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ppt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Developmental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第一节 概述,1.掌握概念2.掌握病因3.了解分类,子宫内脑&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部分神经元产生 移行&组织异常导致出生后颅骨神经组织及覆盖被膜畸形和精神发育迟滞,最终导致终生的畸形或残障。,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本组疾病多达上百种,病因&发病机制不完全 清楚胚胎期特别是妊娠前3个月神经系统处于发育 旺盛期,胎儿易受到母体内外环境各种致病因 素侵袭导致发病。感染;药物;辐射;躯体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症状见于出生时或出生后,在神经系统发育过 程中逐渐出现与遗传性疾病区别:内外环境各种致
2、病因 素侵袭,后者由遗传基因决定,感染:母体病毒(风疹病毒)细菌螺旋体原虫等 病原体透过胎盘侵犯胎儿,引起胚胎先天性感染&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异常脑积水白 内障&先天性耳聋等药物: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苯二氮卓类&氮 芥等可使胎儿致畸,抗甲状腺药或碘剂可引起甲 状腺功能不足,影响脑发育导致呆小症,病因&发病机制,病因,辐射:妊娠前3-4个月母亲下腹&骨盆部放疗&强g 射线辐射可引起小头畸形,小脑、眼球发育畸形躯体疾病:孕妇患糖尿病严重贫血CO中毒等可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异位胎盘可导致胎儿营养障碍,羊水过多使子宫内压力过高,引起胎儿窘迫&缺氧心理社会因素:妊娠期抑郁焦虑恐惧紧张&酗酒吸
3、烟均影响胎 儿发育,病因,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的分类,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的分类,第二节 先天性脑积水,1.掌握脑积水分类2.掌握脑积水临床表现3.了解脑积水治疗,先天性脑积水(Congenital hydrocephalus)是CSF分泌过多循环受阻&吸收障碍导致脑室 系统&蛛网膜下腔CSF过多积聚并不断增长,继发脑室扩张ICP增高&脑实质萎缩,概念,交通性脑积水(communicating hydrocephalus)CSF可自脑室系统流至蛛网膜下腔,但CSF吸收 障碍&分泌过多阻塞性脑积水(obstructive hydrocephalus)脑室系统某部位阻塞使CSF循环受阻&脑室扩张,临床
4、分类,阻塞性脑积水常见:1.中脑导水管狭窄畸形:中脑导水管狭窄、分叉、中隔形成或导水管周围胶质增生 2.Dandy-Walker综合征(又称第四脑室侧孔闭锁):先天性第四脑室 形成大囊,枕部突出及小脑畸形。3.Arnold-Chiari综合征:小脑扁桃体下蚓部疝如椎管内扭曲延长,并且部分突出及小脑畸形。4.Galen大静脉畸形:压迫导水管引起脑积水。5.其他先天畸形:如脑膜脑膨出、脑穿通畸形、无脑回畸形等均可并发脑积水。6.颅内出血:后颅凹出血所致的蛛网膜炎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于第四脑室或小脑幕切迹水平的蛛网膜下腔。7.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后的纤维粘连使第四脑室出口或蛛网膜下腔粘连。,脑实质长期受
5、压变薄,白质萎缩比灰质严重,脑回平坦、脑沟消失。最易受损害的是并肢体、锥体束、基底节、四叠体。第三脑室向下凸出,可压迫视神经、嗅束、垂体。,病理特点,1.头颅形态改变:头围增大,头颅与躯干生长比例失调,头颅过大而重,以致垂落胸前,患儿呈头颅大,颜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的容貌。,临床表现,2.颅内压增高:脑积水增加,前囟扩大、张力高,骨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颅骨变薄,叩诊时可出现破壶音征(Macewen);且患儿头发稀少常出现抓头、尖声哭叫。,3.神经功能障碍:患儿早期生长发育正常,后因第三脑室后部的松果体侧隐窝扩张,压迫中脑顶盖部出现眼肌麻痹,类似Parinaud综合征。变现双眼球下旋,上部
6、巩膜时常暴露,可见眼球下半部常落到下睑下方,称之为“落日征”,是先天性脑积水的特有体征。展神经麻痹常见,可有斜视、眼球震颤。晚期出现表情呆滞、生长停顿、智力下降、视力减退,严重者痉挛性瘫痪、共济失调、去脑强直。患儿的头部控制力差,一般不能坐也不能站立。,4.病程发展缓慢:早期发育正常,以后逐渐缓慢出现生长停顿,智力下降。,临床表现,1.测量头围:正常新生儿头周围径(额、枕)为33-35cm,出生后6个月头围增加每月约。本病患儿的头周围径为正常的2-3倍。2.头颅平片:颅腔扩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前后囟扩大、蝶鞍加深、颅面比例明显增大。3.头部CT平扫:脑室系统扩大,额和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
7、前部半球间裂增宽,鞍上池增大,额顶区脑沟加深增宽。4.颅脑MRI:脑室扩大程度与蛛网膜下腔大小不成比例;脑室旁和额角膨出或呈圆形(冠面显示);三脑室呈气球状,压迫丘脑,使下丘脑下移;脑脊液重吸收征:表现为脑室周围弥漫性长T2高信号。5.脑室(前囟穿刺)及腰椎双侧穿刺做脑脊液酚红试验,可鉴别阻塞性脑积水或交通性脑积水,还有助于鉴别脑室系统内有无梗阻。,辅助检查,诊断,1.婴儿出生后渐进性头颅明显增大及其特殊形态改变,前囟扩大或膨出,或较大儿童有头痛、颅内压增高症状。2.查体头部叩诊有破壶音,有落日征。3.头颅X平片有颅内压增高的影像表现。4.头颅CT、MRI可确立诊断并可进一步明确病因。,交通性
8、脑积水,诊断,梗阻性脑积水,诊断,1.巨颅症:头颅增大,但无落日征及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与体征。头颅X线无路高压征,CT或MRI表现脑实质增大,脑室正常。2.佝偻病:头颅增大以额顶结节突起明显,呈不规则或方形,前囟扩大但颅内压不高。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3.脑脊液增多症:可用透光试验鉴别。4.婴儿硬膜下血肿:常有产伤史,有高颅压表现,但无落日征,CT或MRI有助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先天性脑积水治疗应手术解除阻塞 大脑导水管成形术或扩张术 第四脑室正中孔切开或成形术 枕大孔先天畸形可行后颅窝&上颈椎椎板切除 减压术 侧脑室与腹腔颈内静脉心房分流术等 药物治疗减少CSF分泌&增加机体水分排出,首
