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4730.1通用部分标准讲解.ppt
《JB4730.1通用部分标准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4730.1通用部分标准讲解.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B/T4730.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明阳质量部富浩,一、JB/T4730.1通用部分1.JB/T4730.14730.6适用范围 JB/T4730-2005包括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的承压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所有无损检测,即不但适用于承压设备制造、安装过程的无损检测。同时还适用于承压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的检测,以及在用承压设备定期检验的无损检测。2.射线检测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射线检测的优点和局限性概括如下:(1)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底片。由于底片上记录的信息十分丰富,且可以长期保存,从而使射线照相法成为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记录最真实、最直观、最全面、可追踪性最好的检测方法。(
2、2)可以获得缺陷的投影图象,缺陷定性定量准确。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射线照相对缺陷定性是最准的。在定量方面,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类)的长度、宽度尺寸的确定也很准,其误差大致在零点几毫米。但对面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缺陷端部尺寸(高度和张口宽度)很小,则底片上影像尖端延伸可能辨别不清,此时定量数据会偏小。(3)体积型缺陷检出率很高。而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体积型缺陷是指气孔、夹渣类缺陷。一般情况下,直径在试件厚度的1%以上的体积型缺陷可以检出。在薄试件中,可检出缺陷的最小尺寸受人眼分辨率的限制,可达0.5mm或更小。面积型缺陷是指裂纹、未熔合类缺陷,其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包
3、括缺陷形态尺寸、透照厚度、透照角度、透照几何条件、源和胶片种类、像质计灵敏度等。虽然如此,一般可以说厚试件中的裂纹检出率较低,但对薄试件,,除非裂纹或未熔合的高度和张口宽度极小,否则只要照相角度适当,底片灵敏度符合要求,裂纹检出率还是足够高的。(4)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而不适宜较厚的工件。因为检验厚工件需要高能量的射线探伤设备。300KV便携式X射线机透照厚度一般小于40mm,420KV移动式X射线机和Ir192射线机透照厚度均小于100mm,对厚度大于100mm的工件照相需使用加速器或Co60,因此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板厚增大,射线照相绝对灵敏度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对厚工件采用射线照相,小尺
4、寸缺陷以及一些面积型缺陷漏检的可能性增大。(5)适宜检测对接焊缝,检测角焊缝效果较差,不适宜检测板材、棒材、锻件。检测角焊缝的透照布置比较困难,摄得底片的黑度变化大,成像质量不够好;不适宜检验板材、棒材、锻件的原因是板材、锻件中的大部分缺陷与板平行,射线照相无法检出。此外棒材、锻件厚度较大,射线穿透比较困难,效果也不好。(6)有些试件结构和现场条件不适合射线照相。由于是穿透法检验,检测时需要接近工件的两面,因此结构和现场条件有时会限制检测的进行。例如有内件的容器,有厚保温层的容器,内部液态或固态介质未排空的容器等均无法检测;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虽然可以不进入容器内部,但只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容器,对
5、直径较大(一般大于1000mm)的容器,双壁单影法透照很难实施。此外射线照相对源至胶片的距离(焦距)有一定要求,如焦距太短,则底片清晰度会很差。(7)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比较困难。,除了一些根部缺陷可结合焊接知识和规律来确定其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很多缺陷无法用底片提供的信息定位。缺陷高度可通过黑度对比的方法作出判断,但精确度不高,尤其影像细小的裂纹类缺陷,其黑度测不准,用黑度对比方法测定缺陷高度的误差较大。(8)检测成本高。射线照相设备和透照室的建设投资巨大:穿透能力40mm(钢)的300KV便携式X射线机至少需8万元,穿透能力100mm(钢)的420KV移动式
6、X射线机至少需60万元,穿透能力100mm(钢)的Ir192射线机至少需6万元,穿透能力大于100mm(钢)的60Co至少需50万元,加速器则需100万元以上。透照室按其面积、高度、防护等级等设计条件的不同,建设费用在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此外,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相比,射线照相的材料成本(胶片、冲洗药液等)、人工成本也是很高的。(9)射线照相检测速度慢。一般情况下定向X射线机一次透照长度不超过300mm,拍一张片子需10分钟,射线源的曝光时间一般更长。射线照相从透照开始到评定出结果需数小时。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相比,射线照相的检测速度很慢,效率很低。但特殊场合的特殊应用另当别论,例如周向X射线机周向
