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pps
《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pps(2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广东省测绘学会 彭先进,2011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应 试 辅 导下 篇,2,第二科目测绘综合能力暨第三科目测绘案例分析,下篇内容,3,第二科目 测绘综合能力【考试目的】考察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专业技术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测绘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测绘专业之间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第三科目 测绘案例分析【考试目的】考察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综合能力科目在实务应用时体现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际执业能力。,4,第三科目 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内容】本科目考试内容参照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综合能力两个科目的大纲。特别注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地
2、图编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的实务应用。,5,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1,根据国家、区域和工程测量的不同需求,优化设计满足要求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边角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等空间框架基准,并应充分考虑到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的要求。,6,某点的高程异常是指该点的大地高与()之差。A正高B力高C地区力高D正常高,D,7,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法定高程系统是()。A大地高系统B椭球高系统C正高系统D正常高系统,D,8,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A旋转椭球面B水平面C水准面D参考椭球面,C,9,A级GPS网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进行()。A地球
3、动力学研究B地壳形变测量C精密工程测量D卫星精密定轨测量E建立地方坐标基准框架,ABD,10,下列属于地心坐标系统的有()。A1954北京坐标系统B1980西安坐标系统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D新1954北京坐标系统EWGS-84,CE,11,大地测量案例(大地控制网)任务概况:某区域现有的大地控制网是采用传统的天文测量与三角/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的,目前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求。目标: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逐级控制的原则,利用GPS技术建立大地控制网,为“数字区域”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为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建设、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提供基础性测绘服务。,12,1、
4、计算题。本案例中,需设计GPSB级点点位28点,其中新埋点20点,利用旧标志8点;设计GPSC级点点位229点,其中新埋点119点,利用旧标志110点;其中GPSB级点埋设为基本标石,C级点为普通标石。GPSB级网观测采用基于连续运行站的同步观测模式,要求每点观测3个时段,每时段不少于23.5h,GPSC级网采用基于连续运行站的观测模式,要求每点观测不少于2个时段,每时段4h。GPSB级网观测要求联测测区及周边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点4个(不包含在设计点位中),GPSC级网的观测至少需要联测10个GPSB级网点。生产单位现有GPS接收机12台,作业人员、车辆等能够满足12台接收机同时工
5、作。,13,数据处理是要求收集测区及周边5个GPS连续运行站点的数据一同进行数据处理。城市困难类别按类计算。(1)请计算所需的工程总费用(包括内外业)是多少?(2)不考虑迁徙时间,且每天每台仪器观测一个点,采用12台仪器同时作业的点连接观测模式,先观测GPSB级网,再观测GPSC级网,则该工程的外业观测(不包括选埋)需要多少时间?,14,工程总费用计算,15,16,工时计算同步环个数为不小于(n1)/(m1)的最小整数,其中n为设计观测点数,m为同步仪器总数;观测总天数位点观测所需天数同步环个数。GPSB级网的观测点总数为32点,每点观测3天3夜,用12台仪器同时作业,采用点连接的观测模式,每
6、个同步环间需要重复观测1个点,则需要观测3个同步环。则B级网观测总天数为339天。GPSC级网的观测总点数为239点,每点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4h,且每天每台仪器可观测1个点,则C级网需要观测2381121.6,所以最少22天综上所述该项目需要31天能够完成外业观测工作。,17,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2,根据不同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地物以及气象等情况,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并建造适合该区域的测量标志。,18,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作为主要质量控制标准。A精度B可靠性C时效性D费用E测量技术,ABD,19,GPS网点位应均匀布设,所选点位应满足()条件。AGPS观测B天文大地观
7、测C三角网联测D水准联测E导线网联测,AD,20,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3,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情况,编写实施方案,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检验,并依据设计的作业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获得合格的观测成果。,21,下列属于GPS外野观测数据质量检核主要内容的是()。A同步观测环闭合差B各时间段的较差C复测基线长度差D精处理后基线分量及边长的重复性E独立环闭合差及附和路线坐标闭合差,ACE,22,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的方法有()。A方向观测法B往返观测法C分组方向观测法D全组合测角法E对向观测法,ACD,23,在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气改
8、正数,则()测量值。A影响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B不影响水平角,影响竖直角C影响水平角和竖直角D不影响,D,24,下列不符合GPS观测作业要求的是()。A架设天线要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定向线指向磁北B在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0.5mmC严防人或牲畜碰动仪器、天线或遮挡卫星D雷雨过境时应关闭接收机并卸下天线E若观测手簿没有现场填写,事后必须补记,BE,25,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A当前后倾斜时增大B当前后倾斜时减小C当左右倾斜时增大D当左右倾斜时减小E不变,AC,26,以下可以减弱三角高程测量中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的措施有()。A对向观测B提高观测视线高度C利用
