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基本原理ppt课件.ppt
《微波通信基本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通信基本原理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波通信原理,工程规划设计部,第一章 微波通信的基本介绍第二章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第三章 微波调制方式第四章 微波频率规划第五章 微波中继站,微波通信原理,微波的定义,微波Microwave: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射频为300MHz300GHz,是全部电磁波频谱的一个有限频段。微波一般称为厘米波。根据微波传播的特点,可视其为平面波。平面波沿传播方向是没有电场和磁场纵向分量的,所以称为横电磁波,记为TEM波(Transverse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有时我们把这种电磁波简称为电波。,微波通信的基本介绍,LF,MF,HF,VHF,UHF,SHF,EHF,Mic
2、rowave,10Km,1Km,100m,10m,1m,10cm,1cm,1mm,f,30KHz,300KHz,3MHz,30MHz,300MHz,3GHz,30GHz,300GHz,红外线,可见光,工业和天电干扰,太阳黑子对微波通信影响较小,微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微波通信的基本介绍,Broadcasting,Maximum coverageOne programme per radio channelApplications:Radio(LW,MW,SW,FM);TV etc.,射频传输的两种基本形式,Microwave links,Radio beamOne multiplex per ra
3、dio channelApplications:Civiliars and military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广播,点点视距微波,微波通信的基本介绍,通常把频率300MHz300GHz的射频无线信号称为微波信号利用微波作为载体的通信称为微波通信基带传输信号为数字信号的微波通信是数字微波通信一般基带信号处理在中频完成,再通过频率变换到微波频段也可以在微波频段直接调制,但调制限于PSK微波通信的理论基础是电磁场理论,微波通信,微波通信的基本介绍,第一章 微波通信的基本介绍第二章 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第三章 微波调制方式第四章 微波频率规划第五章 微波中继站,微波
4、通信原理,几个基本概念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微波通信对设计的要求干扰信号,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电波的干涉及极化矩形波导的场结构惠更斯费涅耳原理费涅耳椭球面费涅耳区定义费涅耳半径,几个基本概念,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光和电磁波都是一种振动,一个点源的振动传递给邻近的质点后,就形成了二次波源、三次波源等等。如果点源发出的波是球面波,那么由点源形成的二次波前面也是球面波、三次、四次.波前面也是球面波。在微波通信中,当发信天线的尺寸远小于微波中继距离时,可将发射天线看成是一个点源。,几个基本概念,互易定理的概念:指出,在线性和各向同性的媒质中,任何无线电路上,当发射天线互换时,不会影响电路
5、的传输特性,或者发射机移到接收点,而接收机同时移到发射点时,则接收性能,不变。根据这个原理,对流层是电波的主要传输媒质空间,它就是具有线性和各向同性的媒质,因此在其中就可以减化工程计算。,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几个基本概念,d1,d2,d,d1+d2-d=l/2,第一费涅耳椭球面:,几个基本概念,费涅耳椭球面,费涅耳区定义(The Fresnel Zone Definition),几个基本概念,The signal power is distributed in the space surrounding the direct line of sight,Line of sight,费涅耳区 Th
6、e Fresnel Zone:如果前述定义的一系列费涅耳椭球面,与我们从T或R点出发认定的某一波前面相交割,在交割的界面上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圆和环,中心是一个圆,称为第一费涅耳区。其外的圆环(外圆减内圆得到的圆环)称为第二个费涅耳区,再往外的圆环称为第三费涅耳区、第四费涅耳区.第N费涅耳区。这些圆和环我们可以把它们近似地看成,都为在垂直于地面且垂直与T与R间射线的平面区域图形。,The First Fresnel Zone,几个基本概念,费涅耳区定义(The Fresnel Zone Definition),经有关研究知道:在电波的传播空间中,在接收点的合成场强,当费涅耳区号趋近于无限多时
7、,就接近于自由空间场强;由第一非涅耳区在接收点的场强,接近于全部有贡献的非涅区在接收点的自由空间场强的2倍;相邻费涅耳区在收信点处产生的场强的相位相反;若以第一费涅耳区为参考,则奇数区产生的场强是使接收点的场强增强,偶数区产生的场强是使接收点的场强减弱。,非涅耳区的能量分布:,几个基本概念,费涅耳区定义(The Fresnel Zone Definition),费涅耳半径,费涅耳半径 The Fresnel Radius:我们把费涅区上的任意一点到R-T连线的距离称为费涅耳区半径,用F 表示。当这一点为第一费涅耳区上的点时,此半径称为第一费涅耳区半径。第二.第N 个费涅耳区半径表达式:Fn=(
