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与社会.ppt
《生物科学与社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学与社会.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49讲生物科学与农业第50讲生物科学与工业第51讲生物科学与健康第52讲 生物科学与环境,第十五单元生物科学与社会,浙江科技版,第十五单元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十五单元 考试说明,第十五单元 考试说明,第十五单元 知识框架,第十五单元 复习策略,从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卷来看,该模块难度系数为0.63,考查内容基本上为课本基本主干知识,因此在复习中注意理清课本主干知识体系,并结合浙江一些特色农业或工业进行理解运用。1生物科学与农业 本专题包含四个考点,其中有一个考点全部要求为,着重掌握设施农业与常规农业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设施农业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他三个考点着重掌握教材内容为主。,第十
2、五单元 复习策略,2生物科学与工业 本专题包含三个考点,涉及知识难度不高,主要是理解和记忆水平,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这一考点虽然要求为,但与其他模块的知识联系比较密切,需作重点内容来处理,固定化酶的方法中的包埋法需要重点掌握,能够通过列表比较传统疫苗、基因工程和核酸疫苗的相关内容,扎实掌握生物工程疫苗的相关内容。3生物科学与健康 本专题包含三个考点,其中有一个考点要求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考点,由于可以与免疫等内容相结合,成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其他两个考点着重掌握教材内容为主。,第十五单元 复习策略,4生物科学与环境 本专题包含三个考点,生物入侵是本专题的重要考点,详细掌握生物入侵全过程是解决该考
3、点的关键。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深入掌握原理,结合生产实际掌握好具体的几种处理技术。,第十五单元 使用建议,1本单元分为4讲,建议6课时完成复习,每讲1课时,另外,单元训练卷和讲评各1课时。2(1)生物科学与农业 本讲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施农业、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考生可以关注。同时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及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也希望考生引起足够重视。预计2011年高考,以简答填空为主,难度0.78左右,较易得分。,第十五单元 使用说明,(2)生物科学与工业 本讲知识是自选模块生物部分的命题重点和热点,特别是结合教材
4、中列举到的一些工业生产过程解决新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预计2011年高考,以简答题为主,难度0.78左右,较易得分。(3)生物科学与健康 本讲内容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介绍生物科学与健康的关系,命题人很容易以此为情境来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自选模块生物部分的命题重点和热点,预计2011年高考,以简答为主,难度0.78左右,较易得分。,第十五单元 使用说明,(4)生物科学与环境 生物科学与环境内容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紧密相关,试题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更多的结合社会中的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考查。预计2011年高考,以简答填空为主,难度为0.78左右,较易得分。,第49讲 生物科学与农业,第49讲 考点整
5、合,微生物,基因潜力,基因潜力,环境条件,杂交,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养分,温度,光照,土壤,不同,生长发育期,设备,储存、保鲜,适宜乃至最佳,设施栽培,设施养殖,地域,季节,第49讲 考点整合,定点系统,检疫,抗性,农作物,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手段或机械设备,生物,天敌,化学,化学药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切断,“预防为主”,扑灭,预防为主,治病灭源,治疗,预防,第49讲 考点整合,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A级,AA级,产地,环境质量,肥料,农药,耕作,第49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设施农业和植物病虫害及动物疫情的防治,1设施农业概述(1)概念:设施农业是使用人
6、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生物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乃至改变生产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2)意义: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随地域、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生产方式。,第49讲 要点探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内容:,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3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主要有病虫害的调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等。(1)植物病虫害的调查 分类:对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依据调查目的、要求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定点系统调查和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等。方
7、式:一般采用取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取样方式有五点式、棋盘式、对角线式、直行式、“Z”字式等。,第49讲 要点探究,发病率与虫口减退率 通过计算发病率能初步了解危害的情况,计算虫口减退率能知道防治后的效果。(2)植物检疫 检疫的任务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国外输入和国内输出及在国内地区之间调运的种子、苗,第49讲 要点探究,木及农产品等进行检疫。禁止或限制危害性病虫、杂草的传入或传出,一旦传入则及时就地消灭,并加以封锁,防止向其他地区蔓延扩展。(3)农业防治技术 主要指采取抗性品种的选育、合理耕作制度的制定,科学肥水管理的建立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杂草发生的环境
