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康复.ppt
《脑血管意外康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意外康复.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血管意外康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李建华,前言,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标准,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如不能做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治
2、疗措施的证据水平,A 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样本量足够大的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B 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 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D 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诊断措施的证据水平,A 级:采用了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多个或一个样本量足够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B 级: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的至少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较高质量)C 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D 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脑卒中康复的管理,脑卒中康复的管理涉及多学科、多
3、部门的合作,包括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和脑卒中的康复流程“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二级康复”是指患者在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进行的康复治疗“三级康复”是指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方式,强调早期康复治疗卒中单元模式包括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综合卒中单元、卒中康复单元(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等。系统评价已证实,卒中单元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卒
4、中后康复治疗机构,所有需要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都应进入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卒中单元(综合卒中单元或卒中康复单元)进行正规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急救中心可以选择建立急性卒中单元,大型综合医院或大型康复中心应该选择建立综合卒中单元,基层医院和中小型康复中心选择建立卒中康复单元(级推荐)。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在社区内进行康复治疗同样具有康复疗效(级推荐,A级证据)。要充分考虑患者和看护者的愿望和要求,在专业机构康复治疗结束之后,与患者居住地的对口康复机构衔接,实现三级康复的系统服务,使患者享有终身康复(级推荐,A级证据)。,脑卒中的三级康复,脑卒中的一级康复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功能评价:功能障碍评价:交流
5、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感觉功能和情绪;个人能力评价: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环境支持度评价:家庭、看护者和社区的支持度。一级康复多在发病后14天以内开始。此阶段多为卧床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如果患者能够痊愈,或者出院后只需康复指导即可在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训练,就可以直接出院回家。如果患者日常生活大部分需要他人帮助,或者出院后得不到康复指导或社区康复训练,建议患者转移至康复医学科或专门的康复中心继续进行康复。,脑卒中的二级康复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
6、二级康复一般在康复中心和综合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患者转入康复中心和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后,首先由康复医生采集病史,对患者进行全身查体和功能评价,在运动、感觉、交流、认知、ADL及社会支持度等方面进行筛查。根据患者的筛查结果,决定康复小组的成员。康复小组成员应当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分别对患者进一步检查,确定其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小组召开评定会,综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开始实施治疗。此阶段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坐位平衡、移乘、站立、重心转移、跨步、进食、更衣、排泄等以及全身协调性训练、立位平衡、实用步行、手杖使用及上下楼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如果效果不
7、好,需要查找无效原因,以便决定下一步措施。如果患者治疗有效且为进入社区康复做好了准备,就可以进入社区进行康复。如果不能回归社区生活,建议继续住院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三级康复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康复后,如果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就可以考虑让患者出院。康复医生应当准备一份患者诊治经过的总结,明确出院后的康复治疗计划。社区康复医生在二级康复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居住环境制定康复计划并负责实施训练。如果患者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如果患者功能仍有改善的空间,建议重新评价患者的功能,制订新的康复计划并继续康复治疗。,脑卒中的
8、评定和检查,各级医疗机构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完整的脑卒中三级康复网络,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首先收入卒中单元进行治疗,再经过康复医学科或康复中心,以及社区康复,接受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建议在发病后起初24小时内应用NIHSS评价脑卒中的严重情况(级推荐,A级证据)。建议应用有效的、标准的筛选工具,并由有经验的临床人员对患者总体情况、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障碍等进行筛选,根据结果来判断可能的疗效,决定护理级别,制订治疗方案,并将评价结果和预期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级推荐,C级证据)。,一、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康复治疗开始时间,脑卒中患者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
9、在病情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评价和康复护理措施,以期获得最佳的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级推荐)。在一项对969例患者进行观察的队列研究中,Maulden等发现,脑卒中发病后开始康复得越早,功能恢复越好。这种现象在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表现非常显著,而中度功能障碍的患者次之。中度障碍的患者开始康复越早,在康复中心的住院时间越短14。另一项在意大利进行的大型队列研究中,Musicco等发现,脑卒中后7天内开始康复的患者,其远期预后比15天后开始康复者好15。Bernhardt等也证明了早期康复的有效性16。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提示,在脑卒中后2周内开始康复,可以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4。,康复治疗强度
10、,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介入康复治疗(级推荐)。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强度要考虑到患者的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级推荐,B级证据)。两项Meta分析认为较大的强度对良好的预后影响不大。Lanhorne等认为,接受较大强度的物理治疗可以使死亡或病情恶化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能增加痊愈率11。Karges等关于训练时间、频率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多接受训练治疗或许是有益的,尤其是在提高ADL方面更明显17。Kwakkel等将101例伴有上肢和下肢损害的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随机分配成3组(上肢重点训练组,下肢重点训练组,上、
11、下肢共同训练组),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1次,每周5天,共20周。到第20周,下肢重点训练组在ADL、行走和敏捷度方面改善明显,然而上肢重点训练组只是敏捷度改善较好。,肌力训练,对于脑卒中肌力差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当针对相应的肌肉给予以下康复训练方法:给予适当的渐进式抗阻训练,进行肌力强化训练(级推荐,B级证据)。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级推荐,B级证据)。功能电刺激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痉挛的防治,痉挛是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过度活跃的表现,是脑卒中后患者一个最重要的损害。痉挛可以导致肌肉短缩、姿势异常、疼痛和关节挛缩。由于挛缩会限制受累关节的活动,引起疼痛,所以会妨
12、碍康复并限制患者恢复的潜力。早期治疗是关键,公认的治疗措施包括被动扩大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主动运动,联合应用抗痉挛药物治疗。如果不进行运动治疗,单纯应用抗痉挛药物只能暂时降低肌张力,而不能改善肢体功能。,痉挛的治疗应该是阶梯式的,开始采用保守的疗法,逐渐过渡到侵入式疗法(级推荐,B级证据)。治疗痉挛首选无创的治疗方法,如抗痉挛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痉挛肌肉的牵拉和伸展、夹板疗法等治疗方法(级推荐,B级证据)。运动功能训练疗效不好,特别是全身性肌肉痉挛的患者,建议使用口服抗痉挛药物如巴氯芬、替扎尼定等治疗(级推荐,B级证据)。对局部肌肉痉挛影响功能和护理的患者,建议使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
13、治疗,以缓解痉挛(级推荐,A级证据)。对以下肢为主的难治性肌肉痉挛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用鞘内注射巴氯芬(级推荐,B级证据),或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脊髓背根入口区破坏等(级推荐,C级证据)。,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建议根据脑卒中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特点,综合应用上述多种理论和技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级推荐,B级证据)。建议以具体任务为导向的训练手段,提高实际的功能和能力(级推荐,B级证据)。功能电刺激和常规训练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级推荐,B级证据)。,强制性运动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
14、ovement therapy,CIMT或CIT),又称强制性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符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基本标准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推荐使用标准的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每天6小时,每周训练5天,连续两周(级推荐,A级证据)。符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最低标准(患侧腕伸展达到10,每个手指伸展达到10,没有感觉和认知功能的缺损)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可使用标准的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或改良的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方案。两种方案主要在强制训练持续时间和限制健手使用时间方面有差异(级推荐,B级证据)。,减重步行训练,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有大约一半以上不能行走,需要一段时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血管 意外 康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