8、n)1/2 x F1 上式中:F1为第一费涅耳半径。,几个基本概念,费涅耳半径(The Fresnel Radius),F1=(d1d2/d)1/2F2=(2d1d2/d)1/2=(2)1/2 F1.Fn=(nd1d2/d)1/2=(n)1/2 F1,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微波通信对设计的要求干扰信号,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自由空间的定义自由空间损耗的定义自由空间损耗的计算,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自由空间的定义,自由空间 Free Space:又称为理想介质空间,它相当于真空状态的理想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充满均匀的、理想的介质,它的导电率=0,介电常数=0=
9、10-9/36 F/m(法拉/米),导磁系数=0=410-7 H/m(亨/米)。,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自由空间损耗的定义,自由空间损耗 Free space loss: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不产生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等现象,即总能量未被损耗。但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会因能量向空间扩散而衰耗,这如空中一只孤独的灯泡所发出的光,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显然距离光源越远的地方,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就越少。这种电波的扩散衰耗就称为自由空间损耗。,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Free Space Loss,d,f,D 或 f 增加一倍,损耗将增加6 dB,自由空间传输损耗(Free Space Basic Transm
10、ission Loss),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自由空间传输损耗(Free Space Basic Transmission Loss),PowerLevel,Distance,GTX,GRX,G,P,G,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几个基本概念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微波通信对设计的要求干扰信号,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衰落大气吸收衰减雨雾衰减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数字微波的抗衰落技术,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衰落,衰落的定义:微波传播必须采用直射波,接收点的场强是直射空间波与地面反射波的迭加。传播介质是地面上的低空大气层和路由上的地面、地物。当时间(季节、昼夜等)和气
11、象(雨、雾、雪待)条件发生变化时,大气的温度、温率、压力和地面反射点的位置、反射系数等也将发生变化。这必然引起接收点场强的高低起伏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波传播的衰落现象。显然,衰落现象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衰落的大小仍由衰落因子VdB来表征,衰落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大气和地面效应。,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衰落,快衰落Rapid fading和慢衰落Slow fading(按持续时间划分):慢衰落:持续时间长的叫慢衰落,其持续时间一般长达数分种到几小时。快衰落:持续时间短的叫快衰落,一般发生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上衰落Up fading和下衰落Down fading(按接收点场强的高低划分):上衰落:高于
12、自由空间电平值的叫上衰落下衰落:低于自由空间的电平值的叫下衰落多径衰落Multipath fading和闪烁衰落(按衰落发生的物理成因划分):闪烁衰落:主要是因为大气局部微小扰动引起电波射束散射所造成,各散射波的振幅小,相位着大气变化而随机变化。结果它们在接收点的合成振幅变化很小,对主波影响不大,因此,这种衰落对视距微波接力电路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多径衰落:主要是由于多径传播造成的,它是视距传播信道深衰落的主要原因。所谓多径传播,就是电波离开发射天线后,通过两条以上的不同路径到达接收天线的传播现象。,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衰落的种类,衰落,衰落现象规律:波长短,距离长,衰落严重跨水面,平原,衰落
13、严重夏秋季衰落频繁昼夜交替时,午夜容易出现深衰落雨过天晴及雾散容易出现快衰落,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由于雨、雾、雪能对电波能量的吸收,微小水滴产生导电电流和定向辐射能量的散射。这种作用对5CM(即6GHZ)以下的微波才有明显作用,长于此波长的可不考虑。一般情况10GHz 以下频段,雨雾衰落还不太严重,通常在两站间的这种衰落仅有几个dB。但10GHZ以上频段,中继段间的距离将受到降雨衰耗的限制,不能过长。在微波规划时,可用下图的曲线来计算。,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雨雾衰减 Attenuation due to Rain and Fog,在10GHZ频段以下,雨雾损耗并不显得特别严重,对一个中继段
