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设计概要.ppt
《结构工程设计概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工程设计概要.ppt(1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要点,编写:赵新启,1、选择合理的计算分析模型 2、识别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和适应性3、计算结果的判断与处理4、通过周期比及位移比判断结构平面 规则性,1、选择合理的计算分析模型,分析模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建立模型(模型不同于原型)2)、施加载荷(载荷不可知)3)、使用材料抵抗外力(材料属性是离散的),1.1、结构的初始分析,当拿到一个建筑结构时,首先要分析结构特殊性。特殊性往往是指结构的薄弱部位,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或需要加强)的部位,特殊的结构形式,如:大底盘多塔结构;造成塔之间相互影响,且上下刚度突变。错层结构;造成大量的越层柱,楼板错位使得水平荷载传递中断,产生
2、刚度突变以及薄弱部位。,转换层结构;造成上下刚度突变,竖向荷载传递中断,产生薄弱层;板柱结构;形成框架的刚度很弱,不能抵抗较大的水平力,需要加剪力墙才能抵抗较大的水平荷载;楼板弱连接;楼板整体性差,水平力作用将产生弱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特殊连接方式;偏心梁托柱、墙;大截面柱产生的刚性梁、上部大梁的向下的吊柱、悬臂梁抬柱、短肢墙的单元划分、洞口不对齐,等等。结构的特殊性往往与结构的刚度特征、传力方式、荷载作用、受力变形等有关。结构的特殊性反应在结构的分析模型,通过建模来合理地实现这种特殊性。结构的特殊性大多也是结构的薄弱部位,所以需要合理的简化、设计时需要特别的加强。,有吊柱的结构,在恒载计算时
3、不能采用“模拟施工”的方法,只能用“一次性加载”。,吊车厂房结构附属框架,地震、风可能的最不利作用方向,1.2。计算模型的选择,对于常见的梁、柱、支撑构件;一般选用杆系模型,即杆单元模型,或称一维单元模型。对于剪力墙、楼板构件;一般选用壳元模型,或称二维单元模型。对于板柱结构,在整体分析时;楼板可模拟成宽扁梁(即柱上板带)模型;也可以按弹性楼板分析(弹性板6,壳元),但是要注意楼板的单元划分。对于顶部为平板网架的部分;网架部分可以按一个超大房间定义,并采用刚性楼板的分析模型,整体计算不得输入网架画蛇添足。,对于有斜坡梁的结构;分析时,不能按“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来分析。且平面部分也最好考虑弹性楼
4、板的分析模型。对于有超多小塔的多塔结构;由于程序允许的刚性板数有限,可以采用定义弹性楼板的分析模型来避开这个限制。对于复杂错层结构;宜采用全楼弹性楼板的分析模型。对于上连的多塔结构;上部连体部分在整体分析时,宜采用弹性楼板的分析模型。,复杂的连接部位:对于超短梁,或在柱截面范围内的梁;应按刚性梁模型分析。对于框支转换大梁;由于需要与上部剪力墙变形协调,所以单元划分应尽量细。但即使如此,仍不能避免两种模型协调上的差异,造成应力集中,此时可以采用平面有限元的计算模型,补充分析。对于墙与转换梁偏心连接;可以加刚性梁来考虑偏心传力对托梁产生的整体扭矩。对于超短柱;应尽量避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2,1
5、,4,3,5,6,7,8,9,10,11,12,13,14,15,16,17,18,刚性板块或塔数太多,定义弹性板,避开刚性板数的限制,屋架的模型简化。,刚性杆或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柱顶铰接,屋盖计算模型简化,平板网架的模型简化。,定义超大房间按刚性楼板假定分析,网架荷载按均布作用到四周,网壳的模型简化。,网壳荷载按集中力作用到四周,超大房间按板厚为0考虑,忽略水平刚度,注意网壳传给四周的水平推力,合理的计算模型,应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确定。(不一定有统一的模式)合理的计算模型,主要要满足结构刚度、传力特点。并能较好地反映结构的变形特征。即使有简化误差,也应该限制在局部的范围。计算模型的正确与否,
