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的加工、包装与贮运.ppt
《绿色食品的加工、包装与贮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的加工、包装与贮运.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六 章,绿色食品的加工、包装与贮运,2,本章要点,1绿色食品加工的环境条件要求2绿色食品加工过程的基本要求3绿色食品的包装和标签4绿色食品的贮运原则和要求,3,第一节 绿色食品的加工,一、绿色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营养物质最小损失原则3加工过程无污染原则4无环境污染原则,原料来源明确 企业管理完善 加工设备无污染 加工工艺合理 选用适宜的贮藏和运输方法 加强人员培训,4,二、绿色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1食品败坏的原因:,广义上讲是指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性质和状态,而使质量变劣,不宜或不堪食用的现象。,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1.1 生物学因素 主要指微生物活动引起的食品败坏
2、,生物因素引起的食品败坏,也叫生物败坏。1.1.1 微生物 是指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生物学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物理化学因素,1.1.1.1 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是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且分布极广。微生物大量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吸着在食品原料、加工用具、容器和工作人员的身体上。这些环节是食品加工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因此食品保藏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控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长,以及避免食品保藏过程中微生物的再污染。尤其是原料经加工处理后,生命活动制止,失去天然的抗病性与耐贮性,而加
3、工及成品保藏过程中存在大量微生物污染源,那么这种对微生物的控制就成了食品保藏的关键。,1.1.1.2 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1)酸碱度(2)气体(3)水分(4)营养成分(5)温度(6)光照(7)其他,微生物活动引起的食品败坏的特征:外观:生霉、产气、变味、浑浊、腐败、酸败等;质量:失去食用价值,有的病原微生物还会致病,有的产毒菌甚至产毒;败坏速度快。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是食品保存的首要任务。,1.2 化学因素,褐变:在果蔬加工品中加工制品变褐这一现象称为褐变。褐变影响产品外观,降低其营养价值。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生化褐变)和非酶褐变(非生化褐变)。,(一)酶促褐变,酶促褐变:是指在有
4、氧存在时,酚酶(多酚氧化酶、儿茶酚酶)很容易将果蔬中含有的酚类物质氧化成醌,再进一步形成羟醌,羟醌进行聚合,形成黑色素物质。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专一性的特殊蛋白质。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有温度、pH值、底物浓度氧气等。,引起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酶类及其作用,酚醌聚合,酶促褐变,1.2.2 非酶作用,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非酶褐变,又称羰氨反应,该反应为羰基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的反应。由于生成的产物为黑色素(或黑蛋白素、类黑精),故又称黑色素反应。,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其熔点以上时,也会产生黑褐色物质。,抗坏血酸自动氧化,分解为糖醛和二氧化碳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
5、赖于pH值及抗坏血酸的浓度。在pH值为2.0-3.5范围内,特别是pH值接近2时更易发生褐变。,其它非酶反应,氧化还原反应:Fe+H2SFeS+H2氧化反应:脂肪自动氧化、类胡萝卜素氧化等;置换反应:Fe+H+Fe2+H,沉淀:多与Ca2+有关,最常见的如水变色:如Fe2+遇酚类物质变黑。象桃、苹果、藕、绿茶加工中应特别注意;金属离子与花色素反应,颜色变深。,大多数情况下引起食品变色、变味。与生物败坏不同的是,化学败坏后的食品一般不会失去其食用价值,但其质量降低;化学败坏一般是成批发生,在防止了有害微生物活动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化学败坏就成了食品质量保持的关键。,化学败坏的特点:,1.3 物理
