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4730.12005通用要求介绍.ppt
《JB4730.12005通用要求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B4730.12005通用要求介绍.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B/T 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介绍姚 力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压力容器检测中心,声 明,本介绍主要依据: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委会组织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III级人员培训考核相关资料全国锅容标委组织的 JB/T 4730-2005宣贯相关资料JB/T 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个人的学习体会,承压设备法规标准体系,1、法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第一层次)2、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层次)3、规章(管理规定、办法):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进出口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
2、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等。(第三层次),承压设备法规标准体系,4、技术法规(第四层次)安全监察规程类: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承压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培训考核规则类: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等。技术检验规则类: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等。5、相关标准(第五层
3、次)引用相关标准(技术规定及相关标准)GB150-1998、JB/T4730-2005等,承压设备标准体系(压力容器),一、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固定式):我国已经形成以GB150-98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和另部件标准,并以此组成钢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95年发布的JB 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设计压力35-100MPa的压力容器产品设计方面的空白,通过应力分析手段的应用,使压力容器的设计更趋科学合理。该标准与ASME-、BS5500第三章附录A、JIS8250、AD规范、CODAP规范属于同类标准规范。对于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压力容器制订了JB/T47
4、35-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GB150和JB/T4735采用第一强度理论,以最大主应力为主要设计参数,采用弹性失效准则。JB4732采用第三强度理论,以最大剪应力为主要设计参数,采用塑性失效准则。,承压设备标准体系(压力容器),二、铝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以JB/T4734-02铝制焊接容器为核心 三、鈦制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以JB/T4745-02钛制焊接容器为核心 四、气瓶标准体系:以GB/T5099-94钢质无缝气瓶、GB5100-94钢质焊接气瓶等为核心,1.0-30MPa,常温。五、槽罐车(移动式压力容器)标准。常温、0.1MPa 六、安全附件标准。,承压设备标准体系(压力管道),1、工
5、业管道: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235-97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SH3501-97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185-9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J8-87、SHJ502-86钛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部化工企业压力管道检验规程、SHS01005-92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等,目前正在制定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承压设备标准体系(压力管道),2、公
6、用管道: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CJJ28-89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8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3、长输管道:GB50251-9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9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SY0401-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承压设备标准体系(锅炉),一、锅炉产品标准:JB/T10094-99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JB/T6696-93电站锅炉技术条件、JB/T7985-95常压热水锅炉通用技术条件、JB/T6503-92烟道式余热锅炉通用技术条件、GB/T1921-98热水锅炉参数系列、GB/T3166-88工业蒸气锅
7、炉参数系列、JB/T7090-93余热锅炉参数系列 氧气转炉余热锅炉JB/T6508-92氧气转炉余热锅炉技术条件等。,承压设备标准体系(锅炉),二、设计方法标准:JB/T8659-97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GB9222-9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GB/T16508-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JB/T6734-93锅炉角焊接接头强度计算方法等。三、材料标准:GB713-97锅炉用钢板、GB3087-89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JB/T9625-99锅炉及辅机专业卷(第二分册)锅炉管道附件承压铸钢件 技术条件、JB/T9626-99锅炉及辅机专业卷(第二分册)锅炉锻件 技术条件、G
8、B13296-91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5310-95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JB2633-93锅炉锻件技术条件、JB/T2637-93锅炉承压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GB3087-99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等。,承压设备标准体系(锅炉),四、焊接制造标准:JBJ27-96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Z361-89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制造工艺、JB160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T1610-93锅炉集箱制造 技术条件、JB1611-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JB/T1613-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 技术条件、JB/T1618-92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制造技术条件JB6693-93
9、水管工业锅炉主要受压元件制造工艺等。五、无损检测: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六、试验方法标准:GB/T10180-9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GB/T10184-9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0-88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GB/T13311-91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JB/T1612-94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等。,背景介绍,JB 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有关的产品标准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等的配套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会归口,原机械部、化工部、劳动部和中国石油化