9、短边传算高程D延长观测时间E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ABCE,27,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A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B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C大气折光误差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E水准尺分划误差,ABC,28,简述B级、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GPSB级网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颗;观测时段数3;时段长度23h;采用间隔为30s。GPSC级网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观测时段数2;时段长度4h;采用间隔为1030s。,29,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4,根据观测方法
10、和工程项目的要求,选择经过验证、可靠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应符合设计的要求。,30,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成比例分配。A高差大小B测站数C水准路线长度D水准点间方向角E站点高程,BC,31,地面某点的经度为E8532,该点应该在三度带的第()带。A26B27C28D29,D,32,水准测量的精度可以用每公里高差中数的()来评定。A单位权中误差B偶然中误差C理论闭合差D全中误差E往返闭合差,BD,33,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计算工作包括()。A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B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C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D高差改正数的计算E概略高程表的编算,ABCD,34,GP
11、S网平差流程内容包括()。A基线向量提取B复测基线长度差计算C三维无约束平差D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E质量分析与控制,ACDE,35,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5,根据卫星定位控制网的特点,依据工程需要进行似大地水准面(或高程异常模型)的精化工作,完成卫星定位三维控制网的建设。,36,大地测量案例(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任务概况:通过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利用GPS技术结合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已成为高程测量的一种方式。为适应GPS技术以及CORS站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某市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
12、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涉及测区面积约5000km2。,37,目标:某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目标是综合利用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该市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本项目外野工作内容主要包括:GPSC级点选埋50点,GPSC级点观测100点,GPSC级点三等水准联测1000km,外业成果整理、归纳。,38,指标要求:GPSC级网相邻点基线水平分量中误差不超过10mm;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中误差低于20mm。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为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为6mm。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2.52.5
13、,似大地水准面精度0.05m。,39,1、计算题依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本项目的标石选埋、GPS和水准观测、数据处理成本费用额定如下:GPS普通标石选埋为10063.31元/点;三等水准观测为1117.89元/km;GPSC级点观测为5274.53元/点;三等水准数据处理为23.60元/km;GPSC级点数据处理为911.89元/点;似大地水准面计算为60.81元/km2。,40,面积不足1000km2的,按1000km2计算。对精度5cm而面积超过10000km2和精度5cm而面积超过100000km2的,其面积超过部分按上述相应定额的20%计算。假设GPSC级点观测时,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下,
14、每观测一个点需要技术人员2人,1个工作日,1套观测设备。,41,请进行下列计算:(1)所需要的外业总经费,包括标石选埋和外业观测。(2)所需要的数据处理总费用。(3)若20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GPSC级点观测工作,需要最少投入的技术人员观测设备数。2、简答题(1)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2)简述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42,1、计算题(1)标石选埋费用为10063.31元/点50点503165.50元;GPSC级点观测费用为5274.53元/点100点527453.00元;三等水准观测费用为1117.89元/km1000km1117890.00元;综上所述,共计21485
15、08.50元。,43,(2)GPSC级点数据处理费用911.89元/点100点91189.0元;三等水准数据处理费用为23.6元/km1000km23600元;似大地水准面计算费用为60.81元/km25000km2304050.00元;综上所述,所有数据处理费用为418439.00元。,44,(3)根据题中假设,每观测一个GPSC级点需投入技术人员2名,1个工作日,观测设备1套。若20个工作日内完成100个GPSC级点观测工作,则每个工作日至少完成5个,因此需要至少10名技术人员,观测设备5套。,45,2、简答题(1)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高
16、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该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别区,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区应占有一定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各级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宜利用不低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中4.5规定精度的大地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46,(2)检验点布设原则检验点的点位应分布均匀,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地区均应布设检验点;应采用未参加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实测高程异常点作为检验点。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0个;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
17、宜超过100km,总数不应少于50个;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总数不应少于20个。,47,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在利用旧点作为检验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以及是否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符合要求方可利用。,48,检验点数据处理原则:GPS数据处理按照GB/T183142009的要求执行;水准数据处理按照GB/T128972006和GB/T128982009的要求执行;按公式计算检验点的实测高程异常;利用检验点的大地坐标和拟合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各
