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ppt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第三节 渗透变形的预测第四节 渗透变形的防治,一、渗透压力 渗透水流作用于岩土上的力,称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由力的平衡条件:渗透压力J:,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二、渗透变形(渗透破坏)渗透水流使得岩土中一些颗粒整体发生移动而被渗流携走,从而引起岩土的结构变松,强度降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这种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现象称之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1、潜蚀(管涌)2、流土,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潜蚀 渗透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潜蚀包括机械潜
2、蚀和化学潜蚀。机械潜蚀作用:指渗流的机械冲刷力把细小的土颗粒携走,而较大的颗粒仍留在原处。化学潜蚀作用:指当土中含有可溶盐类的颗粒或胶结物时,水流溶蚀了它们,使土的结构变松,孔隙度增大,水流的渗透能力加强。机械潜蚀和化学潜蚀一般是同时进行的,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2、管涌 强烈的渗透变形会在渗流出口处侵蚀成孔洞,孔洞又会促使渗透途经已经缩短、水力梯度有所增大的渗流向它集中,而在孔洞末端集中的渗透水流就具有更大的侵蚀能力,所以孔洞就不断沿最大水力梯度线溯源发展,最终形成一条水流集中的管道,由管道中涌出的水携带较大量的土颗粒,即管涌(piping)。是由潜蚀强
3、烈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不良地质作用,往往形成地质灾害。,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3、流土 在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称为流土或流沙(quick sand)。流土可以使土体强度完全丧失。潜蚀的发展演化可以转化为流土。,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三、研究意义渗透变形一般发生在无粘性土和粉土中。渗透危害:1、基坑开挖出现流砂的现象 2、水坝坝基管涌 3、地下工程突涌砂,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管涌破坏示意图(a)斜坡条件时(b)地基条件时1-管涌堆积颗粒;2-地下水位;3-管涌通道;4-渗流方向,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渗透水流通过一系列
4、的特有的作用过程使土体中某些颗粒松动、脱离、被水携带和搬运,导致土中形成孔洞通道及孔洞通道的不断向源延伸和扩大。这些作用包括:淋蚀或渗流侵蚀 当土层中细小颗粒小于与之呈互层状产出的砂、砾层中的孔隙尺寸时,则细小颗粒可被渗透水流所携带,并穿过这些孔隙通道而被搬运走。土中的细微裂缝、虫孔、兽穴、根孔等大孔洞也可成为地下水流搬运细小颗粒的通道。这种渗透水流的选择性侵蚀,可能是土中管道开始形成的主导方式。,渗透变形的类型与特点,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渗流面蚀 饱水敏感土于斜坡面出露,集中渗流可携带其出口处的土粒顺流而下将之搬运走,于是出口处首先形成一凹入龛并累进性切入坡内,逐步发展为一个地下管道
5、。使渗流流线聚敛的因素有地形、岩性或细微裂隙等。孔道冲刷 土或易蚀基岩中的孔洞或管道开始形成之后,通过这类孔道流动的集中水流即可冲刷孔道壁、冲走可由壁上脱落下来的颗粒而使孔道不断扩大。管涌可以多种方式出现,如涌、土裂隙管涌和虫(兽)穴管涌等。历史上很多决堤事件,也是管涌而产生的,所以管涌如猛兽。1998年,九江大堤是因为管涌而缺口的。,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由于工程活动所引起起的潜蚀和管涌更为常见。如开挖深基坑或采矿竖井穿过饱水粉细砂层,在基坑或竖井中大量排除地下水,造成坑(井)内与边壁之间的大水头差,地下水层便会携带大量砂土由边壁涌入坑(井)之中,这就是工程中通称的流砂(quick s
6、and)。,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潜蚀:即土体中一部分小颗粒被渗透水流携出,较普遍发生在不均质砂层中流土:即土体表层某一部分土粒在垂直土层的渗透水流作用下全部浮动和流走。常发生在大坝下游坡脚有渗透水流逸出的土层中接触流土:即渗透水流近于垂直土层运动,当由颗粒粗细相差悬殊的细粒土进入粗粒土中时,细粒土被水流带入粗粒土中接触冲刷:渗透水流方向与土层平行,细粒土与粗粒土接触面上的土粒受粗粒土中流速较大的水流所冲刷并被它带走。,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引起渗透变形的动力因素是动水压力,一旦当渗流的动水压力达到岩土的抗渗强度(指岩土抵抗渗透水流作用的能力)时,就发生
7、渗透变形。一、渗透变形的水动力条件 地下水在松散土体中渗流时,土颗粒在水头差作用下承受了来自水流的渗透力即动水压力。,水流由下往上渗透时一旦当动水压力与土体的水下重量相等时,土体将处于悬浮状态而发生流土。,单位土体承受的土压力,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太沙基公式 即:土粒的密度愈大,孔隙率愈小,则临界水力梯度愈大,也即土体愈 不易发生渗透变形(流土)。若砂土粒密度s 2.65,n5030,则:但太沙基公式 未考虑土体本身的抗剪强度,所以实测的各种土的临界梯度往往较上述公式计算结果相差很大。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土的结构特性。,土体的水下重量:若dpdq:即:,临界水力梯度Jcr,第二节 渗
8、透变形产生的条件,二、土石结构及颗粒成分条件-土的抗渗强度 土体抗渗强度取决于其本身的结构,制约渗透变形发生的土体结构特性,包括土中粗细颗粒直径比例,细粒物质的含量和土的级配特征,颗粒形状及排列方式等因素。(一)粗细粒径比例 只有当土中细颗粒的粒径d小于粗颗粒的骨架孔隙直径d0时,才能发生潜蚀。据研究其最优比为d0/d=8。一般天然无粘性土均为混粒结构,其孔隙率多为n=39.59%,大颗粒粒径D与其孔隙d0比为D/d0=2.5。所以有利于发生潜蚀的粗细粒径比为D/d=20.,第二节 渗透变形产生的条件,(二)细颗粒含量 只有较多量的粗大颗粒构成骨架,才能形成直径较大的孔隙,易于产生潜蚀。如细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渗透 变形 工程地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