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教育与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案例研究.ppt
《四单元教育与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案例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单元教育与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案例研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教育与社会、人口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案例研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宏观理论与教育问题,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升对教育发展的认知水平,增强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信念。,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与自然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时安排:,4课时,设计思路:,1.教师展示案例(a)引发学生兴趣与讨论(b)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c)概括出观点与原理(d)2.abc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
2、观点与原理(d)3.原理呈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案例呈现学生用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评价与总结。4.原理呈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案例呈现教师对案例分析学生参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案例展示 七、展示原理二、分析案例 八、作业三、展示原理 九、案例展示四、作业 十、分析案例五、案例展示 十一、展示原理六、分析案例 十二、作业,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案例研究,一、案例展示,案例1 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体系 自18世纪建国以来,美国在经济上一直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在政治上提倡民主和平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公平竞争,要求买卖双方都要诚实可靠,不应当以欺骗的手段牟取额外的利益。而政治上的民主则更要以全体国民的诚实、正
3、直为保障。虚假和欺诈是民主社会的毒瘤。因此美国十分注重公民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学生的诚信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弗吉尼亚大学以建立荣誉体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荣誉体系把每位跨入弗大校门的学生纳入其中。每个人,必须在弗大之父杰弗逊的塑像前宣誓不得背叛荣誉体系。荣誉体系的执行者全由学生组成,每个学院选出两名代表成为学生法官,一旦发现弗吉尼亚大学学生的违反荣誉的行为(即说谎、欺骗和偷窃),学生法官将会立即报告学校,请求学校将该生开除。荣誉法庭铁面无私,毫无情面,一旦案情确凿,则该生无论背景、家境、以往成就、对学校的贡献大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离开弗吉尼亚大学。,学生必须在平时的每份作业、论文或
4、考试的首页上部写有一段誓言,英文原文如下:On my honor as a student I have neither given nor received any help for this assignment/test.翻译成中文就是:“作为学生我以我的荣誉起誓,我没有为了这份作业、这场考试给予或接受任何的帮助。”每个学生需要将这段文字手写一遍,然后庄严地签名。教授有权拒绝批改没有荣誉保证的作业或试卷。未经教授允许,学生也不得与人合作完成作业或考试。尽管有时这种荣誉体系有些不近人情,但它的确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方面起到了独特的效果,而且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充分信任。平时,弗吉尼亚大学的大考
5、小考从来没有监考老师,但却很少出现过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一次,有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女生在社会学的期末考试那一天要回家奔丧,教授将试卷交给她说:“回去吧,在飞机上把它做完。”教授并没有要求她提供任何人的监督。这位女生真的在飞机上把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将试卷封好交给了一位空姐代为寄出。空姐在信封上写下了:“林西柏德小姐在旅程中用3个小时独立完成了这场考试,全体在美国国家联合航空公司第1433号民航客机的服务人员可以作证。我们可以以我们的名誉担保并祝贺弗吉尼亚大学有如此卓有成效的荣誉体系和信誉卓著的学生。”【选自马俏:以我的荣誉发誓,载读者2003年第21期】,二、分析案例,诚信是有序、有
6、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社会诚信的丧失不仅阻碍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而且严重破坏社会的法制建设和民主进程。由于市场经济和相关体制还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困扰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症结。案例中弗吉尼亚大学通过建立荣誉体系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我国诚信道德体系建立与发展的新思路。首先,恰当的学校教育可以实现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职能。数年来,“弗大”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无人监考,且几乎没有学生作弊的现象,这足以说明弗吉尼亚大学在学生诚信教育方面确实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其次,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收效
7、甚微,在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中,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其亲自解决道德问题中得到强化和发展。,弗吉尼亚大学的荣誉体系就贯穿于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在“弗大”教父的塑像面前宣誓决不背叛荣誉体系,为“诚信品质”日后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奠定基础。随后,在每一次作业和大小考试中,学生必须亲手抄写“诚信誓言”并亲笔签名。这种以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为素材的诚信教育不但给学生一种亲历的直观感受,而且使他们一生都难以忘记,更容易被他们迁移到日后类似的道德事件中。保障弗吉尼亚大学诚信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该校对于背叛荣誉体系者严惩不贷。教授仅因学生忘记在作业或
