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防御机制).ppt
《精神分析(防御机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防御机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分析疗法(三),课堂作业,1、比照精神分析理论的防御机制,看看自己平时“擅长”哪种防御?(必答)2、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选择)3、哪些因素会导致使用防御机制?(选择)3、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选择),心理防御机制 一个人直接的、习惯性的心理保持机制。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现实或超我之间出现矛盾造成心理冲突时,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自我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来控制本我,减轻焦虑。,主要理论(五)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特点,1、防御是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主要指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和攻击性欲望。2、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
2、挥作用。3、防御机制的运作可能会导致现实事件的部分缺失或扭曲(如否认)。4、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是通过防御机制来调节的。,四大类防御机制,(1)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投射、分裂等。(2)幼稚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倒退、幻想和内向投射机制等。(3)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 等机制。(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对使用者来说,这一机制能改变现实情况,使其不必面对现实。但在旁观者看来,他们的感觉和行为却是古怪的。,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否认,否认:指个体在
3、现实生活中遇上痛苦得难以接受的事情时,会在潜意识中对之加以拒绝或否定,当作没发生,以免产生心理痛苦。亲人去世,留有碗筷、说走亲戚去了(与清醒承认现实相比,假装更能让她接受)精神病性的否认可导致一个人拒绝承担自己行为上的任何责任。,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外射,外射:自我把不能接受的或者不好的欲望、冲动和意念归咎于别人。50步笑百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妄想性投射:对外部现实的显著妄想,常带有被迫害的意义。患者从别人身上感知到了自己的感情,然后根据这种感知而产生行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见的被害妄想)。通过妄想性投射,不愉快的感觉由于将责任推诿给别人而减轻。,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分裂,分裂作用(split
4、ting):其作用是避免两个以上的矛盾内容或情感同时在意识中存在。一个幼小的孩子可能会对你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两分钟后他可能又会大发雷霆:“我恨你!”,幼稚的心理防御机制,此类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对使用者来说,它能减轻或消除由于体验到亲密人际关系受到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在旁观者看来,他们的行为是适应不良的,甚至是令人讨厌的。,幼稚的心理防御机制退行,退行指个体面临应急事件时,为降低焦虑,放弃已学到的成熟的应付方式,通过使自己倒退到儿时的幼稚状态,以回避现实危机和困难。添加弟妹后,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尿床、要人喂饭等幼稚行为,博得父母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分析 防御 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2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