6、因素 1.3.1 温度,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和程度;温度与微生物活动有关;温度升高后,可能引起某些食品质量的降低;温度影响到鲜活食品,特别是果品、蔬菜的呼吸强度。,引起果蔬加工品的褪色,如光解叶绿素、花青素等。,1.3.2 光,引起温度升高。,光可催化过氧化物的形成,使食品成份氧化,导致异味产生;,促进营养物质损失,如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山楂罐头:紫红色砖红色褐色,压力的变化对罐头类食品影响较大杀菌时由于压力的剧烈变化,引起“跳盖”现象,使容器密封性降低,造成了微生物侵染的机会,产生败坏;压力变化时可使罐头产生物理性胀罐。,1.3.3 压力,湿度过大,干制品易吸水返潮,糖制品也会因吸潮而引起
7、表面糖浓度降低,降低了抑制微生物的效应,引起败坏;湿度过小,糖制品会因失水而引起表面糖浓度增大,产生返砂现象。,1.3.4 湿度,物理因素通常是通过引起化学反应或改变了食品的保存环境而导致微生物活动而引起食品败坏的。,物理因素,所以,物理败坏的症状与其引起的相应的化学败坏或生物败坏有关。有的失去食用价值,有的仅丧失其商品价值。,化学因素,生物因素,食品败坏,1.4 物化(胶体化学)因素,有些食品为胶体不稳定体系,由于物理化学或胶体化学变化的原因,导致食品解体,或出现质量败坏症状。,如乳及其饮料、浑浊果汁、果肉饮料等食品。,物化因素引起的败坏也不会失去食品的食用价值,但感官质量下降,丧失商品价值
8、。,引起食品败坏的各种因素并非孤立的,而常常是彼此影响,互相联系的。尽管如此,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必然有一主导原因,只有查清这些败坏原因,才能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食品长期保存,所以,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要:,防止和消灭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延缓和阻止不利化学变化的发生,创造适宜的加工品保存环境,小结,生霉、产气、变味、浑浊、腐败、酸败等,生物败坏,失去食用价值,有的致病、产毒,败坏速度快,化学败坏,食品变色、变味,营养成分损失,具一定食用价值,成批发生,物理败坏,引发生物或化学败坏,有的具食用价值,有的失去食用价值,与环境有关,物化败坏,食品稳定结构发生改变,具食用价值,但感官质量降低,成批发生,二、
9、食品保藏方法,根据加工原理,食品保藏方法可以归纳为五类:(一)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保藏方法利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抑制食品中微生物活动和酶的活性,这是一种暂时性的保藏措施。属于这类保藏方法的有冷冻保藏(如速冻食品等)、高渗透压保藏(如腌制品,糖制品,干制品等)。,(二)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 发酵保存又称生物化学保存。利用某些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积累的代谢产物,来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如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 酸发酵的产物乳酸、酒精、醋酸,对有害微生物有显著的毒害作用。,(三)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通过热处理、微波、辐射、过滤等工艺处理食品,使食品中的腐败菌数量减少或消灭到使食品长期保存所允
10、许的最低限度,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罐藏是将食品经排气,密封,杀菌保存在不受外界微生物污染的容器中,可长期保存。,(四)应用防腐剂保藏方法主要用在半成品保存上,利用防腐剂杀死或防止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五)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采收后的新鲜果蔬仍进行着生命活动,通过创造合适的贮藏环境使正常衰老进程被抑制到最缓慢的程度,尽可能降低其物质消耗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各种保藏方法应综合地或有机地配合使用。,29,三、绿色食品加工的环境条件,1绿色食品企业厂(场)址的选择()基本要求 地势高燥 水源丰富,水质良好 土质良好,便于绿化 交通便利,()环境要求 远离污染源 防止企业对环境的污染,30
11、,应远离重工业区,或根据污染范围设500-1000m防护林带。,厂址还应根据常年主导风向,选在污染源的上风向,离居民区最好在1km以上,其位置还应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饮用水水源的下游,31,2绿色食品企业的建筑设计与卫生条件,()建筑布局:一般设有原料预处理、加工、包装、贮藏等场所,以及配套的锅炉房、化验室、容器、清洗室、消毒室、办公室、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等()卫生设施:()地面、墙壁处理()污水、垃圾和废气物排放处理,设计要有连续性,避免交叉污染;锅炉房应建在生产车间下风向,通风换气设备、照明设备、防尘、防蝇、防鼠设备、卫生缓冲车间、工具、容器清洗消毒车间等,32,四、绿色食品加工的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食品 加工 包装 贮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