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硫磺车间安全.ppt
《焦化硫磺车间安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硫磺车间安全.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作着是美丽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美丽的未来,美丽的人生,美丽的,安 全 生 产,焦化硫磺车间,培训的目的:(一)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二)让员工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安 全 生 产,焦化硫磺车间,美好工作的一天从焦化硫磺车间开始。,安 全 生 产,焦化硫磺车间,目 录,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我们的理想!,我们应该避免的!,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说明事业越成功、家庭越幸福。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后面加再多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关
2、注安全 关爱生命,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人员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事故的发生有原因和预兆,一次重大事故前必然孕育着许多事故苗子,消除“事故苗子”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金字塔理论”(又称为海因里希法则):对330起事故分析 300:29:1,消除隐患、事故苗子,预防为主。,重伤或死亡1起,轻伤或微伤29起,无伤害或事故苗子300起,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的因素2.物的因素3.人与物的综合因素(管理上的缺陷),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1.人的因素
3、: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1)违章指挥(2)违章操作(3)违反劳动纪律,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人与物的综合因素(管理上的原因):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如何做好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做好本质安全有好的安全意识来自安全培训教育。公司级安全教育:安保部进行一级(厂级)安全教育,内容为企业安全文化,安全规章制度,特殊危险地点,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和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案例教育,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消防、气防知识、职业卫生
4、知识,使新员工受到安全生产的初步教育。,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车间级(二级)安全教育:是新员工从公司分配到车间后,由车间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是车间的劳动纪律和应该重视的安全问题,车间内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和安全事项,车间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车间总体生产概况:焦化硫磺车间成立于2014年4月车间现有焦化装置处理量为100万吨/年,采用渣油为原料,经过加热炉加温至485-495度,发生裂解缩合反应。主要产品有干气、液化气、石脑油、柴油、蜡油、焦炭。,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车间总体生产概况:硫磺回收装置,年生产量为
5、3万吨/年,采用酸水、酸性气为原料,经过反应炉加温至1300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产品工业硫磺。车间装置西临原料罐区卸油台,南侧为储运罐区及加氢石改装置,北依公司北墙,东依公司预留区。,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装置内主要危险目标1主要危险点有焦炭塔、加热炉、分馏塔、稳定塔、干气脱硫塔、液化气脱硫装置、气柜、火炬、酸性气管线等。2各系统内其共同的危险源为:超温、超压、泄漏、火灾、爆炸、中毒。,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装置内主要危险目标3反应系统主要介质为渣油、焦炭;4分馏系统主要介质为柴油、石脑油、蜡油。5稳定系统:其主要介质为干气、液化气、石脑油。6双脱系统:其主要介质为干气、液化气。7硫磺工段:
6、主要介质为酸性水、酸性气,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及其他存在的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设施和场所。车间涉及公司重大危险源的是 2万m气柜装置,车间概况及危险因素,风险分析 如果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泄漏、火灾、中毒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从业人员安全须知,从业人员安全须知,从业人员安全须知,若是早点听师训,何必伤腿折胳膊。,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安全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我国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7、,从业人员安全须知,虚心学习,掌握技能以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要努力掌握学到的知识要逐步进行实践生产技能要反复进行练习,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安全三原则”: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遵守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则,标准,正确,迅速,安全,方便,从业人员安全须知,从业人员安全须知,认真接受安全生产教育,1“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2 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电工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和压力管道操作、天车驾作业、电梯作业、厂内机动车驾驶作业等。,从业人员安全须知,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一、权利(一)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8、(二)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三)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四)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五)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 紧急撤离权二、义务(一)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二)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三)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四)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十四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干与生产无关的事4、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
9、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 14、特殊工种,未经取证,不准作业,从业人员安全须知,操作工的六严格,一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二 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三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四 严格执行操作法(票)五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六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动火作业六大禁令,(一)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二)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三)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四)不消除周围