7、曝光或射线源全景曝光技术应用则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10)射线对人体有伤害。射线会对人体组织造成多种损伤,因此对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剂量当量规定了限值。要求在保证完成射线探伤任务的同时,使操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当量不超过限值,并且应尽可能的降低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吸收剂量。防护的主要措施,有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现场照相因防护会给施工组织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射线,对放射同位素的严格管理规定将影响工作效率和成本。3.超声波检测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超声波检测的优点和局限性概括如下:(1)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体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低。从理论上说,反射超声波的缺陷面积越大,回波越高,越容易检出
8、,因为面积型缺陷反射面积大而体积型缺陷反射面积小,所以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高。实践中,对较厚(约30mm以上)焊缝的裂纹和未熔合缺陷检测,超声波检测确实比射线照相灵敏。但在较薄的焊缝中,这一结论不一定成立。必须注意,面积型缺陷反射波并不总是很高的,有些细小裂纹和未熔合反射波并不高,因而也有漏检的例子。此外,厚焊缝中的未熔合缺陷反射面如果较光滑,单探头检测可能接收不到回波,也会漏检。(2)适宜检测厚度较大的工件,不适宜检测较薄的工件。超声波对钢有足够的穿透能力,检测直径达几米的锻件,厚度达上百毫米的焊缝并不太困难。另外,对厚度大的工件检测,表面回波与缺陷波容易区分。因此相对于射线检测来说,超声波更
9、加适宜检测厚度较大的工件。但对较薄的工件,例如厚度小于8mm的焊缝和6mm的板材,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则存在困难。薄焊缝检测困难是因为上下表面形状回波容易与缺陷波混淆,难以识别;薄板材检测困难除了表面回波容易与缺陷波混淆的问题外,还因为超声波探伤存在盲区以及脉冲宽度影响纵向分辨率。(3)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试件。超声波探伤应用范围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T型焊缝、板材、管材、棒,材、锻件、以及复合材料等。但与对接焊缝检测相比,角焊缝、T型焊缝检测工艺相对不成熟,有关标准也不够完善。板材、管材、棒材、锻件、以及复合材料的内部缺陷检测超声波是首选方法。(4)检测成本低、速度快,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现
10、场使用较方便。便携式手工探伤超声波仪器有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模拟式仪器1-2万元,数字式仪器4-8万元(国产)。检测过程消耗材料费用很少。正常情况下,一个检测人员一天能检测数十米焊缝,检测结果当场就能得到。目前数字式仪器的体积只有词典大小,重2-3公斤,与射线仪器相比,现场使用要方便得多。(5)无法得到缺陷直观图象,定性困难,定量精度不高。超声波探伤是通过观察脉冲回波来获得缺陷信息的。缺陷位置根据回波位置来确定,对小缺陷(一般10mm以下)可直接用波高测量大小,所得结果称为当量尺寸;对大缺陷,需要移动探头进行测量,所的结果称指示长度或指示面积。由于无法得到缺陷图象,缺陷的形状、表面状态等特征也
11、很难获得,因此判定缺陷性质是困难的。在定量方面,所谓缺陷当量尺寸、指示长度或指示面积与实际缺陷尺寸都有误差,因为波高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超声波对缺陷定量的尺寸与实际缺陷尺寸误差几毫米甚至更大,一般认为是正常的。近些年来,在超声波定性和定量技术方面有一些进展。例如用不同扫查手法结合动态波形观察对缺陷定性、采用聚焦探头对缺陷定量、以及各种成像技术等等,但实际应用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6)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由于不能象射线照相那样留下直接见证记录,超声波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直观性、全面性和可追踪性都比不上射线照相。超声波检测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检测人员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如果检测方法选择不
12、当,或工艺制订不当,或操作方面失误,有可能导致大缺陷漏检。而对超声波检测结果的审核或复查是困难的,因其错误的检测结果不象射线照相那样容易发现和纠正,这是超声波检测的一大不足。近年来发展的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虽然能记录波形,但仍不能算检测结果的直接见证记录。只有做到对检测全过程的探头位置、回波反射点位置、以及回波信号三者关联记录,才能算真正的检测直接记录,而这对于便携式超声波仪器和手工探伤方法来说,是很困难的。(7)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的定位较准确。这一条是相对于射线照相来说的。由于射线照相无法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定位,通常对射线照相发现的缺陷用超声波检测定位。(8)材质、晶粒度对探伤有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4730 通用 部分 标准 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6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