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ppt
《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力矩分配法.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力矩分配法,一种渐进法,学习内容,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学习目的和要求,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便于掌握。本章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一、基本概念,1、力矩分配法概述,2、正负号规定:,在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假
2、定对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号。作用与结点上的外力偶荷载,约束力矩,也假定顺时针转动为正号,而杆端弯矩作用于结点上时逆时针转动为正号。,3、转动刚度S:,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AB 杆A 端的转动刚度SAB与AB杆的线刚度 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 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而与近端支承无关。当远端是不同支承时,等截面杆的转动刚度如下:,如果把A端改成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或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转动刚度SAB的数值不变。,4、传递系数C:,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即:CM远/M近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远端弯矩可表
3、达为:MBA=CABMAB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如下表。,例题 1,转 动 刚 度,在确定杆端转动刚度时:近端看位移(是否为单位位移)远端看支承(远端支承不同,转动刚度不同)。,下列那种情况的杆端弯矩MAB=SAB,转动刚度SAB=4i是(),4iSAB3i,返回,二、基本运算,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1、单结点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作用下的计算,如图1所示结构,结点集中力偶m作用下,使结点转动,从而带动各杆端转动,杆端转动产生的近端弯称为分配弯矩,产生远端弯矩称为传递弯矩。分配弯矩:M1j1jm(j=A,B,C)(1)传递弯矩:Mj1 cM1j(j=A,
4、B,C)(2),注意:,结点集中力偶m顺时针为正,产生正的分配弯矩。分配系数 1j 表示1j杆1端承担结点外力偶的比率,它等于该杆1端的转动刚度S1j与交与结点1的各杆转动刚度之和的比值,即:1jS1j/S1j,且 1j1(3)只有分配弯矩才能向远端传递。分配弯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近端弯矩,传递弯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单结点结构在集中结点力偶作用下的力矩分配法,M,MiA=4i=SiA,MiB=3i=SiB,MiC=i=SiC,M=MiA+MiB+MiCM=0,a)分配力矩,注:1)称为力矩分配系数。且=12)分配力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近端弯矩。3)结点集中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b)
5、传递弯矩Mji=CMij j=A,B,C,注:1)传递力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2)只有分配弯矩才能向远端传递。,返回,2、单结点结构在跨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将整个变形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在刚结点加刚臂阻止结点转动,将连续梁分解为两根单跨超静定梁,求出各杆端的固端弯矩。结点B各杆端固端弯矩之和为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称为结点不平衡力矩MB。第二步,去掉约束,相当于在结点B加上负的不平衡力矩MB,并将它分给各个杆端及传递到远端。叠加以上两步的杆端弯,得到最后杆端弯矩。,返回,单结点结构在跨中荷载作用下的力矩分配法,1)锁住结点,求固端弯矩,150,150,90,2)去掉约束,相当于在结点
6、加上负的不平衡力矩,并将它分给各个杆端及传递到远端。,MB=15090=60,SBA=43i=12i,SBC=34i=12i,BA=12i/24i=1/2,BC=12i/24i=1/2,30,30,15,3)叠加1)、2)得到最后杆端弯矩。计算过程可列表进行,1/2,1/2,150,m,150,90,30,30,15,M,175,120,120,M图(kN.m),不平衡力矩=固端弯矩之和,节点不平衡力矩要变号分配.,例题 2,单结点力矩分配法,返回,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画M图。,解:1)求,4/9,2/9,3/9,50,50,80,M+MA=mAB+mAD+mAC,=50+8015=45,结点,
7、B,A,C,D,杆端,分配系数,BA,AB,AD,AC,CA,DA,4/9,3/9,2/9,分配与传递,20,固端弯矩,50,50,80,10,15,10,10,最后弯矩,40,70,65,10,10,100,M图(kN.m),100,10,M图(kN.m),三、多结点力矩分配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的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只要逐次放松每一个结点,应用单结点的基本运算,就可逐步渐近求出杆端弯。以图1所示连续梁为例加以说明。加入刚臂,锁住刚结点,将体系化成一组单跨超静定梁,计算各杆固端弯矩m,由结点力矩平衡求刚臂内的约束力矩(称为结点的不平衡力矩),如图b,图b与原结构的差别是:在受力上,结点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力学 力矩 分配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