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教案.ppt
《经济地理学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教案.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地理学电子教案,主讲教师:杜娜,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二OO九年九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七大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外需拉动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 投资拉动型向居民消费拉动型转变 资本引进型向资本输出型转变 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亚洲地缘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中国对亚洲的经济政策应该主要由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国家战略利益来主导。亚洲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中国发展的基本依托,中国在亚洲的利益是中国最关键、最基本、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必须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推动亚洲在
2、经济上合作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是中国落实对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承诺“欧亚大陆”是个错误的叫法,正确的叫法应该是“亚欧大陆”,因为欧洲的正式名字是“欧亚”(EURASIA),欧洲是亚洲大陆的半岛。澳大利亚是亚洲大陆的外岛,叫做“澳大拉西亚”(AUSTRASIA)。亚欧大陆一直是世界政治的中心,而中国又处在亚洲大陆的中心。如果中国四面出击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关系网络,世界经济与地缘战略格局必将发生大变化。东亚国家是中国东部的周边,从长远看,整个东亚地区都具备逐步走向贸易自由化的基础和发展前景。加强与东亚各国的合作将是我国今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目标在经济领域,世界不是单极而是多极的
3、。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说,美国不是经济的单一大国,它必须常常站在平等的立场同欧洲讨价还价。他还说,中国的高经济成长率可能使它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可惜,单独日本或者中国都不可能与欧洲与美国竞争。所以,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尽管存在竞争关系、相互视作威胁,面对欧洲与美国,亚洲各国如果在经济上不合作,其竞争力与利益就将被各个击破。中日的竞争与合作决定着亚洲的经济命运。中日之间想不竞争是不可能的,但是竞争中如果有合作将改变整个亚洲的风气。两国都要从战略高度约束竞争、加强合作,因为没有中日的合作就没有与欧美平行的亚洲。,本课程之简介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
4、类专业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是在强调经济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构建经济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经济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经济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高等数学、经济学原理等,后续课程为区域分析与规划、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学、交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贸易地理学等。,本课程之简介二,三、教学的基本要求1、一般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5、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2、了解不同人类社会发展时期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各阶段特点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动态分析问题的能力。3、掌握主要经济要素的时空变化和空间差异,以及各部门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经济事象的能力。4、牢固掌握人地关系基础理论,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优化协调对策。5、对当代全球化进程和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内容:主要经济要素的时空变化和空间差异,以及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动向和各派学术观点,。2、难点内容:主要经济要素的时空变化和空
6、间差异,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优化协调对策。,本课程之简介三,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李小建主编.(教材)2、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杨万钟主编.3、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谢文蕙等4、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周起业著。5、人文地理学,陈慧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6、区域经济地理学,陈才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7、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世界贸易地理概论,张学政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9、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7、,陆大道著,科学出版社,1999年。10、城市地理学,许学强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旅游地理学,保继刚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区域管理与发展,王铮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13、持续发展导论,牛文元著,科学出版社,1997年。14、地理区位论,张文仲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15、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刘厚俊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本课程之简介四,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
8、展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第十三章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提要: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2、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3、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4、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时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在16世纪以前,经济地理学只是逐步积累着有关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其分布方面的知识,谈不上有规律性的知识。二、近代经济地理学在科学史上,16世纪到19世
9、纪是近代科学建立、发展时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这个时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1、由现象的描述发展到理论的整理、分析,从直觉的、零散的知识,逐步演变成为系统的科学;2、在商业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学中的区位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3、主要在欧美、俄国发展。,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三、现代经济地理学1、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化”趋势愈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高;2、城市化及城市地理问题、区域与区域规划问题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活跃领域;3、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开拓了资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国土整治规划等新方向;4、朝着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四、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10、趋势1、区域综合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2、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3、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4、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概念: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对象;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二、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经济地理学有两大分支:部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1、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导论、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11、经济区划与区域规划学等分支。2、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进行系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如中国经济地理、亚洲经济地理、公司地理学等。,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与经济地理学关系密切的经济科学包括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二、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与经济地理学关系密切的自然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等。三、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与经济地理学关系密切的技术科学如农业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航空技术等等。,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
12、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基于这种研究议题,经济地理学显示出典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特点。一方面,影响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各种自然要素以及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人文要素;另一方面,人类在地表的经济活动已经并且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自然格局,造成了全球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变化和环境问题,成为改变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动力。这种学科特性使经济地理学最有资格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的纽带和各类空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三