8、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或机械设备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技术。,第49讲 要点探究,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来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即生物防治,该防治方法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的特点,而且不污染环境。化学防治技术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作物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而保护农作物的方法称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技术的核心是科学地使用农药。4动物疫病的控制(1)动物疫病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动物疫病是指会引起传染、蔓延和流行,并危害动物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类疾病。,第49讲 要点探究,种类:动物疫病根据致病生物的种
9、类主要分为两大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畜禽传染病 引起畜禽传染病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细菌和病毒两大类,此外还有少数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真菌等。畜禽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第49讲 要点探究,畜禽传染病流行的综合防治。a概念:贯彻“预防为主”,搞好畜禽的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工作。,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3)动物寄生虫病 由寄生虫对宿主的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就是寄生虫病,寄生虫可以暂时或者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者体表,从宿主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使宿主死亡。传播途径 经口腔
10、感染:即寄生虫通过易感动物的采食、饮水,经口腔进入宿主体内的方式。多数寄生虫病属于这种感染。经皮肤感染:寄生虫通过易感动物的皮肤,进入宿主体内。例如钩虫、血吸虫的感染。接触感染:即寄生虫通过与宿主之间相互直接接触,,第49讲 要点探究,或通过用具、人员等的间接接触,在易感动物之间的传播流行。属于这种传播方式的主要是一些外寄生虫,如蜱、螨、虱等。经节肢动物感染:即寄生虫通过节肢动物的叮咬、吸血,传给易感动物。这类寄生虫主要是一些血液原虫和丝虫。经胎盘感染:即寄生虫通过胎盘由母体感染给胎儿。如弓形虫等寄生虫。自身感染:有时,某些寄生虫产生的虫卵或幼虫不需要排出宿主体外,就可以使宿主再次遭受感染,这
11、种感染方式就是自身感染。例如,猪肉绦虫的患者,第49讲 要点探究,呕吐时,可以使孕卵节片或虫卵从宿主小肠逆行入胃,而使原患者再次遭受感染。危害:阻碍幼禽的生长发育;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防治:贯彻预防为主,养为基础,检为依据,治病灭源的防治原则,做好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工作。,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答案】(1)现代化规模化(2)CO2O2(3)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4)牛棚内的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5)太阳光能发酵产热(6)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
12、探究,【答案】(1)病原体(2)核酸(DNA或RNA)(3)病毒(4)一种蛋白质,【解析】本题重在对实验的分析以及相关的动物疫病的知识进行考查。,第49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绿色食品的生产,1绿色食品的概念、分类及标志(1)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2)绿色食品的分类及标志 根据产品的等级不同,绿色食品的生产有不同的标准要求,我国目前将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大类。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外的有机食品,是目前我国食品的最高级标准。,第49讲 要点探究,a概念:AA级绿色食品是
13、指产地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和包装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b标志组成: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植物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分别代表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和生命的希望。c标志寓意:整个标志为正圆形,寓意为保护、安全。A级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符合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第49讲 要点探究,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和包装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2绿色食品的生产(
14、1)绿色食品生产的特点 生产要求:绿色食品的生产应在基本未受污染的洁净环境下进行,生产过程使用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及不良影响,最终获得无污染、,第49讲 要点探究,安全的食品,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特点:绿色食品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即:a选择环境良好的生产地。b在生产加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贮运及销售实行全程监控。,第49讲 要点探究,(2)产地环境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需要对生产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其结果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3)绿色食品生产技
