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