8、试卷首页抄写誓言或签名,就有权拒绝批改。这意味着该学生有可能在某门学科上不及格甚至没有成绩。学生违反荣誉体系的行为,诸如说谎、欺骗、偷窃,一旦被发现,就要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危险。因此,即便某些学生有了“非诚信行为”的动机,但当他们权衡利弊得失时,也不会为了小小的一次违规行为而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就自然成为诚信道德的维护者和诚信行为的践履者。,三、展示原理,观点与原理教育主要通过使学生内化作为现代社会有效成员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和社会规范以及为社会培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实现对社会运行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般而言,文化、教育的落后,往往是产生和盛行政治上偏激、盲从、专制主义的原因之
9、一;教育的兴旺发达,又是政治上实行民主、进步的基础性保证。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受教育自身因素和外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制约。教育既不是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中仅凭意识形态的灌输很难帮助学生实现对社会规范的内化。对于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要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为他们提供真实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亲历各种矛盾冲突并切实加以解决的过程中,实现道德的提升。,四、作业,案例1“课改”,想说爱你不容易 王同是河南省某县重点中学的一名优秀教师。2002年9月,学校将王同老师选入“新课改先锋队”,并将其任教的班级列为“课改实验班”。初接触“课改”,王同老师干劲十足,有一种不干出点名堂誓不罢休的执著。他反复参加
10、各种培训、学习,经常听课并尝试制作课件。课余时间,他还与同事共同研究“课改”新思路。在课堂上,王同老师有意识将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在实施“课改”中,王同老师的教学水平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全乡“课改”教师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学生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并获得全县“优质课教师”的光荣称号。,然而,出乎王同老师的意料,学校在实施“课改”后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方式未发生丝毫变化。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依据其考试分数,对于教师的排名则依然只参照学生统考成绩。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师生关系的融洽,学校根本不闻不问。王同老师的学生在统考中没有取得理想的
11、成绩,甚至排在全乡的后列。对此王同老师十分伤心。他非常爱他的学生,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改革到底是对学生的关爱还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也有些同事劝说他,“好学校只抠死知识,课改不课改没什么两样。你两头兼顾怎么能考过别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2004年3月王同老师放弃了已进行一年半的“课改”工作,重新回到“非课改实验班”任教。【选自课改,爱你真的不容易,载2004年3月30日教育时报】,问题与思考,1对于王同老师放弃“课改”的做法,你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2结合本书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谈谈在教育改革中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当如何确立自身教学目标,调动一线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推动教育改革的顺利
12、进行?,案例2“绅士”和“淑女”教育到底该不该?,由于受一些传媒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学生动辄出口成“脏”,在学校内传播灰色口头禅,破坏学校的校风,引发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面对此现象,南京四中的王苏民校长召集全校教师共同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将他们塑造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文明人。全校教师集思广益,最终就语言文明拟出了专项教育活动的计划书。在学校综合楼前悬挂两条宣传标语:“出言吐语勿忘语言文明可净化心灵,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能修身养性”,“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有人对“绅士”、“淑女”这一“立人”标准的制定过程产生置疑,他们认为,学校确立这一培养目标并非
13、是“居高临下”通盘考虑的结果,纯属偶然之举。教育者自己对“淑女绅士”观的认识仅是处于朦胧状态,只是救急的权宜之计;学生对于“淑女绅士”标准的理解也不一。有人对“绅士淑女”本身的内涵给予批评,认为“淑女绅士”是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密切相关。现代中学生性格活泼,用不加界定与不作重新审视的“淑女绅士”标准统一要求他们,很可能桎梏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空间。而且,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平民意识培养,“淑女绅士”有意无意地强化了一种贵族意向,负面效应可谓立竿见影。,南京四中的王校长认为,南京四中提出的“绅士”和“淑女”,其涵义绝对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礼教名词,也不完全是西方上流社会的社
14、交用语。它们是学生们在仪表、谈吐、举止、思维上能够比较成熟、自我规范的一个形象用语,不会抹杀现代青少年的活力和朝气,相反,更能使青少年焕发出纯洁、真挚的人格魅力。选用“绅士”、“淑女”这两个词不但能够打破传统评价话语的规范,让学生有新鲜感和认同的欲望,同时又不与学校一向弘扬的“见义勇为”、“敢做敢当”等构成矛盾。该校一位班主任老师说,他比较认同这个口号,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应该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从目前来看,学校给“绅士”、“淑女”的界定是科学的,在努力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同时,并没有压抑年轻人的天性。“学生课外时间爱笑、爱闹,活泼一点,只要不出格就和“绅士”、“淑女”的要求不相悖。该校的