15、术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指对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生产操作规程 以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标准为依据,针对作物种,第49讲 要点探究,类、畜禽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以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4)产品标准和包装标签及储运标准 绿色食品在加工、包装及储运方面也有严格的标准,其中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初级农产品标准、加工产品标准等,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包括标志、设计使用范围、标签标准、包装标准等。此外针对绿色食品储运也有相应的储运标准等
16、。,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第49讲 要点探究,【答案】(1)ABC(2)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生物防治不一定。只有病虫害超过一定的阈值(经济允许受害水平)时才有必要采取防治措施。(3)绿色食品是一种安全、优质、无污染的食品。,第50讲 生物科学与工业,第50讲 考点整合,传统,酵母菌,无菌,控制,基因工程,传统发酵,传统发酵,现代发酵,第50讲 考点整合,胞内,胞外,胞内,淀粉,蛋白,油脂,氧化还原,转移,水解,裂解,异构,连接,酶的活性,混在一起,纯度和质量,浪费,非水溶性载体,收回,反复和连续,载体结合,交联,包埋,制药,淀粉,蛋白,纤维素,第50讲 考点整合,基因,细胞,免
17、疫反应,生物制品,减毒,灭活,减毒,致病,毒性强度减弱,基本无毒,灭活,抗原,灭活,生长繁殖,抗原,传统,难以培养,潜在的危险,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病毒,第50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微生物与发酵食品,人们常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大量生成和积累特定代谢产物或菌体的过程统称为发酵,而把利用农副产品原料通过发酵方法生产和加工制作的食品统称为发酵食品。现代发酵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菌种选育、菌种的扩大培养、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接种、发酵、分离和提纯产物等阶段。,第50讲 要点探究,1菌种选育 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特定的野生菌种,还可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或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工程菌。2菌种的扩大培养 菌种需要
18、经过一个逐级扩大培养的过程。同时还要使菌种保持健壮旺盛的生命力。3培养基的配制 在配制培养基时,主要添加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类等。4灭菌和接种 在菌种扩大培养和发酵生产过程中,如果受到杂菌的,第50讲 要点探究,污染,会严重影响生产,因此,必须严格灭菌后才能接入菌种进行发酵。5发酵条件的控制在发酵生产中,要根据发酵的目的和要求控制好发酵的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等。6分离和提纯 发酵生产的最后环节是经分离和提纯获得产品,并可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1)载体结合法:载体结合法是指将酶固定到非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物理吸附
19、法、离子结合法和共价结合法。物理吸附法,第50讲 要点探究,是指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炭、多孔玻璃等。离子结合法是指通过离子键将酶结合到具有离子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载体有离子交换树交换基团的非脂等。共价结合法是指酶和载体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酶和载体都具有氨基、羧基或羟基等官能团。如图501所示:图501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第50讲 要点探究,(2)交联法:交联法是指通过双功能试剂,将酶和酶联接成网状结构的方法。交联法使用的交联剂是戊二醛等水溶性化合物。如图502所示:图502将酶相互连接起来,第50讲 要点探究,(3)包埋法:包埋法是指将酶包
20、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如将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或包裹在硝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前者包埋成格子型,后者包埋成微胶囊型。图503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或微囊里,第50讲 要点探究,第50讲 要点探究,【答案】(1)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2)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出芽生殖供给酵母菌进行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氮源,【解析】发酵过程需要用到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的大量繁殖是发酵的基础。,第50讲 要点探究,第50讲 要点探究,第50讲 要点探究,【答案】(1)基因工程诱变育种细胞工程(2)微生物菌体微生物代谢产物,【解析】发酵
21、工程中菌种的来源,发酵工程的产物是微生物本身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第50讲 要点探究,探究点二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1酶的类型 生物体内的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新的酶还在不断地被发现。根据酶分布的部位,可以将酶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也可以根据酶催化的底物,将酶分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而国际专业组织统一了酶的命名规则,即根据酶催化的反应和所起的作用,将所有的酶系统地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和连接酶。2固定化酶及其优点 酶催化反应结束后,酶和其底物与产物混合在一起,,第50讲 要点探究,分离比较麻烦,这不仅影响产品的纯度和质量,而且酶不能分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科学 社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