6、是结构分析的前提。在建模时就时时体现贯彻这点,建模不是几何模型(搭积木),而是力学计算模型,力学模型讲求简单明了。如果计算模型简化错误,则后面的分析均失效。力学模型是由:点(连接点)、线(线刚度)、面(壳刚度)所组成。连接、传力均以节点为准。,1.3。连梁、刚性梁、转换大梁的分析模型,由剪力墙开洞产生的连梁梁刚度模型采用壳元、刚度与单元划分有关、刚度只能折减不能放大、不做负弯矩调幅和扭矩的折减。这种采用二维单元模型的连梁,与两端的剪力墙协调性较好,刚度的准确性很依赖于单元的划分,所以,当其跨高比较大时,应加细单元的划分。如果单元加密有限制,则可以采用框架梁单元较为合理。连梁的单元划分也会影响到
7、两端墙体的单元划分。,用框架梁定义的连梁梁刚度采用一维杆模型,连梁的属性可以修改。按连梁则刚度只可以折减;按框架梁则刚度可以放大、可以做负弯矩调幅以及扭矩的折减。与两端剪力墙协调性较差,只有一个节点。当跨高比较小时,刚度估计偏小。,连梁的计算模型,连梁作为一种重要的、敏感的结构刚度调节器,其分析模型的合理性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分析结果。连梁按壳元进行划分单元方式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如果单元划分可以很细,则连梁跨高比再大,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当单元划分受到限制,对跨高比较大的连梁,由于单元划分不够细,将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与形函数有关)为此,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当跨高比大于5时,连梁按框架梁输入、
8、分析。当跨高比小于2.5时,连梁按壳元(洞口)输入、分析。当跨高比介于5和2.5之间时,按壳元(洞口)分析,应细化单元划分;按框架梁分析,结构刚度将偏柔。,连梁的单元划分,连梁与墙的协调节点,框架梁与墙的协调节点,刚性梁广义称谓刚性杆,是一种不能自身变形,但能刚体位移的构件。刚性杆普遍用于结构分析中,但是在结构分析中,不能有太多的刚性杆。因为刚性杆的刚度要远大于正常的结构刚度,使得结构刚度在局部产生病态,容易造成局部失真。程序控制超短构件,对小于0.2m的构件,取0.2m的长度。要区别刚性杆与杆件的刚域,两者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刚性杆、带刚域的杆,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区别:,刚性梁和刚域的区别,刚
9、性梁可以独立位移,但不变形。主要起到传递位移和力的作用。与构件变形不协调。即不符合变形协调条件。刚域则需要依附于构件,本身也不变形,但随构件变形而移动。与构件变形协调。刚性梁与刚域作用是一样的,但效果不一定相同,两者不能互换。,刚性梁使局部转角增加,弯矩增加,垂直于构件的刚域也会使局部转角增加,弯矩增加,沿着构件的刚域不会使局部转角增加,弯矩增加,柱内多节点的连接,当柱范围内有多节点时,应加柱内小梁,以封闭房间。该小梁程序自动定义为刚性梁。,应定义两根小梁,以封闭房间程序自动确认为刚性梁,柱定位点,一根柱抬两根柱,此时,需要加刚性梁。,加两根刚性梁,加一根刚性梁,牛腿,一根梁抬两片墙,此时,只
10、能简化处理。转换大梁上建三根轴线,如下图所示:,中轴线定义宽转换梁,上下两根轴线定义上部剪力墙,建若干竖向轴线定义刚性梁,上部墙与下部刚性梁交点,刚性梁与转换梁的交点,对柱边的短梁,也可以采用定义刚性梁的方法,超过梁宽范围产生短梁,此时才是真正的短梁,应尽量避免,因为应力过于集中。对柱边短梁可以采用加宽、加掖等方法。,柱边短梁加宽,柱边短梁加掖,梁柱偏心的计算模型,当梁柱偏心时,程序自动加刚域,来考虑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也可以通过人工设置刚性梁来实现。,梁的计算模型,梁的刚域,梁端剪力,转换为柱端轴力和弯矩,上下柱偏心的计算模型,当上下柱形心偏心连接时,程序自动加刚域,来考虑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
