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pt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住2个基础知识点,掌握2个核心考点,高效训练6道题,提能,课时限时检测,第二单元种群和群落,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_。(2)调查方法样方法,抓住 2 个基础知识点,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数量特征,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随机取样,等距取样法,标志重捕法a适用范围:_、活动范围大的动物。b计算公式:_(N为种群数量,M为标记个体数,重捕数量为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m)。(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对农林害虫的_,渔业上_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活动能力强,NMn/m,监测和预报,捕捞强度的确定,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若某城市2012年出生10人,死亡2人,迁入20人,迁出13人,该城市总人口数为1 000人。(1)出生率新出生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_(2)死亡率_(3)迁入率迁入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_(4)迁出率_,死亡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2,10,20,迁出的个体数目个体总数,13,3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如图),ABC,根据上图分析,将各年龄组成类型、名称、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用线连起来。,【提示】AcEBbDCaF,名师点拨(1)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2)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
3、。,4性别比例种群中_数目的比例。,雌雄个体,二、种群的数量变化,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如图_。(1)产生原因:在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等条件下。(2)数学模型:_(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3)曲线特点:_。,食物和空间,没有敌害,NtN0t,种群的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如图_。(1)产生原因:环境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空间、食物和天敌等。(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_,有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停止增长,名师点拨(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
4、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2)增长率增长速率:“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而增长速率逐渐增加;“S”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逐渐降低,而种群增长速率是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的。,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调查方法只有标志重捕法,【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因此选项A错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
5、三个年龄期,因此选项C错误;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D选项错误。【答案】B,2(2013潍坊模拟)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t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解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对于呈“S”型增长的生物种群来说,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在K/2左右。【
6、答案】B,3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答案】A,4(2013山东淄博摸底)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进行统计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解析】本题结合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考查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标志重捕法适用于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种群内
7、不同个体的快速混匀的生物类型,如喜鹊;样方法则适用于不移动的生物(如植物)或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物种的种群数量。【答案】D,5对下列四种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S”型增长B若的纵坐标代表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C若的纵坐标代表增长速率,则A点对应K值,B点对应K/2D曲线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速率,【解析】若的纵坐标表示增长率,对应“J”型增长率曲线;若的纵坐标代表增长速率,此曲线为“S”型增长速率曲线,A对应K/2,B点对应K值;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
8、长率曲线。【答案】B,6(2014陕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请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的问题。(1)要估算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2)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应_(多选)A在调查地段内,随机设置1 m2的样方若干B在调查地段内,依据植物密集程度设置大小不等的样方若干C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的个体数,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D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的个体数,取其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3)调查小组对某地的5种植物进行了连续六年的密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如果AE 5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最可能是_;调查期间,该地区曾经遭受特大干旱,这最可能是
9、发生在_年。(4)下面图1和图2是从不同角度对上表中植物C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图中的b、e点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_。图1中a点和图2中的_点对应,此时种群年龄组成最可能是_。,图1图2,【解析】(1)对于像野兔这样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2)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一般是用样方法。取样时,应随机取样;统计各样方的数据,应取其平均值。(3)AE 5种植物中,植物C持续快速增长,呈“J”型增长之势,可能为入侵物种。在2007年,除C以外的其他物种都较上一年明显减少,可能是遭受特大干旱的影响。(4)b点种群数量达到最大,e点出生率死亡率,表示该种群数量已经达到
10、了K值。图1中的a点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与图2中的d点相对应。此时其年龄组成最可能是增长型。,【答案】(1)标志重捕法(2)AD(3)C2007(4)环境容纳量(或K值)d增长型,考点一 63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掌握 2 个核心考点+1个高考必备实验,一、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如下图)。,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拓展延伸样方法的适用对象和范围(1)样方法不仅能调查生物的种群密度,还能调查
11、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2)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种群的特征1.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考向预测练 1,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解析】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等的影响。另外,年龄组成能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因此,2代表出生率,3代表死亡率。【答案】C,种群密度的调查2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
12、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记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D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考向预测练 2,【解析】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样方法除适应于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外,一些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如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等也可用此法进行密度调查;由于蛇的活动范围较广,故调查某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用标记重捕法。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得到种群密度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到的密度只是估计值,一般不
13、是最精确的实际值。将M只鹿标记后,在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根据种群密度计算公式可知,该鹿群约有(Mnm)只。【答案】B,考点二 64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二、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1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2影响因素: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对“J”型和“S”型曲线的综合考查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考向预测练 1,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
14、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解析】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答案】A,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4.(201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填“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考向
15、预测练 2,(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为_。(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填“K1”、“K2”或“0”),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此时东亚飞蝗不断地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解析】(1)种群在“J”型增长过程中,t年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0t,图示阴影部分为通过环境阻力淘汰部分生物个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群 特征 和数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