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1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点。2.背诵全文。3.检查生字、新词。4.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文,看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点画下来。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
2、互不相连。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3.练习朗读(可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板书4.小结: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
3、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三)检查生字预习(四)指导背诵1.朗读练习。2.熟读后再练习背诵。背诵时先求熟练,后求有感情。(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六)作业1.抄写字、词。2.背诵全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2设计理念: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自学自悟,自得其乐;以读代讲,通过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爱美情趣,激发爱国之情;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设计特色:发挥个性,自主学习;图文结合,多向导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教学流程:一、从课题切入,图片激趣:(5分钟)谈话导入:孩子们,老师听说你们个个见多识广,知道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介绍有关桂林的情况呢?(板书:桂林)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资料是从哪儿得来的?(看来从网上获取资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板书:山水)桂林的山水非常美,我们一同去观赏观赏吧。(播
5、放桂林山水配乐图)二、以读代讲,理解课文内容。(17分钟)师:作家陈淼不仅身临其境去观赏了美丽的桂林山水,还把它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大家想读读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同桌齐读、快速默读、站着读1、学习第二自然段。(7分钟)(1)抽生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教师板书:静、清、绿)(2)问: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一自然段读好呢?(1、重读有些词语:如“波澜壮阔、水平如镜、静、清、绿”2、漓江水的三个特点要读出喜爱和赞美的语气。)师配乐范读课文。(3)自由读,抽读。(4)理解课文内容。师:作者为什么要写大海和西湖?(采用对比,突出了漓江水独特的美)漓江的
6、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作者在写漓江水的特点时还运用了排比句式。谁能仿照作者的写法说一个排比句?(5)男生齐读这一自然段。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3分钟)(1)抽生读课文,说说读了后的感受。(2)抽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然后齐读本段。3、学习第三自然段。(5分钟)(1)抽生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段?(教师板书:奇、秀、险)(2)指导朗读,分组读。(3)桂林山的特点作者运用了三个分句写得非常的生动具体,你觉得每个分句里哪个词语最能概括它的特点?(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4)引读本段。4、学习第一自然段。(2分钟)(1)抽生读课文,问:你知道了些什
7、么?(教师板书:甲天下)(2)齐读本段。三、欣赏我国其他地方的风景名胜配乐图片,然后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北川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5分钟)四、分组交流讨论,学习写作方法(5分钟)屏显1、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观察点在哪儿?2、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3、主要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观察点:船上;顺序:由近到远;景物特点:外形)五、拓展延伸。(8分钟)师:桂林的山水实在太迷人了,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它吧(可以画画桂林山水;可以美读课文;可以写写学文后的感想;可以写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板书设计:水:静清绿6、桂林山水 甲天下山:奇秀险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3教学目标:知识和
8、能力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3.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过程和方法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2.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难点:1.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2.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风景。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游玩。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
9、下”道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和人们对桂林山水由衷的赞叹。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课件出示:桂林风光的画面,伴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激发起学生心中的美感,使学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兴趣是的老师”,让学生想学,是学生获得能力的内在动力,这样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对桂林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请你们自由朗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课文中找出一个总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
10、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语文教学中要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抓住主干,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重点,深入领悟(1)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那么桂林山水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一,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桂林水的美)思考二,作者是按怎样的层次向我们介绍漓江水的?齐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用大海和西湖的水与漓江水作比较,然后描述桂林的水有
11、什么特点。)(2)画出描述漓江水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静清绿)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漓江的水真静呀,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漓江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漓江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联想)(三组句子,每组的后半句,从感觉、视觉、联想三个方面,分别补充说明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程度,给人的印象深刻、鲜明。)(3)这一段,既然是对漓江水的静、清、绿的描述,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本段开头先写大海和西湖的水呢?引导学生把这一段与有无第一句做对比朗读,体会用大海的波澜壮阔和西湖的水平如镜来衬托漓江的水,更能突出漓江水具有独特的关。(4)这样的
12、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后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真”对增强赞美感情的作用,体会排比句式的气势和所表达的情感。)4.品读课文,感悟写法(1)读了这段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二段的?(2)小结第二段的学习方法。一读课文知整体(这段话写的内容);二读课文分层次(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三读课文抓特点(水的静、清、绿);四读课文学方法(比喻、排比,衬托与补充描述)。5.合作学习,交流品读(1)根据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小组学习后汇报: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13、?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自学完第三自然段后,我适时地展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桂林的山”的画面。通过这样的画面展示来引导学生感受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在此段的教学中,我则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层次间的停顿,突出“真”的重音,体会排比句式的贯通气势,表达欣赏、赞美的感情。(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我采取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之进人“舟
14、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之中。这一环节我先伴着优美的音乐范读课文,读后鼓励学生说出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由学生自主、探究地分析出*的结构:总、分、总。从总的概括“桂林山水甲天下”,到分别说出这山、这水怎样完美地形成天下奇美之画,自然引出*最后一段,让学生用语言描绘这幅美丽的画卷。6.积累语言,尝试运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几道拓展练习(1)关于读的: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和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2)关于写的:沙澧河是全市人民的母
15、亲河、生命河,保护好、开发好沙澧河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市人民要把它建设成独具滨河特色的风景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休闲长廊。仿照二、三段的写法,来具体地描写一下我们家乡的沙澧河。可以写现在的景色,也可以想象开发好以后的美景。学而能动,懂而会用。此环节的设置就是要在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从“懂”走向“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说课稿4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
16、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一、整体感知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17、。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耸立着。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4)学生质疑问难。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板书课题)(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
18、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2)在分别看水和山时注意它的特点,边看边想象,用欣赏的方法看。(3)说说观察内容时要说出从哪儿看出来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珑,优美动人。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有象山、老人山、骆驼山等,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几只小船青山、绿水、红花、小舟汇成一幅锦绣山河的美景。)(4)学生试说图意。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近处渔人的竹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对岸几条木船静
19、静地停靠着。远处有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请学生说说桂林的山。(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请学生说说山水交融的情景。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讨论分段。(1)指名朗读课文。(2)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你读懂了什么?(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3)另外几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桂林山水 教学 设计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