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尘技术讲稿.ppt
《矿井防尘技术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尘技术讲稿.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井防尘技术培训,乐乐整理发布,安全资格培训课程,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其他,第五节 矿井防尘(227),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粉尘的性质及危害二、尘肺病及其防治三、煤尘爆炸防治,第五节 矿井防尘(227),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粉尘的概念一、粉尘的性质及危害(一)总称:细微岩矿颗粒(不按尺寸);(二)分类:1、按存在状态:浮尘,落尘;2、按吸入状况:呼吸性粉尘(肺泡)、非呼吸性粉尘、全尘;3、按成分,煤、岩、水泥粉尘;4、按产生方式:生产性、非生产性。(三)危害:1、职业病;2、爆炸;3、污染环境。、
2、,第五节 矿井防尘(227),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四)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1、SiO2 含量来源:地壳中固有的存在状态:结合态如K2OAL2O3 Sio2(长石)危害:含量高,致病力强。分布:无烟煤高,烟煤低,岩石里含量更高。重要:粉尘浓度标准,粉尘严格定义都按SiO2含量分列。,第五节 矿井防尘(227),第五节 矿井防尘(228),2.密度3.表面积4.凝聚和吸附性质:5.润湿性:除尘(润湿性,湿式除尘)6.光性质:测尘,光吸收和光散射7.自燃和爆炸性性质:危害8.磁电性:电(静电)除尘和磁化水,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粉尘的产生源采面(机)和掘进面,第五节 矿井防尘(227),矿
3、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矿工尘肺概况 病例分布(一)地质开采方法落后、设备陈旧的矿、发病率高;(二)地方矿高,国有矿6.3%,地方矿8.1%;(三)患病人数前六名的有:山西、河南、四川、辽宁、陕西、安徽;(四)患病率前六名的有:青海、北京、福建、湖北、陕西、新疆;(五)工种:掘进工占病人数50%.,二、尘肺病及其防治(228),正常肺示意图,尘肺纤维状示意图,尘肺纤维状示意图,尘肺切面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空洞形成,尘肺切面见多数灰绿色黄豆大小形结节,结节周围为 致密的纤维组织,尘肺切面呈黑色,示散在粟粒性结节,肺门淋巴结肿大并有灰白色矽结节。,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二)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一
4、)原因1SiO2导致肺部纤维化2煤尘堆积二、)影响发病因素1、煤尘的成份:游离SiO2 越多,发病危险性越大;2、分散度:各种直径的粉尘质量占总粉尘质量的百分比叫分散度。呼吸性粉尘越多,发病危险性越大;00.5m可呼出;02m进入肺泡的主要尘;05m绝大部分发现于肺泡中;3、粉尘浓度浓度越高,发病危险性越大;4、接尘时间:在粉尘浓度高的场所,发病期短;5、其它:如身体状况、环境因素等。,二、尘肺病及其防治(228),二、尘肺病及其防治(228),(三)预防尘肺病宏观措施1、组织措施:机构建立,定期组织体检;2、技术措施:综合防尘,定期检测;3、卫生保健措施。,(四)尘肺病及症状1、分为1期、2
5、期、3期,数字越大,病情越严重,肺部吞噬细胞死亡的越多,纤维网孔越小,3期矽肺呈浅灰色,呼吸浅而短,基本丧失行走能力。(五)尘肺病的(微观)个体预防1、加强个体防护;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肺部健康;3、多食用肉、蛋、奶、血块、动物油、蜂蜜类食物,多吃纤维长蔬菜;4、不吸或少吸烟。,二、尘肺病及其防治(229),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三、煤尘爆炸与预防(230),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大、最为突出的事故。据19912001年全国煤矿事故统计,1次死亡3人以上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2903起,死亡21940人,平均13天发生1起。其中,发生死亡10人/次以上的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
6、故352起,死亡10192人,相当于7天发生1次;发生死亡50人/次以上特别重大事故22起,死亡1850人。而2001年1年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667起,死亡2446人。,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粉尘爆炸一、煤尘爆炸过程:C+O2=CO(CO2)+热量(即煤尘与氧气剧烈反应过程)二、煤尘爆炸条件:(一)煤尘要具备爆炸性 有的煤尘只燃不爆,而有的则能爆炸,衡量标准:煤尘爆炸性鉴定。(注:以前用挥发分含量为标准已不再使用,仅作参考)爆炸性鉴定:教材P230(二)漂浮煤尘达到一定浓度:下限:45克/立方米,上限:2000克/立方米。一般认为:4的断面,周边上只要沉积0.04厚的煤尘,全部飞起,就达
