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争吵》教学设计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吵》教学设计和反思.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争吵教学设计和反思 争吵教学设计和反思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预习提纲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二、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2、“为什么争吵”。自读14自然段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3、。2、指名分段读课文。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3、学生自读14自然段。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理解“嫉妒”一词。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学生自读58自然段。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a.“我觉得多好!”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c.指读“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
4、?(只是想到防御)6、解决“争吵的结果”。自读913自然段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指读913自然段理解“举起尺子”含义分角色朗读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自读14自然段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三、说读后感受: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四、布置作业: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赞许()争辩()聚精会神()2
5、、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3、用“不是而是”造句。五、课堂小结。争吵教学设计和反思2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为课文分
6、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三、教学过程(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
7、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内容),为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1.概括自然段段意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
8、想向他认错,可是没有勇气。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2.讨论划分结构段: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第三段
9、(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学校,时间推后了。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课文主要内容:“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
10、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四)阅读分析第一段。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
11、”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三、教学过程(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
12、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13、为什么?(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斜着眼睛看。看情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
14、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二)阅读分析第三段。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
15、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
16、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微笑着”,是从描写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写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写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通过语言
17、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总之,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
18、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可以不可以?(可以,“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可以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
19、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三)小结读后感受: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二、教学重点、难点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三、教学过程(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
20、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2.范句:缘故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么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诚心诚意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助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三)练笔:选择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争吵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