15、一名学生也表示,以前认为学校的各项活动、评选跟他们这些“中不溜儿”的学生关系不大,他们也没有什么兴趣。自从那样的标语贴出来以后,“对我们触动蛮大的”。同学们都默默地注意自己的言行。“大概是淑女这个词对女生比较有亲和力吧。”【选自金新:“淑女绅士”观的底蕴是什么,载2003年11月13日南方周末】,问题与思考,1你对该校提出的“绅士”、“淑女”的培养目标持何态度?2为什么“绅士”、“淑女”教育能在教育实践中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这一结果给道德教育带来什么启示?3你认为“绅士”、“淑女”培养目标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是否具有生命力?请说明理由。,教育与人口关系问题 案例研究,五、案例展示,案例:教育帮助金
16、寨县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金寨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处,辖29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总人口63.5万,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区人口最多的县。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人多地少、人多粮少、山多林少的县,常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冬天晒太阳,吃饭倚门框,四季靠救济,贼来心不慌”。为了改变金寨县的落后状况,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1983年县政府率先喊出了“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栽树”的口号。由于当地群众始终抱着传统的“多子多福”,“不生男孩不罢休”的观念,因此推行计划生育困难重重。于是,金寨县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力图通过宣传计划生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
17、方式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金寨县1980年成人受教育年限仅为3.7学年,1990年上升到4.5学年,2000年上升为8.3学年。1998年,全县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升学率也由1978年的10%上升为30%以上。,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他们的观念果真有了巨大的转变。他们把眼光从“生男孩”转到勤劳致富和改善生态环境上,真正实现了当年“少生孩子多栽树”的发展目标。2001年,全县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25.3%下降到11.37%,全县无孩和一孩妇女占已婚育龄妇女的54%,多孩妇女仅占9.3%。按“三普”的生育水平推算,20年来全县少生了10余万人,少生人口减
18、少毁林面积6.7万多公顷。同时,20年间,全县多造林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已由1980年的33.4%上升到目前的70%以上。而今,金寨县的顺口溜变成了“绿山绿岭绿村庄,多数农户楼瓦房”。【选自陈昌清:推行计划生育 改善生态环境金寨县实施“少生孩子多栽树”发展思路20年之调查,载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5期】,六、分析案例,建国以来,人口基数大、出生率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计划生育政策上升为基本国策。但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山区,超生问题仍旧较为突出,给当地脆弱的经济和环境带来了日益沉重的负担。其实,说到底落后地区超生问题主要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多子多
19、福”、“重男轻女”在作怪。这一观念代代相传且流传久远,在人们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在心理层次上阻碍计划生育的顺利推行。因此,在这些地区要切实控制人口数量,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封建、落后的传统观念。然而观念归属于人们意识形态,置于人们文化心理的深层,要改变个体及群体的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远非一句口号,一次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金寨县政府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也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试图通过教育来解决人们观念中的问题。他们大力开展扫盲工作,切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不但让金寨县的新生一代掌握了文化知识,而且帮助他们形成了积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人们逐渐认识到:多子多孙不但不是“福”,而且
20、是造成个人贫困的根源;作为负责任的家长,要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而不能把他们置于恶劣的生存状态。用金寨县村民的话说,就是“望子成龙拳拳心,优生优育最重要”。人们观念改变了,推行计划生育便势如破竹。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金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口数量减少了,质量提高了,自然切断了人口、环境、经济的恶性循环。金寨县的人口工作实践为落后地区创立了一个新的链条:发展教育改变落后观念解决人口问题减少生态破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七、展示原理,观点与原理教育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功能。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提高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和
21、自觉性,以及在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一般而言,在现代化社会里,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越高,人口出生率越低;反之,教育越不发达,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越低,人口出生率就越高,越难以控制。教育可以实现人口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育可以提高育龄成年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其做到科学怀孕、科学分娩、科学抚养,从而实现人类的优生优育;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终身教育有助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并使之发展成为质量较高的各种专门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人才的构成包括具有不同科学文化程度的人才之间的比例和具有不同专业和技术的人才之间的比例两个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教育 社会 人口 自然 关系 问题 案例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