7、到了爆炸下限,实际上很容易超过这个厚度。(三)火源:700度以上;(四)氧气不低于18%。,三、煤尘爆炸与预防(231),),三、煤尘爆炸与预防(231),二、危害及特征:1、高温.比瓦斯爆炸的温度还要高。(1600-2000度以上)、高压(700Kpa以上);2、剧毒气体。比瓦斯爆炸产生CO还要多。(CO8%以上);3、链式反应的连续爆炸。比瓦斯爆炸破坏范围还要大。(全矿性毁灭);4、点燃感应期短:40280MS;(挥发分越高,感应期越短。)5、特征:1、温度高而干燥,而瓦斯爆炸温度高而潮湿;2、CO含量高;3、产生粘焦、皮渣(弱爆:粘焦在支柱两侧呈椭圆形;中爆:在迎风侧呈三角形;强爆:粘焦
8、在背风侧,迎风有烧痕),而瓦斯爆炸则没有此现象。案例如下:,煤尘链式爆炸案例,煤尘爆炸的明显特征,电路严重违章的惨重代价,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例1:1988年11月1日,农六师大黄山煤矿7号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2人。事故原因爆破母线短路产生电火花引起局部煤尘爆炸,高温热源波及9号煤仓造成煤尘爆炸。事后调查发现,爆破拐弯距离为34m。例2:1968年10月24日山东某矿掘进迎头爆破时,炸药没有完全爆炸产生火焰,随后引起爆燃,造成煤尘爆炸,死亡108人,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例3:1967年9月30日20时,苇湖梁煤矿730水平东一北石门处发生瓦斯煤尘爆炸,15人死亡,4人重伤。原因:通风不良,瓦
9、斯积聚,无炮泥反向爆破。,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例4:2002年5月20日13时35分,新疆米泉源通煤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源通公司)二分公司煤矿(二分矿)+590水平西翼3#煤门B2采仓工作面发生一起重大煤尘爆炸事故,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有56人,其中+590水平西翼25人被困灾区,经全力抢救,16人受伤,9人死亡。从职工调查中了解到,该矿“破炭室”(煤仓)经常堵,在煤尘大时,采用将炸药与水炮泥捆在一起放明炮的方式处理,在煤尘小或比较潮湿时,直接放明炮。,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事故前一个班就放了三次明炮。同时,在采仓中无煤时,经常采用在“破炭室”仓口放明炮,以爆破震动促使采仓片帮、冒顶,达到出煤的目的。从
10、事故区域幸存者的调查和现场遗留物体的勘察等分析,事故发生时,“破炭室”放了明炮,导致了煤尘飞扬。(惨状见下图),放明炮、糊炮引爆煤尘,煤尘爆炸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惨象,瓦斯煤尘爆炸惨像,瓦斯煤尘爆炸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煤尘爆炸的影响因素1、煤的挥发分:Vr=Vf/(100-Af-Wf)100%挥发分越高,爆炸性越强,但不作为有无爆炸性衡量标准;2、灰分和水分:灰分水分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小,挥发分大于15%,灰分影响不大;3、粒度:d 60m爆炸增强性减缓;4、瓦斯及可燃气体影响:瓦斯和其它可燃气体参入,爆炸界限扩大(下限下降,上限上升)5、氧含量:氧含
11、量增加,点火温度降低,否则升高,氧含量低于17%,煤尘失去可爆性;6、引火源:温度、热量越高,越易点燃,爆炸界限扩大,三、煤尘爆炸与预防(231),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三)煤尘爆炸事故防治一、防煤尘飞扬和沉积1、煤层注水:倾向回风巷注水;走向工作面注水(降尘率60-90%);但工艺复杂;2、湿式打眼;3、用水炮泥;4、通风排尘;5、喷雾洒水;6、冲洗煤尘。二、防煤尘引燃防明火、炮火、动静电火、机械火花等。三、防事故扩大1、分区式通风;2、设防爆门、反风装置;3、岩、水棚隔爆;4、加强培训,提高防灾意识,杜绝违章行为。,三、煤尘爆炸与预防(231),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非矿用开关案
12、例,煤尘爆炸惨不忍睹,煤矿粉尘概论 概述 粉尘的概念 粉尘产生源 粉尘的性质粉尘的危害 尘肺病概述 尘肺发病原因 粉尘爆炸粉尘监测与管理 概述 浓度及其检测 浓度检测方法 游离SiO2检测 分散度检测 防尘管理,矿井安全工程(粉尘部分),第三节 浓度检测方法和技术一、滤膜法测尘原理图3-1,矿井防尘-检测与管理,图3-4,矿井防尘-检测与管理,二、滤膜测尘法:1、将滤膜放在氯化钙或硅胶器皿中干燥1-2小时,然后在毫克级天平上称重(W1)。2、采样器调节、检查等效阻力(Q=20升/分),将滤膜安装在采样头上。3、采样头迎风,开采样器并准确计时,使流量计稳定在规定值(20升/分)。4.关闭采样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防尘 技术 讲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7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