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ppt
《唐诗宋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诗宋词,一、绪论,1、唐诗发展概述:唐诗分期以“四分法”影响最大,即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的诗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初唐:又可细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A、前期:宫体诗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B、中期:出现“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反对“上官体”,提倡具有“骨气”的刚健之诗,而且在创作上始见壮大之势。使诗歌创作“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走向江山与塞漠。”C、后期:先是陈子昂在理论上提倡“兴寄”与“风骨”(修竹篇序),在创作上也将昂扬壮大的情思与优美的声律词采相结合。38首感遇诗、登幽州台歌等,一扫宫体余风。,一、绪论,
2、同时,沈佺期、宋之问在诗歌创作的声律方面完成乐律诗的定型,故当时律诗又称作“沈宋体”。张若虚、刘希夷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成就突出,尤其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歌意境。2)盛唐:盛唐气象A、山水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王多才多艺,亦官亦隐,又受佛教影响,故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在清新宁静而又生机昂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之趣,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创造出水月镜花般的明静秀丽的诗境。辋川集20首 孟亦以疏淡之笔描写山水景物,多表现其隐逸情趣。其田园诗作近似陶诗,如过故人庄。,一、绪论,B、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高适的
3、边塞诗融会了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以政论的笔调表达对战争的意见,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如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两次从军,生性好奇,所以他的边塞诗,总是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丽风光和异域风情,具有乐观浪漫的特征,也极大地拓展了唐边塞诗的内容和范围。白雪歌、走马川行等。C、李白: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诗人。李白性格狂放,故诗中充溢着狂傲的独立人格、非凡的自负与自信,处处皆有“我”在。其乐府诗往往借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使古,一、绪论,古题乐府获得新的生命,把乐
4、府诗的创作推向高峰。其歌行体诗更是脍炙人口,情感的瞬息万变,句式的长短变化,音节的错落有致,使诗歌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李白在绝句创作上也当时难得一见的高手,五绝与七绝兼长,其清新的境界,飘逸的风神,流畅的节奏,朴实的语言,亦罕有伦比。总之,李白诗歌风格兼有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的特征。3)中唐:诗风的转变。A、杜甫:诗风转变之始。杜甫经历了影响唐朝由盛及衰的重要历史事件:安史之乱。严酷的现实使他的诗歌创作由表现自我转向关注国运民生,表现战乱给国家命运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把写实倾向推,一、绪论,向艺术的高峰,因此,其诗素有“诗史”之誉。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写作方法的变化
5、,以叙事手法写时事,将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之中,寓主观于客观。在风格上,表现出沉郁顿挫的特征。杜甫的艺术贡献最突出的就是使律诗的表现手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七律是在他的手里才真正成熟。尽管李杜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们在唐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气象的终结者,那么,杜甫则可以视为中唐诗风的开启者。B、大历诗坛:以刘长卿、韦应物及“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大历诗人既无盛唐诗人那种昂扬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缺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生活的小天地,在他们的诗歌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孤独冷漠的心态,所见的是一种冷落萧瑟、衰飒索寞气象。,一、绪论,C、韩孟诗派:追
6、求雄奇怪异之美。孟郊作诗最先呈现出怪奇倾向,毕生的失意与沦落使他的诗风幽冷,往往以幽僻、清冷、苦涩的意象表现其苦寒的生活,尤其善于以“寒”字为中心,表达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韩愈有极强的用世之心,性格狷直褊狭,曲折艰辛的入仕经历和屡遭贬黜的官场生涯,极大地加剧其心理冲突,因此,他的诗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而且常跃动着一种怨愤郁躁的情绪。以险怪意象、甚至是丑陋的事物入诗歌,形成了以丑为美的特色。其另一创新是“以文为诗”,此一创作倾向对宋诗影响深远。李贺也是韩孟诗派的重要成员,出身唐宗室,家境贫寒,强烈的致身通显的心理期待与冷酷的现实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再加上身体羸弱、心理脆弱,所以内心充满失落感和屈