11、。,柱水平刚域,上柱轴力,转换为下柱的轴力和弯矩,梁抬墙的偏心问题,当转换梁抬偏心墙时,一般认为在竖向力作用下,墙对下部转换梁作用一个大的扭矩。但事实上扭矩并不大,因为扭矩是由梁两端转角不协调所产生,上部墙体虽然偏心,但它给下部的梁柱作用的是一个同向的弯曲,所以,偏心的效果都转化为两边柱的附加弯矩了。,上部墙偏心将主要产生下部柱的附加弯矩,转换大梁往往占据了一层的层高,并且还开有部分洞口。转换大梁属于一种特殊的转换方式,上部托剪力墙或密排柱。转换大梁上下有两层楼板与之连接,所以具有足够的面外稳定性。转换大梁的开洞,应该避开应力集中区。,模型一,模型二,柱竖向刚域,按墙定义,按大梁定义,一般这种
12、超大梁占有一层的高度,分析模型与构件的配筋模型难以统一,所以采用两次分析用不同的计算模型来解决问题。模型一:梁所占有的一层仍按一层输入,大梁按剪力墙定义,此时可以正确分析整体结构及构件内力,除大梁(用剪力墙输入)的配筋不能用以外,其余构件的配筋均能参考采用。模型二:把大梁作为一层输入,即两层合并为一层,大梁则按梁定义,层高为两层之和,这种计算模型仅用于考察、计算大托梁受力、配筋,其余构件及结构整体分析的结果可以不用参考。层高的增加使柱的计算长度增加,此时程序自动考虑柱上端的刚域,亦使结构分析准确。也可以用FEQ进行二次分析。,2.1。复杂洞口的处理,当剪力墙开洞复杂时,洞口附近的应力状态也复杂
13、,整体计算时,需要简化。对特别复杂的洞口关系,还需要采用应力分析的方法。连梁的受力也与洞口密切相关。,一方面:不管洞口多么复杂,只要剪力墙单元划分合理,结构刚度分析的准确性还是有保证的;另一方面:由于复杂洞口,造成结构构件特征(如梁、柱属性)不明显,如:看似梁但又不受弯而以剪切变形为主,反之亦然。所以,最后往往归集到设计问题。对于特别复杂的开洞墙,可以采用FEQ补充分析。并且通过应力分析来掌握复杂洞口的应力分布。,剪力墙设计控制截面的位置,一般取墙柱在洞口上下方的截面。但是应避开上下角点的应力集中区。对于小开口墙,整体刚度分析时,可以不考虑其影响。在施工图设计时,局部加强即可。洞口产生的连梁,
14、其刚度对结构整体影响很大,所以,合理分析模型是正确分析的前提保证。对于复杂洞口来说,局部的简化是有必要的,但是,简化模型不能使得结构整体分析误差增大。当洞口处应力复杂时,应考虑斜向配筋。以防洞口角部开裂。,2.2。楼板与墙体单元划分的协调,当考虑弹性楼板时,楼板单元划分是否需要与墙单元协调,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对于二维单元来说,单元节点的位移协调模式,是很关键的问题。剪力墙单元划分上下节点的协调:SATWE采用协调划分,自动化份难度较大。有时上下洞口太复杂,造成单元自动化分局部不合理,而产生部分不协调节点。如果不协调节点在墙中部,问题不大;在端部,则会增大分析误差。PMSAP采用两个端点协调,
15、中部采用广义协调的方式。没有不协调节点。广义协调函数是关键。,SATWE上下墙节点要求协调,PMSAP上下墙可以采用附加位移函数作为约束条件的广义协调,广义协调位移函数曲线,墙-墙上下边界的节点协调,剪力墙单元划分左右节点的协调:SATWE采用协调划分,自动化份难度不大。一般不会产生不协调节点。左右节点的协调,没有考虑与边框柱中间的协调。PMSAP同样采用两个端点协调,中部采用广义协调的方式。并且考虑了与边框柱的中部协调。,墙-墙左右边界的节点协调,PMSAP上下采用节点协调,中部采用广义协调位移函数曲线,SATWE采用节点协调,楼板单元划分左右节点的协调:SATWE楼板单元划分很简单,一般只
16、划分一个单元,对异形房间会多划分成几个单元。由于没有中间结点,所以没有协调问题。单元化分粗。这种简单的楼板划分只适用于整体结构的分析。PMSAP采用三角形单元的精细划分,板与板之间的中部节点采用广义协调的方式。并且可以考虑与梁的中部协调。,楼板边界的节点协调,SATWE楼板单元划分不增加周边梁墙的划分节点,楼板刚度只对控制节点有贡献。,PMSAP楼板单元划分增加周边梁墙的划分节点,楼板刚度可以控制是否与梁墙协调。,楼板单元划分与剪力墙单元划分节点的协调:SATWE楼板单元划分,只与剪力墙在房间楼板的节点上协调。PMSAP楼板单元划分,与剪力墙之间可以采用广义协调的方式进行位移协调。,楼板与墙边