10、易燃物,禁止动火(五)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六)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从业人员安全须知,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一)必须申请、办证,并取得批准。(二)必须进行安全隔绝。(三)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四)必须进行置换、通风。(五)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六)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七)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八)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从业人员安全须知,高处作业禁令,(一)严禁未佩戴安全帽进入高处作业现场(二)严禁未拴安全带高处作业(三)严禁交叉作业时从高处向下投抛物品(四)严禁六级以上风力室外高处作业(五)严禁在石棉瓦上未固定好跳板高处作业(六)严禁高血压
11、、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等患者高处作业,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安全事故定义,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事故的分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安全事故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
12、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从业人员安全须知,焦化硫磺车间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加强焦化硫磺车间本区域安全生产管理,保证车间生产安全运行。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焦化硫磺车间。3职责及要求3.1安全培训3.1.1 车间主任、车间安全员负责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二级),培训时间不少于2
13、4学时。3.1.2 班组长负责工段级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车间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从业人员安全须知,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对车间内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组织上报工作,经上级相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按规定参加复审。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车间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准时参加车间组织的安全
14、培训课程。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外来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内容包括作业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风险管理要求、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安全施工注意事项等,并做好现场培训教育记录,记入外来人员现场安全培训教育记录。,从业人员安全须知,3.2现场安全管理在岗人员规范穿戴劳保用品,执行双人巡检,两人巡检前后间距为5米范围,巡检过程中必须佩戴便携式报警仪、对讲机等防护器材。加强对重大危险源、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和详细度。操作人员每隔一小时在操作记录表上做一次记录,如发现有超出指标范围情况出现时及时采取措施,并进行记录和汇报。当班人员结合安全监控设施的应用加强落实装置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外来人
15、员无故进入装置区范围,特殊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各班组长担负装置区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亲自督促检查落实情况,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适时制定落实夏季防洪、防汛、防火、防雷击和冬季防冻、防凝等各项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各班组对辖区内消防、应急救援设施、安全联锁报警系统落实管理,确保各类设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保障各类设施卫生清洁。安全检查中存在问题由班组负责落实整改,整改期限为5日,对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制定防范措施,作为重点巡检的内容,应于3日内上报车间相关专业管理人员,由车间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负责联系公司相关专业部门督促落实整改。,从业人员安全须知,3.3施工安全管理外来施工人员进入车间内装置区范围
16、内施工,要严格控制,做到多询问,及时检查其证件是否齐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具备,不具备施工条件立即制止,并上报车间或相关部门。施工的内容要与下达或委派的施工内容相符合,不允许班组人员私自安排施工队干与车间下达的指令书以外的任何工作。若有临时急需要的工作任务,必须经车间领导同意后,到达现场确认能够达到施工要求方可动工。班组长负责现场动火、进入容器或储罐内检修等相关作业现场条件落实,经车间管理人员现场确认后,联系公司安全保卫部办理相关作业票证。监护人员落实现场施工监护职责,不得擅自离开监护现场,不得干与监护工作无关的各项活动。监护期间如发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应立即制止或停止现场作业,如果现场施工人员
17、不服从的情况,应立即上报车间或公司相关部门。施工用电,需由车间联系相关部门,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证,不允许施工队私自接电,施工队的所用电器设备必须经电修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在当天的施工完毕后,监护人员应会同施工人员检查动火现场,确认无任何火种残留,将电源开关关闭,动火器材摆放整齐,才能离开现场。监护人员或班组长在存在票据的完工验收栏签字验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从业人员安全须知,3.4安全检查3.4.1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任务是: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或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
18、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3.4.2 安全检查除进行经常性检查外,还进行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车间根据安全检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综合检查、消防器材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3.4.4 综合检查分车间、班组二级,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分别由车间领导、职能负责人或班组长负责。综合性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车间级的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二次,班组级的安全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检查主要是对安全、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等进行的检查。,从业人员安全须知,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
19、检查。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夏季以防暑降温、防洪防汛为重点;秋季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夏冬季四防专项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日常检查分岗位员工检查和管理人员巡回检查。岗位员工上岗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特别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逐级报告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解决。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安全检查,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检查要做好检查记录。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均应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并认真填写“安全检查表”和“安全生产检查台帐”。3.4.8 对检查出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化 硫磺 车间 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6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