7、辱感,精神抑郁,恋生惧死。于是,他不断地思索人生、命运与生死,一、绪论,问题,诗作中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来抒发自己无尽的苦闷。D、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此前,张籍、王建较早从事乐府诗的创作,以“俗人俗事”入诗,反映社会风貌。中唐贞元元和年间,士人精神再度振奋,他们在政治上的主体意识明显。因此,一些诗人开始注重诗歌“补察时政”的作用,白居易就曾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且,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诗歌又须真实、显俗。白居易早期创作的讽谕诗都属此类作品,广泛地反映民生疾苦,语言浅切平易。后期因仕途挫折,思想转变较大,而创作大量“闲适诗”以及一些感伤诗。E、刘禹锡、柳宗
8、元 二人都有远谪遐荒的经历,但由于个性的差异,故创作上表,一、绪论,现出不同的特征。柳宗元过于执着,对那场导致自己终身沉沦的政治悲剧始终难以忘怀,最后抑郁而终,使其诗文创作充满压抑与苦闷,染上一层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而刘禹锡则乐观、坚毅,能直面苦难,超越苦难。因此,其诗充满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尤其是其咏史怀古诗,那种对历史和人生深刻思索,睿智而又隽永。此外,其诗受民歌影响,以竹枝词吟咏风俗,获得巨大的成功。4)晚唐:王唐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使诗风再次转变。当时的士人无论对王朝还是对自身的前途都不抱太大的希望,这种抑郁悲凉的情怀很早就在咏史诗中体现出来。A、咏史诗:以杜牧、李商隐为代表,他们都以
9、诗人的慧心和敏锐,从一点生发,逼出无情的历史逻辑。李诗往往把历史教训凝结在一个细节、一副图景之中;而杜诗则以政治家、军事家的眼光,直接站出来进行议论褒贬。,一、绪论,B、爱情诗: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由于在功业仕途上缺少出路,礼教又比较松弛,晚唐士人便转向从男女性爱方面寻求心灵的慰藉。温诗习惯用艳丽细腻的笔调描写女子的容颜和情态,语言华丽,色彩秾艳,给人以感官与印象刺激。李无题诗以爱情体验为中心,通过典故的大量运用和意象的独特组合,抒发自己惆怅、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思,形成了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诗的旨意具有多义性。C、苦吟诗人:以贾岛、姚合为代表。D、隐逸诗人:陆
10、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E、关注现实诗人:聂夷中、杜荀鹤等。,一、绪论,2、唐宋词发展概述:1)唐代:A、敦煌曲子词:初期的民间创作的产物。B、现存最早文人词,是被视为李白的两首词作菩萨蛮与忆秦娥,被后人称为“百代词曲之祖”。C、中唐,文人创作词渐成风气。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都留下词作,其中,白居易、刘禹锡所作的忆江南,脍炙人口。此时的词体制短小,多为令词。D、晚唐五代,词的创作已成熟。尤其是西蜀与南唐二地,出现花间词人与南唐词人。温庭筠被称作“花间鼻祖”,是词史上第一位以词著称的大词人。花间派名源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就总体风格言,其创作以歌咏男欢女爱、离别相思为
11、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特征。,一、绪论,南唐词人以“二主一相”为代表,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宰相冯延巳。其中,后主李煜的成就最大,由于经历人世沧桑,其词作充满亡国之痛与人世之悲,情真而不事雕饰。2)宋代:A、北宋:可分四个阶段a、宋初以令词为主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在体制与题材方面,与花间词相近,词风清丽闲雅。b、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在体制与题材上都有突破与创新,创作大量长调慢词,描写都市风光,抒发自己羁旅情怀,风格上雅俗并陈。c、以苏轼为代表的时期: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作出卓越贡献,以诗为词,开创豪放词派。d、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时期:周精通
12、音律,善于创调,能自度曲,是婉约词集大成者,也是连接两宋词坛的重要纽带。,一、绪论,B、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由于经历家国不幸,李清照词作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抒发青春蓬勃的少女和少妇情怀,词风清新婉丽,笔触细腻缠绵;后期以国破家亡的大悲剧为背景,抒发时代的不幸与个人的不幸,风格沉郁凝重、慷慨悲凉。C、南宋:靖康之变,中原沉沦,对当时文人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爱国主题成为南宋词作的主旋律。其中,辛弃疾最为著名。辛弃疾既是一个文人词客,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抗敌英雄,身为“归正人”,本欲南归后尽展其雄才武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可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他不但壮志难酬,而且还遭受歧视,迁徙不
13、定。所以,其词作中多表现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展示自我英雄形象。雄豪激烈的情怀,雄奇,一、绪论,飞动的意象,雄伟壮阔的境界,雄健刚劲的语言,构成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以文为词”进一步解放了词体,扩大了词的思想容量和题材领域,使其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语不可用”的艺术境界。由于辛弃疾的影响,在其周围聚集一批爱国词人,后人称之为“辛派词人”,主要作家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激情满怀,充满爱国赤诚。除辛弃疾及辛派词人外,南宋词坛上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讲究格律音韵词人,以及史达祖、张炎、吴文英等人在词作中以咏物词来寄托亡国之痛。3、诗词文体特征比较:1)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看:从