10、工总公司联合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该标准94年1月29日正式发布,94年5月1日实施。1995年2月原劳动部下达1995年第65号文“关于贯彻执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的通知”,要求压力容器行业的设计、选材、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等一律执行JB4730-94标准。,JB4730-94标准贯彻执行近10年来,对规范压力容器的管理,保障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提高压力容器行业设计、选材、制造、使用、检验水平,减少爆炸事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贯彻执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有些容规中包括的有色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在标准中尚没有反映;压力管道的检测内容缺口比较大;与
11、锅炉行业的关系不够明确;射线检测部分尚有一些条款不尽完善,此外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内容尚无标准规范可循等等。,上述问题有的通过标准修改单和标准宣贯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有的则尚未解决。2000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总局锅炉局及全国锅容标委决定对JB4730-94标准进行修订。,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特点,1、无损检测应与破坏性检测相接合:无损检测的最大特点是在不损伤材料和工件结构的前提下检测,具有一般检测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无损检测不能代替破坏性检测,也就是说对承压设备进行评价时,应将无损检测结果与破坏性检测结果(如爆破试验等)进行对比,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特点,
12、2、正确选用无损检测时间:在进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时,应根据检测目的,结合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检测时间。3、正确选用最适当无损检测方法:由于各种检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为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应根据设备材质、制造方法、工作介质、使用条件和失效模式,预计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形状、部位和取向,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特点,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尽可能多用几种检测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以保障承压设备安全运行。此外在无损检测的应用中,还应充分认识到,检测的目的不是片面追求过高要求的“高质量”,而是应在充分保证安全
13、性和合适风险率的前提下,着重考虑其经济性。只有这样,无损检测在承压设备的应用才能达到预期目的。,JB/T4730标准修订原则(1),质量控制原则 是利用无损检测对承压设备制造安装质量进行控制的一种安全评定原则。如图1所示,缺陷当量超过P曲线时为危险区域,即判废线;缺陷当量低于A曲线时为安全区域,即安全线;缺陷当量位于P、A曲线之间时,应根据单位长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缺陷的数量和密集程度确定其等级,其主要控制门槛值(P、A曲线)是以实验室试验数据和工程经验所确定。在承压设备行业所反映出来的主要是产品制造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因为其可靠性取决于控制门槛值有充分的安全裕度,所以在真实缺陷与评定等级之
14、间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其主要检测参数一般包括缺陷波幅、缺陷位置、指示长度和缺陷密集程度等。,JB/T4730标准修订原则,图1 质量控制基本模式,JB/T4730标准修订原则(2),合于使用原则 是确保没有危害性缺陷从而保证承压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安全评定原则,主要用于下列两种情况:、对按质量控制标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现的超标缺陷作放宽处理;、对在用设备检查时发现的超标缺陷作安全评定。,JB/T4730标准修订原则,合于使用原则主要以断裂力学为基础,对产品的焊接,材料、缺陷和介质腐蚀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以衡量产品可否使用及使用寿命。由于在断裂力学分析中,通常都保守地假设所有的缺陷都是平面型缺陷,严格
15、说来缺陷的确切性质已并不十分重要。其主要检测参数为缺陷自身高度、缺陷性质、缺陷位置以及缺陷密集程度等。,修订情况,2000-1:开始2000-2:完成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征求意见稿),征求近80个单位的意见2000-5:提出了JB4730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征求意见讨论稿)2002-3:增加在用检测内容2002-7:完成标准送审稿初稿2002-10:完成送审稿,容标委制造分会审查通过,修订情况,2003-3:重新进行了明确的分工2003-410:完成标准的修订稿2003.9:在III级人员培训考核班征求意见2004-9:统稿,更名为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报
16、“锅容标委”审查2005-3:完成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报批稿其后又进行了部分文字、内容的修改,修订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05-07-26颁布2005-11-01实施,与JB4730-94相比的主要变化,1.范围扩大到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检测2.增加在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3.增加了: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承压设备RT内容;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承压设备管子和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RT内容,与JB4730-94相比的主要变化,4.增加了:对RT技术等级选择的内容;对钢、镍、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不同厚度的最高管电压图进行修订;对小径
17、管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布置和透照次数进行修订;不同K值相应对接环向对接焊接接头透照次数的要求;工业射线透照胶片体系的内容;黑度计的有关内容;Se-75的应用;曝光曲线的内容。,与JB4730-94相比的主要变化,5.钢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RT范围扩大到2400mm;观片灯亮度的要求进行修改;不同射线源适用的底片黑度范围进行修订;像质计要求进行修订;6.增加了:奥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钢板的UT;铝及铝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板材UT;统一爆炸和轧制复合板UT内容,与JB4730-94相比的主要变化,7.钢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UT范围扩大到6400mm;增加了钢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UT技术等级;增加了
18、T型焊接接头UT,以及奥氏体不锈钢对接焊接接头的UT;,与JB4730-94相比的主要变化,8.增加了:壁厚4.0mm,外径为32mm159mm或壁厚4.0mm6mm,外径 159mm的钢制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UT内容;壁厚5.0mm,外径为80mm159mm或壁厚5.0mm8mm,外径 159mm的铝及铝合金承压设备接管环向焊接接头UT内容;,与JB4730-94相比的主要变化,9.增加了高强钢以及裂纹敏感材料宜使用荧光MT/PT10.增加了在用铁磁性钢管的远场ET内容;增加了在用非铁磁性管的涡流检测内容。,JB/T 4730-2005主要内容,JB/T 4730.14730.6-200
19、5,6个部分,相对独立(分标准)33个附录,JB/T 4730.1通用要求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使用原则一般要求附录A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相关标准及文件目录5章1附录,共10页,JB/T 4730.2射线检测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要求具体要求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承压设备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射线检测报告附录A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附录H对比试块的形式和规格7章8附录,共47页,JB/T 4730.3超声检测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要求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的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承压设备环向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B4730 12005 通用 要求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