13、、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l全球化的研究。涉及生产、投资、贸易、金融、人才流动等各方面,给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各种“流”与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关系。l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技术进步给社会经济空间过程带来的影响尚未得到认识和解释。这成为地理学家不得不关心的议题。l环境与管制研究。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l区域发展研究。主要议题包括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区、学习型区域、知识溢出等。l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重要议题包括企业集群、企业的时空管理、企业的空间形态
14、、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等。l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包括劳动力、性别(妇女)、社区、种族、工会等问题。,第一章复习思考内容,1、说明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了解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与特性;3、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有哪些?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5、您认为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什么作用?6、分析经济地理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的概念是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等)所占有的场所。二、经济活动区位的概念是人类经济活动(区位主体之一)所占有的场所。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流通活动以及消
15、费活动。三、区位条件(区位因子)是区位所具有的属性与资质。,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的一般影响要素主要指: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等。一、土地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土地自身的特性(自然特性)影响土地利用的可能性。2、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影响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因为区位不同,土地的利用价值不同。例如:农业土地利用,土壤特性决定土地自然产出力的大小;土地所在区位影响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分异。,二、原材料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1、运费大小;2、原材料的可运性;3、可替代性;4、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状况。以上因素直接影响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三、能源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1、影响
16、能耗大的产业活动的区位选择;2、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四、资本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固定资本的费用影响区位选择。,五、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劳动力特色2、劳动力素质3、劳动力成本4、劳动力移动,第三节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市场竞争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五、市场次序和管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六、市场意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7、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五节 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航空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区位、经济活动区位、区位条件的概念;2、简述要素投入、市场、区域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3、举一经济活动区位实例,分析影响其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讨论题),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2、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一)六个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
18、城市;2、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3、任何地点的土质条件一样;4、距城区50英里之外是荒野;5、城市的食物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在城市附近有矿山与盐矿。(二)形成机制: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轮作、畜牧业等。,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及贡献,(一)、研究范围1、宏观尺度(国家或大洲范围)的研究事例“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划分依据:欧洲人口的密度、各种农作物的、家畜、水 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2、中观尺度(城市范围)的研究事例“上海市郊
19、区农业类型”3、微观尺度(农村聚落范围)的研究事例“卢旺达村落”(二)、贡献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背后的空间机制。2、目的: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3、基本概念:(1)区位因子(2)原料指数,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一)、理论前提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4、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因子;5、将劳动费用、集聚与分散因子(变形
20、因子)作为考察对象。(二)运费指向论(三)劳动费指向论(四)集聚指向论,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2、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3、原料指数等于1的工业。(二)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三)集聚费指向论的应用,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论主要介绍: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二、胡佛的区位理论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假定条件;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圈层结构;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定条件;4、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5、举一实例,分析杜能农业
21、区位论的圈层结构;(讨论题)6、举一钢铁厂实例,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分析其选址的合理性。(讨论题),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第二节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主要内容: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空间模型四、实证研究五、理论的意义,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一)背景 20世纪初,城市的迅速发展,出现城市的社会经济行为,学者们开始对城市的形态、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进行研究。(二)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及分布的规律。,二、有关基本概念,(一)中心商品、中
22、心地职能、中心地(二)中心性(三)补充区域(四)商品服务范围(五)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六)中心地的等级(七)经济距离,三、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思想及意义,(一)基本思想1、城市是其周围地区的中心地;2、一个大城市统辖一定数量中等城市和更多数量的小城市3、中心地分布有三种变化模式(二)意义1、理论明确城市在区域内呈等级结构分布;2、表明区别城市等级的主要因素;3、表明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4、明确城市职能区域范围与城市规模成一定比例。,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地、商品服务范围、中心地的等级、经济距离等概念。2、简述克氏中心地理论基本思想。3、简述克氏中心地理论的意
23、义。,第五章 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第二节 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 影响,第一节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二)折衷理论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 需考虑的因素有: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一)集中于经济中心区(二)集中于边界地区(三)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第二节 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一)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二)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三)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一)R&D的过程特点(二)R&D
24、的区位要求(三)R&D区位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一)全球集中生产型(二)市场地生产型(三)专业化生产型(四)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一)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二)区域等级关系(三)跨国公司和区域的综合联系 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表现在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 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二)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跨国直接投资原因。2、用折衷理论解释跨国直接投资原因。3、跨国公司如何选择投资
25、国。4、外国直接投资一般有哪些区位选择?为什么?5、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一般有哪些要求?6、举一例,解释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7、R&D的区位选择一般有哪些要求?8、跨国公司生产单位从组织的角度有哪些类型?它们的区位格局有什么特征?9、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存在什么样的关系?10、分析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第六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关系,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一)主导产业选择(二)关联产业配套(三)基础性产业配套(四)潜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二)区域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地理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