17、界的节点协调,SATWE楼板单元划分不增加周边梁墙的划分节点,楼板刚度只对控制节点有贡献。,PMSAP楼板单元划分增加周边梁墙的划分节点,楼板刚度可以控制是否与梁墙协调。,综上所述,SATWE、PMSAP在整体分析时,楼板单元划分粗细影响不大,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很小,所以结构整体分析结果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梁柱结构,分析时不考虑楼板所能承担荷载,只是适当考虑其刚度变化(如:开大洞、薄弱连接等),所以单元划分粗细,对分析影响不大。对于板柱结构,由于楼板刚度是主要因数,楼板刚度将影响到整体结构的性能、内力和设计,所以,应该考虑楼板细分的准确刚度。对于需要局部精细分析,尤其分析板柱结构,或薄弱楼板对
18、结构的影响;楼板与梁、墙的协调等方面,PMSAP要比SATWE更合理、更精确。,2.3。短肢墙和边框柱,对于短肢墙,局部单元划分的疏密,对结构局部分析影响比较明显。当结构中设有较多的短肢墙时,应把“壳元最大边长”选择最小。以提高局部的分析精度。当有边框柱与墙相连时,由于边框柱与墙共同工作,所以边框柱的刚度可以有条件地忽略。边框柱与墙会产生刚度的重复,在分析时宜扣除。考虑边框柱与墙共同工作,其中间节点是否与墙协调,对分析影响不大。,局部短墙肢单元划分较粗,存在局部误差。对结构整体性能分析影响不大,最好考虑局部细分,必须协调节点,可以协调节点,协调后结构刚度增加,端部的超短墙肢可以按边框柱来定义、
19、设计,从整体分析来看,短墙肢的局部细分,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短墙肢较多时,目前,SATWE所能做到的最小划分单元长度为1米。应该说对整体分析已经够了。PMSAP可以划分的更细。单元控制长度可以在1米以下。当然对提高局部精度有好处。但是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对于设计来说,不应或尽量避免设置超短墙肢,如小于500长(指轴线距离)的墙肢,以避免局部分析误差。如果一定要定义超短墙肢,可以把这段端部的超短墙肢按边框柱定义、设计。,3.1。产生不同计算结果的原因,对于复杂结构,规范要求要用两个计算模型不同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各个软件计算模型的局限性,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以免为设计带来隐患。当
20、计算结果不同时:(1)首先检查建构的整体性能指标和参数。对结构的分析控制参数、各层质量、荷载、层高、材料强度、基本风压等等,进行对比。(2)对结构特殊构件的定义进行对比。如:铰接构件、弹性楼板、多塔定义、特殊荷载定义等。,(3)对比结构的性能指标。层刚度比、剪重比、刚重比、位移比、楼层抗剪承载力比值,等等。(4)整体分析结果对比。结构自振周期、楼层位移角、风荷载、楼层倾覆弯矩等等。(5)内力调整及调整方式。地震内力调整内涵较多,如最小剪力系数、0.2Qo、双向地震组合、框支剪力墙、转换托梁等等。(6)构件单工况内力的对比。单工况内力反映了结构在各种外力下的效应,可以很容易对比出问题所在。这是经
21、常采用的方法。,(7)构件配筋验算的设计对比。设计包络和配筋验算可以具体检查出不同软件的处理手段。如:越层柱、越层支撑、边框柱、以及特殊截面的处理等(变截面、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判断,由基本的力学概念,和分析对比来实现。而复杂结构难以用力学概念判断,大多采用分析对比判断其合理性。所以,产生不同计算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有条理地一步步分析。由外至内地分析产生的原因。,3.2。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判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取决于结构建模(含特殊构件、多塔设置、定义)的合理性、计算模型简化的合理性有关。对于模型和算法,有时理论上、规范中,并没有给出现成的准确的方法。
