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溶液形成理论.ppt
《药物溶液形成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溶液形成理论.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第一节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一、药用溶剂的种类(水、非水)二、药用溶剂的性质(一)介电常数(极性)表9-1介电常数表示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水的介电常数最大为80,将电解质加入后其离子间引力降低到原来的1/80。(二)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表示极性大小越大极性越大,两种组分越接近越易互溶.,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一)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solubility)系指一定温度(气体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
2、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药典规定七个名词: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不溶,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第九章
3、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二)药物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药物特性溶解度及测定方法 药物特性溶解度(intrinsic solubility)指药物不含杂质、在溶剂中不解离或缔合、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浓度。新药首先要测定的物理参数。根据相溶原理图来测定 测定中完全排除解离和溶剂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测定的多为平衡溶解度或表观溶解度。,A,B,C,S,药物:溶剂(mg/ml)数份不同程度过饱和溶液,恒温持续振荡达平衡,离心过滤,取上清液适当稀释,测定药物在饱和溶液中的浓度。以测得药物溶液浓度为纵坐标,以药物质量-溶剂体积比率为横坐标作图。A:药物发生
4、解离或有杂质或与溶剂复合或增溶;B:药物无解离纯度高;C:抑制溶解的同离子效应,特性溶解S。,0,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第二节 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 一、药物的溶解度(二)药物溶解度的测定方法2、药物平衡溶解度测定方法 药物配成不饱和到饱和数份溶液,恒温振荡过滤测浓度,实测浓度纵坐标,配制浓度横坐标作图,转折点A即为该药物平衡溶解度,A,S,S。,0,C,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第二节 一、药物的溶解度(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1、溶剂的影响:相似相溶。氢键、亲水基团 2、溶剂化与水合作用:阳离子水合作用强,离子水合数目随离子半径增大而降低 3、多晶型:晶型不同晶
5、格能不同 溶解度:无定形结晶型 有机物 无水物水合物(溶剂进入晶格),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药物的溶解度(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4、粒子大小的影响:可溶性药影响不大,难溶性:2000nm无影响 0.1-100nm 粒径减少而增加5、温度 一般随温度升高溶解度 加大6、pH 值与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存在溶解度降低7、混合溶剂影响 潜溶(cosolvency),第九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药物的溶解度(三)影响药物溶解度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8、添加物(1)助溶剂:助溶(hydrotropy)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溶液 形成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8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