14、可能会引入几个分贝。在10GHZ以上频段,中继间隔主要受降雨损耗的限制,如对13GHZ以上频段,100mm/小时的降雨会引起5dB/km的损耗,所以在13GHZ,15GHZ频段,一般最大中继距离在10km左右在20GHZ以上频段,由于降雨损耗影响,中继间距只能有几公里,越高频段雨衰越厉害!,高频段可以做用户级传输,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雨雾衰减 Attenuation due to Rain and Fog,微波信号的K型衰落:对流层结构的不均匀产生的折射和反射。我们知道介电常数决定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而空气的介电常数取决于大气压力,温度,湿度。介电常数的空间梯度变化导致电波传输射线弯曲。使得到
15、达接收天线的信号能量降低。这就是所谓的K型衰落。气象条件变化通常比较是缓慢的,因此受其影响产生的衰落是慢衰落。,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因为大气折射的影响,波在传播过程中,实际上是弯曲的。大气折射的最后效果可看成电磁波在一个等效半径为 的地球上空沿直线传播。即:=KR R为实际地球半径。K值的实际测量平均值为4/3左右。但实际地段的K值和该地段的气象有关,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影响视距传播。,R,哇!微波是弯着走的,大气折射(refraction in the atmosphere):,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微波传播(Microwave Propa
16、gation),k 1正折射,k=1无折射,k 1负折射,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等效地球半径,在温带地区称K=4/3时折射为标准折射,此时的大气称为标准大气压,a e=4a/3称为标准等效地球半径,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这是一种由多经传输引起的干涉型衰落,它是由于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或在一定条件下的绕射波)到达接收点由于相位不同相互干涉造成的衰落。其干涉的程度与行程差有关,而在对流层中行程差是随K值的变化的所以称为K型衰落。这种衰落在线路经过水面、湖泊、或平滑地面时更为严重,所以在选择路由时要尽量避免,不可能回避时一定要采用高低天线技术使反射点靠
17、近一端减少反射波的影响,或采用高低天线加空间分集技术或抗反射波天线等来克服多经反射的影响。,K型衰落,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对流层对微波传播的影响,由于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早上地面被太阳晒热、晚上地面的冷却,以及高气压地区都会在大气层中形成不均因匀体,当电波通过这些不均匀体时,将产生超折射相现,形成大气波导。如在无风的气候,在平原和水网地区,容易形成接近地面的波导层,使波束发生汇聚或发散而导致衰减性衰落。这种衰落的时间较长,有时可达几十分钟这种情况发生时只有靠工程经验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措施解决。,所以设计时就要考虑当地地形与气候,波导型衰落及原因:,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对流层对微波
18、传播的影响,Direct,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微波的多径传播,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Diffracted,微波的多径传播,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不同地形对电波的影响,一般分为:反射 Reflect地面把天线发出的一部分信号能量反射到接收天线,与直射波产生干涉,在接收点它们的矢量相加,结果收信电平与自由空间接收电平比较时大时小。对于水面或光滑地面,反射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绕射 Diffract刃形障碍物。散射 Dispersion由于地面散射对电波的主射波影响不大,可以不考虑。,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绕射 Diffracted,微波传播模
19、式 Microwave Propagation,路径上刃形障碍物的阻挡损耗,各种衰落及抗衰落技术,地面反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路径上刃形障碍物的阻挡损耗,刃形障碍物不可能阻挡所有的费涅耳区,所以在收信点仅有一部分费涅耳区的能量绕过,使接收点多少有一定电平数。而这个数值一定低于自由空间电平。这个由于刃形障碍物的阻挡而增加的损耗我们称之为附加损耗。当障碍物的尖锋正好落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上,即H C=0时,附加损耗为6dB;当障碍物的顶锋超过收发两端的连线时,附加损耗将很快增加;当障碍物的顶锋在收发两端的连线以下时,附加损耗将在0dB上下少量变动。这时路径上传输损耗(或说收信电平)将与自由空间数值接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波 通信 基本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