22、这样软件在操作中就要作特殊处理。了解这些特殊的处理,对目前结构分析理论、设计理论的局限性和简化模式,会有较深刻的理解。对于处理特殊部位的现象,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这样处理问题也就容易了。,柱长度系数对配筋的影响,柱长度系数对柱配筋、验算影响很大。目前,软件采用规范方法(有梁柱刚度比、指定等方法)。但是由于长度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从平面框架中简化计算求得。所以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1)对于空间框架,柱受到多方向梁的约束;(2)斜撑对柱的影响;(3)单边有墙时,对柱的影响;(4)梁近端、远端的不同约束,对柱的影响;(5)柱上下端不同连接(梁抬柱、墙抬柱、柱抬墙),对柱的影响;,(6)异形柱、特殊截
23、面柱的长度系数;(7)斜柱的长度系数;(8)层间梁对柱长度系数的影响;(9)楼板刚度对柱的约束作用,也应该对柱长度系数的计算有影响;另外,对于斜支撑的长度系数、梁平面外稳定的长度系数,规范没有给出计算公式。软件只提供补充修改、定义,并不计算(缺省取1)。理解了柱长度系数计算存在的问题。设计中就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简化办法。以解决设计问题。,梁柱重叠作为刚域对梁端弯矩剪力的影响,梁柱重叠作为刚域,可能会改变梁端弯矩、剪力。因为:(1)梁柱重叠作为刚域,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在地震力作用下,端部内力会增加;(2)由于风荷载不变,所以由风产生的内力将减少;(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端部内力将减少;(
24、3)组合设计内力的增加、减少是不一定的;(4)梁柱重叠作为刚域,只有在柱截面较大于梁截面时才起作用。当结构刚度不够时(表现为位移超限),可以选择该参数提高结构刚度。,框剪结构0.2Qo调整的选择和计算方法,根据高规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要求0.2Qo,调整对于结构延高度方向有内收时,应按内收层作为Qo的基础调整值,来调整内收以上层的地震内力。(1)软件并没有这样设计,所以,当有内收时,内收层的调整系数将偏大;(2)统计Qo时,应在:最小剪力系数、薄弱层放大系数调整以后(注意不应在双向地震组合以后);(3)然后进行双向地震组合。组合后的地震内力再乘以0.2Qo的放大系数;(4)放大系数对柱和框架梁端
25、的剪力、弯矩起作用;,(5)可以人工定义调整系数,以解决内收结构调整系数偏大的问题;(6)对于多塔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特别注意。软件目前没有分塔的调整系数,当两个塔的刚度、质量等相差较大时,应分塔再计算、调整一次,以便对比。,框支柱地震内力调整系数的计算,框支柱根据高规需要做相应的地震内力放大。其核心是基于调整的剪力统计方法,和构件效应。(1)框支柱统计Qo时,与统计0.2Qo的一样;(2)放大系数对框支柱和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端的剪力、弯矩起作用;(3)对与剪力墙相连的框支柱(单边或双边),可以不按框支柱来设计控制;(4)当框支柱数很少而体量又很大时,2%的Qo也会使放大系数很大,一般可以认为是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工程设计 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