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肿瘤靶向.ppt
《纳米材料与肿瘤靶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材料与肿瘤靶向.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靶向给药与纳米技术,报 告 人:侍海丽日 期:2012-05-23,2,CONTENTS,前言纳米技术靶向给药基因治疗展望,3,前 言,在21世纪,癌症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癌症占总死亡原因也高达20%,目前癌症的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幸运的是,治愈癌症不是没有希望,纳米技术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突破,4,在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已有较好基础及做出实质性成果的是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基因治疗技术。这种技术是以纳米颗粒作为药物和基因转移载体,将药物、DNA和RNA等基因治疗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同时也在颗粒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
2、分子,在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性药物和基因治疗。,前 言,5,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系指在1-10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物质的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物质在纳米尺度下,显著地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而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物,称为纳米药物。药物纳米载体是以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治疗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药物输送和基因治疗。,6,纳米药物优势,研究发现,纳米颗粒由于有足够小的纳米尺寸,从而能够从高通透性的肿瘤血管中渗出(EPR效应),进入肿瘤
3、组织,集中在肿瘤周围。纳米级药物载体可以进入毛细血管,在血液循环系统自由流动,还可穿过细胞,被组织与细胞以胞饮的方式吸收,提高生物利用率。通过纳米技术开发具有靶向性、多种功能的药物传输体系,有助于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并将毒副作用降低到较低的水平。,7,纳米药物的分类,纳米乳剂 纳米脂质体纳米粒药物 固体脂质纳米粒 纳米囊与纳米球磁性纳米药物温度敏感性、pH敏感性、光敏感性纳米药物免疫纳米药物,8,纳米药物尺度的优势,9,癌症治疗主要手段化疗,缺陷:,用量大,缺乏专一性,对正常组织毒副作用强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和变态反应药物外渗引起皮肤或血管腐蚀化疗后会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脱发;肾功能紊乱,10,
4、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药物 特定靶向区域,选择性浓集定位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细胞内,11,靶向给药优势,定义:在特定的导向机制作用下,将药物输送到特定靶器官,发挥治疗作用组成:药物+载体+导向“神奇子弹”优势:药剂用量少,毒副作用低;药效持续,长时间保持靶目标的有效药物浓度,12,靶向制剂,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备的三大要素:定位浓集、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基本分类:1、被动靶向制剂:微粒吞噬(生理特征,RES效应)2、主动靶向制剂:表面修饰(单抗定位)3、物理化学靶向:磁性、热和pH敏感、栓塞性微球等,13,基础肿瘤生物学在体
5、内实验中,平均每十万个静脉注射的单克隆抗体中,只有1-10 个能到达靶标。在肿瘤成像技术中造影剂也存在类似的限制。纳米粒子表面具有高度的可修饰性,使用纳米粒子靶向输药将大大改进对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手段。,靶向定位能力,14,靶向机理,被动靶向(Passive targeting)主动靶向(Active targeting)物理化学靶向(Physico-chemical targeting),15,被动靶向 即自然靶向:药物被载体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肝、脾、肺等器官。一般的微粒给药系统具有被动靶向性能。微粒给药系统被动靶向机制:体内网状内皮系统(RES)中吞噬细胞,将一定大小的微粒作为异物而
6、摄取,较大的微粒由于不能滤过毛细血管床,而被机械截留于某些部位。,16,根据微粒大小自然分布:粒径:7um 肺毛细血管机械截留 7um 肝脾中单核巨噬细胞摄取 100-200nm微粒被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摄取 到达肝枯否细胞(Kupffer cel1)溶酶体中;50100nm微粒进入肝实质细胞中 50nm 透过肝脏内皮细胞/通过淋巴传递到脾和骨髓中,17,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对微粒的吞噬作用决定于 1.血浆中的某些特定蛋白-即调理素(opsonins)2.巨噬细胞上的有关受体 微粒通过吸附调理素,粘附在巨噬细胞的表面,然后内在的生化作用(内吞、融合)被巨噬细胞摄取。,18,大分子和
7、颗粒进入和排出细胞,胞 饮 吞 噬,19,被动靶向制剂的载体:乳剂 脂质体 微球 纳米囊 纳米粒,纳米球,20,脂质体(Liposomes),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分子层形成的薄膜内所构成的超微球状囊泡,这种具有类似生物膜双分子层结构的分子囊称脂质体(liposomes),21,脂质体的形成与结构 构成脂质体双层的封闭小室:内部-中心水性空间(包含一定体积的水溶液)周围被脂质双层包围而独立 外层-脂质双层形成的泡囊,lipid bilayer,aqueous space,22,水溶性药物:在中心水性空间或层间水性空间 脂溶性药物:在双分子层的疏水空间 常见形态:球形、椭球形等 大小:几十nm
8、 几个um之间,Hydrophobic drug in lipidbilayer,Hydrophilic drug,23,脂质体是以磷脂、胆固醇等类脂质为膜材,具有类细胞膜结构,故作为药物的载体,能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增加药物对淋巴组织的指向性和靶组织的滞留性。特点: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缓释性 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降低药物毒性 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24,脂质体使抗癌药物在靶区具有滞留性 由于肿瘤细胞中含有比正常细胞较高浓度的磷酸酶及酰酶、因此将抗癌药物包制成脂质体,不仅由于酶使药物容易释出,且可促使药物中肿瘤细胞部位特异地蓄积。因此,如将包封于脂质体的抗癌药物直接注入瘤体,能使局部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材料 肿瘤 靶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