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doc
《《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 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1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突破法:朗读法讨论法能力训练点: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美育渗透点:懂得遇到难题,要动手做做,探求答案。不迷信,不轻信盲从,敢于实践。拓展:回家动手做做实验。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实验的形式导入(两个一大一小的铁球,两个铁球哪个先着地?)亚里士多德认为大的先落地。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吗?我们可以
2、动手做做看。他虽然是个科学家也不一定对,面对问题,我们不要光动脑筋,还要动手做做,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科学家的问题,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3.注意读准以下生字的字音。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2.生字组词。3.指导字形,师范写,讲要点。4.生书写,师巡视。5.示范写,讲要点。6.生订正,师巡视。四、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词语测读。2.复习课文内容。二、学习课文。1.哪一段写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找出来读一读。这个问题怪在哪
3、?2.面对科学家的怪问题,大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况。3.面对议论纷纷的同学们,玛利亚有什么反应?大家读第3段后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她。4.谁来扮演玛利亚和妈妈。面对妈妈的回答,玛利亚说了什么?做了实验她发现了什么?她的心情如何?5.玛利亚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指导朗读。6.科学家对玛利亚说了什么呢?玛利亚明白了什么?三、作业。抄写生字词语。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2教学目标:1、学会“位、朋、友、鱼、这、亚、对、买”8个生字,会认“科、杯、别、议、论、理、些、得”8个字。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玛丽亚感情的变化,感悟有
4、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朗读课文。2、在朗读中感受自己动手试试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二、自主合作,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文中要求学会和要求会认的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座互读,读准字音。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4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等游戏识记生字(去掉音节)。5学生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第一节。1、学生朗读第一节。2、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3、听了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四、写字教学。1、出示本课
5、生字:位、朋、友、鱼2、小组讨论识记方法。3、交流识记方法,口头组词。4、重点指导书写:鱼。老师范写。5、学生练写。一、在巩固生字中读准读通。1、认读生字词语。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读通顺。二、在探究问题中读懂读好。(一)再现“议论纷纷”。1、画一画。面对科学家这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在*中画出来。2、读一读。指名读小朋友的对话。3、想一想。如果你们当时在场,你会说什么?(二)亲手实践,解答疑难。1、朗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玛丽是怎么想的。2、妈妈是怎么回答玛丽亚。指名读妈妈的话。3、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后,又会怎么做。4、她看到了什么。指导读好第4自然段。
6、5、实验探究,体会情感变化。(1)做实验。(2)你看到了什么?(3)面对这种结果,玛丽亚怎么想的?6、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三)练习对话,感悟体会。1、创设情境,理解哈哈大笑。2、自由读,读懂科学家的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3、比赛读,读好科学家的话。4、拓展延伸,加深理解。(1)结合课文,说说从哪里你还能读到这一意思。(2)玛丽亚明白了这个道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指导读好“玛丽亚高兴地笑了”这句话,体会“高兴”之情。(4)说说当你不相信别人的说法时,你会怎么做呢?(四)通过“”了解居里夫人。三、在书写指导中写对写好。6、出示本课生字:这、亚、对、买7、小组讨论识记方法。8、交流识记方
7、法,口头组词。9、重点指导书写:这、亚。老师范写。10、学生练写。板书设计:16科学家的问题自己动手试一试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3教材分析:这是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科学家,一个奇怪的问题;一群小朋友,一些离奇的答案。最后是玛利亚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用事实证明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课文文字浅显,但启迪深刻。它启迪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迷信权威,努力实践就会解决一个个疑惑,得到许多正确答案。共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生字、词并读通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教学目标: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
8、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明白道理。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说的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2.听写词语。问题 错误 答案(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教师巡视,抽生把听写的词语拿到展示台,师生一起订正,可以强调书写规则。教师问:谁能用“问题”一词说句话呢?抽生说。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
9、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2.学习三、四自然段。(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2)年幼的玛丽亚虽然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请教了谁?(妈妈)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
10、读。(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
11、呢?(生:哈哈大笑)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大笑?生:科学家为自己提的问题而发笑。生:科学家看到玛利亚的认真实践而高兴。(3)科学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生自由回答。勾画出反复读。出示小黑板。齐读。(3)玛利亚明白了什么?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权威,多动手做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三、作业:(1)抄写科学家的话。这道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求学生:把一句默记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个字或词就写。(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没掌握方法及时纠正)(2)抄写词语。议论纷纷 满腹疑惑板书设计:25科学家的问题议论纷纷满腹疑惑自己动手试一试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科学家的问题课堂课件4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
12、文。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科学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课的学习中就有“关注科学”的单元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观念和精神态度;科学行为和习惯。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家的问题 科学家 问题 课堂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