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治道(综合版).ppt
《儒家治道(综合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治道(综合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 理 哲 学 课件(管理类本科教学使用),讲解人:程宇宏E-mail:Tel:13533971518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第五讲 中国传统治道思想,儒家治道,一、孔子与儒家,(一)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子”为中国古代的尊敬的称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其弟子与再传弟子编撰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是先秦的“显学”之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的意识形态,后世更将孔子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二、孔子仁学思想概述,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仁学
2、是最为核心、最富于哲学智慧的内容。据杨伯峻先生的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共使用了109次。究竟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中往往针对不同情境、不同对象,给予不同指点,让学生从中领会。因此有必要作出具体的分析。孔子“仁学”的精神,千百年来已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探索“仁政”的真谛构成为无数志士仁人探询理想之“治”(管理)的精神动力,形成了与西方管理风格大异其趣的中国“治道”传统。,论语颜渊篇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将“仁”的基本内涵说成是“爱人”。在孔子那里,“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包括孝悌、忠恕、诚信、恭敬、宽慧、克己、智勇等德目,而其中都贯穿着一种真诚的“爱人”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3、依据冯友兰先生的解释,孔子论“仁”,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仁”的基础;一类是“为仁”的方法;一类是“仁”的内容;一类是“为仁”的成就。,1、仁的基础:人的真性情,孔子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有真情实感,这就是“仁”的主要基础。“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1)“仁”是人的真性情的流露“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 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 冶长)(2)有子曰:“孝悌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仁者,人也。”(礼记中庸),2、为仁之方,(1)忠恕之道“忠”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论语
4、雍也)“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也。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2)克己复礼曰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5、矣。”(论语颜渊),3、仁政与德治,将孔子的“仁”推之于治道,就要求管理者实行“仁政”与“德治”。论语为政篇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具体论述。,三、儒家治道理念概述,(一)正己安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具有鲜明的“人本”关怀。如论语乡党篇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的仁学观念推之于治道,就是人本主义管理。所谓“人本管理”
6、,就是要求突出人的地位,把人作为主体,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同时通过道德自律与伦理规范,使人和组织通过良性的双向作用,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1、修身为本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2、善良意志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7、,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3、仁礼合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子曰:“恭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儒家 综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