9、选乙酰唑胺 蛛网膜粘连可试用泼尼松口服,第三节 脑性瘫痪,1.掌握脑性瘫痪定义2.掌握脑性瘫痪临床表现3.熟悉脑性瘫痪护理,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病导致的动障碍&姿势异常疾病或综合征。,概念,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表现为痉挛性双瘫、偏瘫、手足徐动等椎体与椎体外系症状,可伴有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及癫痫发作。,1.病因,1.获得性 出生前病因:如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妊娠毒血症&放射线照射等 出生时病因:早产,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羊水堵塞胎粪吸入导致胎儿脑缺氧,难产&过期 婴儿产程过长,产钳损伤颅内出血&核黄疸等 出生后病因:各种感染中
10、毒颅内出血&严重窒息2.遗传性 病因不明的病例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史,病因&病理,其中,早产、低体重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脑性瘫痪致病因素,且孕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脑性瘫痪的患病率约高。,人体正常肌张力调节&姿势反射的维持依赖于 皮质下行纤维抑制作用与周围Ia类传入纤维易 化作用的动态平衡。脑发育异常使皮质下行束受损,抑制作用减弱,引起痉挛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感知能力(如视听力)受损智力低下。基底节受损手足徐动。小脑受损共济失调。,1.病因,病因&病理,病理改变以弥散的、不同程度的大脑皮质发育不良或萎缩性脑叶硬化最多见。皮质和基底节有分散的状如大理石样的病灶瘢痕;其次为局部硬化和脑积水、脑贯
11、通畸形。,2.病理,病因&病理,1/3的病例有肉眼可见的畸形,如脑回狭窄、脑沟增宽等。2/3病例有显微镜下的结构异常,如皮质各层次的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白质萎缩、部分中枢结构胶质细胞增生等。,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我国采用以下的分类方法:,分类,按肌张力、姿势、运动模式分类: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无法分类型。,按瘫痪部位分类:四肢瘫:两上肢、下肢和躯干的瘫痪而言;痉挛型中两下肢重,加上躯干和上肢的障碍,多为重症型。双瘫:两下肢重、躯干和上肢比较轻;几乎都见于痉挛型,为脑性瘫痪的典型类型。截瘫:两下肢局限性瘫;具有代表性的是脊髓
12、损伤时的脑性瘫痪,障碍局限于下肢,躯干和上肢大致正常,故临床大部分此类患者被称为双瘫的轻型。偏瘫:指一侧的上肢和下肢瘫痪,尤其是上肢障碍较重。重复偏瘫:一侧上、下肢障碍重于另一侧上、下肢者。三肢瘫:三个肢体有障碍,或者是四肢瘫的不全型。单瘫:仅一个肢体瘫痪,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主要为锥体系损伤,并发椎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损伤,常伴有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临床症状多始于婴幼儿期;病情轻重不一;多数患儿在出生后被家人扶起来才发现;患儿常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及认知、行为异常等,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因素:早期性: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非
13、进行性:脑性瘫痪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1.痉挛型:占全部病人的60%70%。病变波及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束系统。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特点;临床检查可见椎体束征。,临床分型,痉挛型双侧瘫痪:下肢重于上肢,患儿行走迟缓,肌张力增高明显。本型患儿智力发育多正常,少有癫痫发作。,迟缓型双侧瘫痪:运动发育延长,肌张力松弛,无肌肉萎缩,腱反射正常或减弱,关节被动运动幅度增大,患儿智力低下。多发生于8个月内的婴儿,病程至2岁左右,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增强、关节过伸消失。,痉挛型偏瘫:右侧发病较左侧多
14、,上肢受累较下肢重,瘫痪肢体自发运动减少。患侧肢端生长发育迟滞、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病理征阳性。部分由癫痫发作,约25%智力低下。,痉挛型四肢瘫:四肢瘫痪几乎是混合型。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并常用言语发育障碍和视力异常。,痉挛型截瘫:仅双下肢受累,多呈双侧对称,常因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呈外展强直的剪刀样步态。,2.强直型:此型很少见,由于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身体异常僵硬,活动减少,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使其四肢做被动运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有持续的阻力,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严重智力低下、癫痫等。,3.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患儿的20%。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
15、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当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协调及无效的运动增多。随年龄增长多转变为肌张力紧张型。智商较高,独立活动最为困难。,4.共济失调型:由于小脑、脑干损伤,表现为小脑症状,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型:摇晃,走路时两足间距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常有意向性震颤,肌张力低下。言语徐缓。眼球震颤极为常见。,5.震颤型:此型很少见,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震颤。,7.混合型:以上某几种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症状混合,或3中不同特征混合。其中痉挛和手足徐动型混合常见。,6.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很少,本型常为婴幼儿脑瘫的暂时阶段,以后大多数转为痉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发育 异常 性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