18、检验点的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评定: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与其实测高程异常不复制计算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49,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6,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情况,进行坐标系之间的分析,确定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关系。,50,大地测量案例(坐标转换)任务概况:根据某地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工程设计要求,在该地区建立高精度的GPS控制网,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然而该地区原有的测绘成果大都为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为了使高精度的GPS网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原有测绘成果,需要将GPS控制网成果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目标:将GPS控制网
19、成果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51,采用二维转换模式至少应选取()个以上的重合点。A1B2C3D4,B,5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平面四参数模型中的参数()。A平移参数B旋转参数C投影参数D尺度参数,A,53,简答题:简述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如下:(1)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2)分析选取用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4)根据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5)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除粗差点。(6)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要求时,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
20、7)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计算待转换点的目标坐标系坐标。,54,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1,根据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分类,选择布设方案,确定施测方法。,55,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步骤,一般为()。A工程立项、选点埋石、观测和项目验收B选点埋石、精度估算、观测和成果检验C踏勘选点、设计、观测和项目验收D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平差计算,D,56,工程控制网案例,工程控制网建立过程设计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问题: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设计:资料收集、图上规划、现场踏勘、图形和基准设计、观测纲要设计、精度估算、成本预算选点埋石各种版本教材的叙述不尽相同,基本是按前期准备、外业观测、内业处理三个
21、阶段划分。,57,工程控制网案例,工程控制网施测方案设备选择: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观测方案(参阅相关规范)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边角控制网:平差计算GPS控制网:预处理、基线解算、平差计算、坐标系统转换高程控制网:水准网、三角高程、GPS高程,58,工程控制网案例,工程控制网布设应提交成果技术设计书仪器检验校正资料控制网图外业测量记录平差计算及坐标成果质量检查报告相关电子文档,控制网是一切测量的基础,这方面的案例看来是必考无疑哦!,59,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2,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选择测图比例尺和基本等高(深)距,确定测图方法和生产流程。,60,为了满足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矿
22、总图管理、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使用地形图的要求,测图比例尺应选用()。A110000B11000或1500C15000D12000,B,61,当前工程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可分为()。A大平板仪数字测图、全站仪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图B大平板仪数字测图、全站仪数字测图、GPSRTK测图C平板仪数字测图、基于GPS的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图D全站仪数字测图、基于GPS的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图,D,62,工程地形图测绘中,地形图的地形类别分为()四类。A平坦地、丘陵地B平坦地、山坡地C山坡地、高山地D山地、高山地,AC,63,按照现行技术规定,采用数字测图方法时,1500比例尺
23、地形图的图根控制点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应少于()个。A150B4C16D64,D,64,大比例尺测图案例,地形图测绘的作业流程前期准备:接受任务、资料收集、野外踏勘、技术设计控制测量:基本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内业成图质量检查成果验收注意与传统白纸测图的区别;各教材叙述不一定相同,应理解基本流程。,65,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征?答:地形图的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等高线的特点主要包括: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除悬崖绝壁外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重合;与山
24、脊线山谷线正交;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急,66,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常用哪些方法?简述一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答:常用图根导线测量或GPS RTK测量。图根导线测量作业流程:收集测区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布点、导线测量观测、内业计算、成果整理。,67,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3,根据规划的法律法规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城镇规划定线与拨地测量的实施方案。,68,进行定线测量和拨地测量时,要求定线中(轴)线点、拨地界址点相对于邻近高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A不大于0.05mB不大于0.10mC不大于0.05cmD不小于0.05m,A,69,拨地测量工作的依据是()。A规划用地红线图B规划用地定线
25、图C规划用地拨地红线图D规划用地拨地验收图,C,70,城镇规划测量主要包括()。A定线测量B竣工程量C拨地测量D规划监督测量,ACD,71,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4,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确定测绘内容,选择测量方案。,72,市政工程测量是指道路、桥梁、管线、地铁、轻轨、磁悬浮、市政管线等城市公用设施工程在设计、施工、竣工和运营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按工作内容来分一般包括()等。A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放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B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C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D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放线测量、验线测量,C,73,立交桥工程具有线形结构复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测绘 讲稿 下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64023.html