14、原始歌谣到诗三百,诗乐一体;屈骚开始,将配乐而歌的诗演变为纯语言艺术的“徒歌”,汉乐府是配乐歌唱的,建安时,一、绪论,代诗的文学性要高于其音乐性,南朝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脱离音乐后的纯语言的诗发展到日臻完美的阶段。词是在音乐的土壤里萌芽和诞生的,是一种音乐文学,也就是说,音乐性是词体最基本的特征。但词的合乐与诗的合乐是有区别的,其区别有二:A、所配的音乐体系不同:就诗而言,先秦时的音乐一般为雅乐,汉魏六朝时乐府诗所配的主要是清乐;而与词相配的是燕乐,是一种融合域外音乐的新兴音乐。B、配乐的方式不同:诗主要是“以乐就诗”,先有诗,然后给诗配乐;而词是“以诗就乐”,依声填词,言合于声。2)从诗词外
15、部的形式上看:A、词的句式长短不齐B、词的句法灵活多样C、词的押韵上的多种因变,一、绪论,D、词的对仗多样E、词的体式繁复3)从诗词的题材上看:一般而言,诗所抒发的属于大情,有关国家、民族及政治等重大题材;而词所抒发的主要是小情,特别是有关男女之情。(见P28-30)4)从诗词的风格上看:诗庄词媚(见P31)5)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追求色彩鲜美(见P34)。第四节(略),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1、唐以前山水田园诗:1)山水诗:A、自然山水作为诗歌中的背景描写 a、诗经中有一些关于山水的描写,但其中的山水并不是作为专门的描写对象,一般缺乏整体性,只限于山水景物的个别形象,
16、而且多是作为比兴用的,处于陪衬地位,在写法上比较单纯、简略。b、楚辞开始借登山临水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但其描写目的,不是表现山水景物本身的美,也不是有意刻画登山临水之乐趣,而是藉此抒发作者的某些情感。(P51)B、山水诗的产生和山水诗流派的初步形成:a、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被视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b、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 由于刘宋开始对世家大族政治特权的收敛,谢灵运仕途失意,转而寄情山水。其山水诗表现出“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特点,即写景细致生动,语言精工华丽,清新自然。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等。与谢同时的另一位诗人鲍照,也写过一些山水诗,风格
17、幽深,代表作如登庐山。c、南齐诗人谢朓:谢朓是山水诗发展过程中又一位重要作家,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在继承大谢刻意描摩的基础上,开始在写景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将写景与抒情较好地结合起来。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游东田等。总之,唐前山水诗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2)田园诗:A、最早写到田园生活的诗歌是传说中唐尧时期的民歌击壤歌(见P56)。B、诗经中也有一些关于田园生活的描写,如王风君子于役、小雅大田、豳风七月等,开始对田园生活稍加具体的描绘。C、田园诗的巅峰: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之交的时代,由于时局动荡及性本爱丘山,在经历几次仕
18、隐后,终于辞去官职,归隐田园。其田园诗不仅描写田园风光,也写出自己脱离官场、田居生活的各种感受;在艺术上取得杰出成就,其最大特点是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常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既生动地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恬淡心境真率地抒写出来。苏轼曾评曰“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此后,鲜有出其右者。,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2、唐代山水诗简论:1)初唐山水诗: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基本上承袭南朝山水诗描摹细致的特点,情景交融还没有成为主体的写作特色;二是篇中写山水的名句多,而全篇写山水而且写得很好的少;三是写山水的诗歌局势尚未开张,气势阔大的作品少见。A、李世民望终南山,隐有帝望雄霸
19、之气。B、马周凌朝浮江旅思,体物甚微,亦见羁旅愁怀。C、杜审言经行岚州,灵巧清新。D、宋之问灵隐寺,有壮大、精工名句。E、陈子昂度荆门望楚,平淡简远。F、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阔大的气势中蕴涵用世之心。2)盛唐山水诗:山水诗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风格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二是雄,李白为代表。,二、山水田园诗词论析,A、张九龄,是唐代诗坛上最早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其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入庐山仰望瀑布水表现庐山瀑布的气势。张诗在初盛唐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清澹之风对后来的王孟产生一定影响。B、孟浩然的山水诗以“清淡”为主要特征,多以山水表现其悠闲、清旷、淡泊的心境。从万山潭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